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緣分的開始
5歲那年秋天,隨著父母工作的調動,全家搬進了省城。
為了讓年幼地我能盡快適應環境,母親又千辛萬苦地找到了一所H大學家屬區的房子。
如同愛麗絲誤入仙境一般,還未形成什么三觀的我,莫名地闖進了大學特有的環境。
明明不屬于那里,卻偏偏又生活在那里。你要隨著改變,學著適應,然后與之自然而然的融為一體。
不得不承認,后天環境還是很影響人的。這也算是人生中最特殊的經歷了吧。
02? 就那般生活
初春,諾大的校園是“躲貓貓”圣地;熱夏,最愛躲在泳池里學游泳;秋日,總和伙伴們上樹摘果子;冬天,一邊挨著凍一邊享受溜冰的刺激。
還記得當時每天早上6:30,就會有學生拎著暖壺排隊去水房打熱水了。
房門口總是奇怪地堆著一堆水壺,上面貼著“誰偷誰掛科”之類的白紙條。
中午12:00是他們的下課時間,因此我們附屬小學的孩子們吃午飯要趕在他們前面。
可是當時的我們不知道,以為自己就是飯堂的全部食客,還在幼稚地擔心那些哥哥姐姐們會沒飯吃。
而每天下午4:30,校園廣播里會放英語聽力。里面的女聲口語很是好聽,因此那個姐姐便成為我人生中第一個想要學習的對象。感謝她,讓我現在的口語也很棒。
晚上6:30,籃球場上會人山人海。那時候的我會騎著滑板車,或是穿著輪滑鞋在附近遛彎。
唔,當年曾經因為自己是全校第一個有滑板車的孩子,很是驕傲了一番呢。因為校長都來問我是在哪里買的,她想要一年級的小孩子都滑這個~
03? 此生之唯一
算一算,我們那時候不僅占用人家飯堂、球場,還有冰場和自習室。整個大學,貌似沒有我們小孩子不能撒歡的地方。
還記得第一次闖進大學課堂的感受。
教室的桌子一層比一層高,正前方的老師手里正拿著一顆骷髏頭,嚇得我們一群熊孩子扒在門口直尖叫!
老師不得不停下講話,過來哄我們離開教室。我大方地告訴他,我們是找地方來躲雨的。
也不知怎么,那些學生都愛轉過頭來看我們,還笑。是在看我們有多熊嗎?
那是自己第一次坐進大學的課堂,時年6歲整。
那也是我此生唯一一次坐在那樣的課堂上,聽了一堂再不會屬于我的專業課。
長大后的我才知曉,那種教室是階梯教室,人家老師有職稱,稱教授。還有……他當時手里的骷髏頭,是真的。
04? 難忘小秘密
我知道,那個時候H大的家屬區一共有多少棟、大院里哪片花田是新栽的、哪棵老樹被拔了;
也清楚,合作社里的菜最便宜、文具店的鉛筆永遠不會斷貨、這里的所有人看病最是方便……
如果這些你也知曉,那肯定有只屬于我的秘密。
比如說,我的單車是自學成才。
9歲那年,被小伙伴們哄騙進了院子最里面的太平間,依稀記得大門外面堆了一具黑乎乎的干尸模型?反正是嚇得魂飛魄散!
于是,推著單車進,騎著單車出,就這么簡單地學會了。
再說,一直令所有H大學生聞風喪膽的“四大天王”之首的王教授,才不是什么“可怕老太婆”,她是會做紅燒肉的鄰居奶奶;
而那年新來的小劉教授,并沒有姐姐們夸得那么帥,他和人熟了之后就是個話癆,還是個記性不太好的話癆;
還有啊,那些年紀頗大的老教授們,一個個都是養花高手。他們夏天最愛做的事,就是躲在陰涼的葡萄藤下,一邊下棋,一邊斗花……
04? 人事有代謝
如今,家屬區不知新起了多少棟房子,籃球場已被推掉改建新的教學樓,游泳池和冰場也已化為灰燼,在原址建成了體育館。
合作社早已不見,文具店也換了老板,唯有兩棵核桃樹仍屹立在舊址前。啊,還有小學門口,那片松樹林依然翠綠參天……
時移事易,新人一茬一茬來,舊主一點一點走。
出國的走一半,退休想好好休息的又走一半,院子里熟悉的面孔早就換成了與我一樣大的同屆、同班。
而我呢,也早體會不著H大的安靜,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大學校園。
一直認為自己不是H大的一員,只是個身外客。但它卻也陪我從年幼稚童長成娉婷少女。
唯有感謝父母,讓我們相遇;感恩這校園,給了我不可抹去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