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寫作現在已經成了一項復雜的任務,因為寫的人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寫得好的作品需要打磨的點也越來越多。一個人包攬全部流程不但低效不專業,也沒有競爭力。越專業越復雜,越需要分工協作,專門的人做專門的事情,保證更多點的優勢,才能更有效的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如果只是把寫作當做自我表達,提煉思考的方式,自然不需要分工。如果希望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并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我們必須要比別人做的更好。因為現在內容泛濫,人的時間和注意力才是最稀缺的。無法占據人們的視線和思維,寫作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日記。
通過寫作并傳播影響力的過程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寫之前首先要定位目標用戶,因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立場,無法顧及全部。篩選哪些用戶取決于擁有的資源和希望達成的目標。
2.因為人們的注意力總在不停的游動,無法抓住人們的注意力,就無法獲取關注,自然無法影響他人。所以必須了解群體的關注點在哪里,就是熱點是什么。
3.根據熱點,已經有很多人表達了觀點,如果我們只是雷同的觀點,會被淹沒在信息的浪潮中,被當做垃圾信息。所以必須了解當前已有的觀點,目標用戶的反應、期待等。
4.我們的獨特的觀點,必須能夠給受眾帶來啟發甚至改變,否則只是調動情緒,擺弄人的感情,勢必不能長久。因為寫作是為了影響他人了來影響世界,讓自己可以為改變世界做一點點事情。而不是通過這個手段牟利,利益只是改變世界的副產品。
5.觀點有了后,還必須考慮用戶接受信息的習慣,這樣才容易對用戶產生影響,容易獲得認同感。遣詞造句,結構文法,標題和內容的排版,配圖等都需要精心策劃。
6.文章寫成后,必須有效的進行傳播。現在世界信息如此之多,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如此至少,沒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情況了。所以必須有良好的傳播的流程和方式,讓文章可以更大范圍的傳播,更大范圍的討論轉發。
前面的市場調研,中間的內容生產,后面的包裝傳播實際上已經屬于了不同的領域,一些專業寫作人估計早就用到了專業的分工。因為寫作之間的競爭不存在地域性,只存在差異性。屬于贏者通吃的市場。在這個市場與更具優勢的專業人士競爭,沒有專業的手段,是不會有結果的。
所以我覺得寫之前可以定位一下,是為自己寫,組織提煉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為別人寫,表達觀點影響他人。還是只把寫作當做一個輔助工作的工具,寫工作報告,年終總結。預期的收益,要學習的內容,練習的方式都是很不一樣的。
從李笑來老師強調寫作的價值的時候,我就打定主意給自己寫了。所以我不會學習寫標題的藝術,排版的技巧,不會去追蹤熱點,與人互捧。只會關心我看到了什么,想到的是什么,中間的邏輯如何,對我有何好處等等。這讓我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覺得更重要的地方。
既然要寫七年,把寫作當做一輩子的事情,如果可以在開始考慮的更多一些,后面會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