小時候,我們家的墻上掛著一幅畫:一塊大石頭,石頭的一半被一朵朵盛開的牡丹遮掩著,石頭的旁邊是一條通往遠方的小徑。遠處,一片云霧繚繞。
沒事時,我習慣看著這幅畫發呆,這就是大人說的仙境吧。我時?;孟胫?,要是我也住在這樣的地方那多美啊!
晚上,躺在床上,我也會胡思亂想,想著我是父母生的,父母是父母生的,那最早的父母是怎么來的呢?想著墻壁也是平的,地面也是平的,天花板也是平的,可是為什么人只能站在地面上?
我的童年很有趣。小小的腦袋瓜沒事就糾結這些事,甚至走路吃飯時都想著這些問題??墒俏蚁氩幻靼?。又不敢去問大人,大人都忙得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來,我不想找罵,不想惹他們生氣,還是自己慢慢想吧,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弄清楚的。
大人一般都叮囑孩子不許玩水,可我偏偏喜歡下雨天。每到這樣的天氣,我總有一種出去玩水的沖動。
我喜歡在雨天穿上涼鞋,在地上的積水里把鞋底涮得干干凈凈,然后撐著傘走在泥沙路上,我喜歡聽涼鞋踩在濕濕的泥沙路上的聲音,我喜歡聽雨點敲打雨傘的聲音,這聲音常常讓我如癡如醉,常常讓我流連忘返。我還喜歡回頭看我的小腳印,喜歡那完美無缺的腳印。為了完美,我還特意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都不敢大意,走幾步就會回過頭來,細細地欣賞。
很多人都討厭鋤草,而我第一次拿著鋤頭去花生地鋤草,我就喜歡上了鋤頭鋤在泥沙地里的聲音,這跟雨聲一樣能讓我著迷。于是,在鋤地的過程中,我會鋤得更認真,更細心,更愉快!
吃午飯時,父親問我和二哥誰愿意去放牛,誰愿意去曬稻谷,讓我們選。原本我想去放牛的,因為放牛最好玩,一幫小朋友一起把牛放草地里,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嬉鬧玩耍,直到傍晚才回家。可是二哥說他要去放牛,我沒有爭,乖乖去曬稻谷。
來到曬谷場,沒想到糧倉里坐著幾個小孩在那聽一個人講故事呢,我那滿臉的不高興一掃而光,興致勃勃地做起了聽眾。正當我聽得入迷的時候,二哥來了:“銀,你去放牛,我曬稻谷。”這時候去放牛注定是自己一個人,放牛的小伙伴早就不知道到哪放牛去了。我一肚子怨氣,嘟嚕著臉放牛去了。
我牽著牛,走在田埂的小路上,看看天,天很藍很藍,再看看周圍大片金黃的稻田把我和牛包圍了,周圍靜悄悄的,只是不遠的公路上,偶爾會有一兩個騎自行車的。淡淡的植物香味,清新的空氣一塵不染,沁人心脾,讓我神清氣爽,仿佛身心都跟自然融合一起了,有說不出的舒暢,瞬間覺得這實在太美太舒服了,心里暗暗感恩二哥,是你給了我一次融入自然,陶冶性情的機會。
這時,我突然領悟了,原來不同的處境有不同的美麗和不一樣的收獲。這一發現,讓我開心異常,我放聲歌唱起來,完全進入了一種自娛自樂的境界。
從此,我干啥都能找到樂趣,我一邊做一邊自我陶醉著。做家務如此,讀書寫作業也如此,割禾插秧更如此,所以我不管做什么,都不覺得累,都不覺得煩,而且充滿喜悅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