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這天,去了趟敬老院。
敬老院靜默在一片居民樓里,這里的建筑大多都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樣子,可能真的跟著建筑有關系,一種說不明白的感覺從我踏進小院兒就沒停過。
跟樓下保潔阿姨簡單交流過后,我上樓尋找我期待中的場景。墻壁斑白,散落的漆片在墻上肆意張揚,走廊里無限循環著流水的聲音,空氣里也不意外的都是消毒水的氣味。如果說,這些就已經讓我意外,那不小心瞥見房間里的場景只能用震驚來形容:有的老人又黑又瘦,像冬日里被大自然拋棄了的枝椏,凄凄慘慘地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看到我的時候眼里閃過一絲驚喜但不久就又暗淡了;還有的老人斜斜的靠在墻上,眼睛嚇人的凸起著,出神地望著我身后的窗子,不說也不笑。。。我的心揪成一團。樓里的阿姨急急把我拽住,小聲的說“這一樓層的(老人)都不太正常,你去別的地兒吧。”
?我接著上了三樓,在一間小屋門前站住。五六平米的小屋卻擺了兩張單人床,除去衣柜和桌子,能下腳的地兒真的不多。窗臺上養了幾盆紅繡球,紅艷艷的,很喜人。下面就是一張將兩張單人床隔開的桌子,桌子上擺滿了些老人經常要用到的雜物,最吸人眼球的就是那張有著孩子天真笑臉的照片,約莫是其中一位老人的孫子。兩位奶奶在床上坐著,瞇著眼睛在看電視。我訕笑著打招呼,進屋和她們聊天。跟老人的聊天其實進行的很艱難:她們時而會突然沉默,時而又哈哈大笑,甚至有時也會老淚縱橫。我想我能理解。一個處于人生的末尾,一個生命正是絢爛。我們之間差的不僅僅是歲月,更是經歷。她們看到的烽火連天跟我看到的互聯網世界,她們經歷的饑寒交迫跟我經歷的衣食無憂,我們之間甚至不存在比較的問題,是一個時代將我們徹底隔絕。因為懂得,所以心疼。
?在房間里呆了一會兒,總歸覺得太壓抑,便隨便尋個理由逃離出來。下樓,再次回到小院兒里來。坐在院子里的涼亭上中,舉目四望,越發覺得這里的清靜太過逼仄,總是這里并非人跡罕至,但人氣還是這么稀薄。我大口大口的喘著氣,看到鳥兒落在屋頂很快就又飛走,看到門口那只大貓翻著肚皮在樹下乘涼。
?我百無聊賴,四處尋覓目標。轉身撞見一樓窗戶邊期待的眼神。他真的不太一樣。他就那樣直勾勾的瞅著門口,每當有車輛駛進院里,他就會張開嘴巴,微微起身,上身往門口的方向傾斜。察覺不是后,就又會坐下開始下一場張望。我才反應過來,那天,是父親節。
?我突然想哭。不單單因為心疼這位年老的父親,也不單單因為開始思念遠在故鄉的我的父親,更多的來自于想象與現實的落差。我以為,在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即使是人口老齡化也一定能保障敬老院里的老人們安享晚年。但是你看,現實永遠比不上電視劇里來的歡快,就連房間也會分出三六九等來,因為老伴去世,因為中風偏癱而被子女拋棄的老人比比皆是。我本期待老人能用他們的人生經歷給我啟發,可是事實上我們溝通都存在一些障礙。原來,這就是生活。
?人到老年,日落西山。或許,有一天我也會像他們一樣,聽著年輕的歌兒流著渾濁的淚,就著人生百味慢慢消化過往的回憶。那時,我想,這個世界,萬望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