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音樂
關楚耀/東山少爺-泥沙堡壘
偶然間聽到一首歌,然后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這種感覺,還真是奇妙。
關楚耀與東山少爺在2015年合作了一首歌,泥沙堡壘。聽過之后讓我有了這種回到過去的錯覺。
想必大家對于關楚耀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可是東山少爺這個名字,又有多少人聽過,并且熟知呢?
我想大概沒有很多吧。
挺遺憾的。
不過,我相信廣東人都聽說過這個名字。
東山少爺和西關小姐是老廣州流傳十分廣的兩個名號,東山少爺這個帶著濃濃的廣府味的名字,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老廣州的一切。
東山少爺,原名廖寰,是廣州本土歌手,從他帶著廣州本土味的藝名便可看出,而他曾經唱過的歌,也都帶著廣州的印記。
西關小姐、落雨大、肥仔個頭、月光光,照羊城、珠璣路晨光……
一首首都是廣州記憶。
東山少爺一直向外界唱出廣東力量,用一首首歌來講述羊城故事,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堅持。
他曾說,“讓廣州人聽我的歌想起許多被遺忘的往事,感覺好過癮。”
而聽歌的我們,大概也感覺到了這種過癮。從歌詞里一起尋回過往的記憶,就像有了一臺時光機,穿梭回童年時光,感受舊時老廣州的氣味。
同樣有這種堅持的,是一手將東山少爺包裝捧紅的詞人黃毅成。
黃毅成在2006年推出城市文化概念大碟《唱好廣州》,中西合璧的新派粵語流行歌曲立刻喚起老一輩新一代的廣州情懷,引起廣州乃至粵語文化圈內的人們對本土文化的熱烈討論。
憑借這張專輯,黃毅成一手捧紅了歌手東山少爺。乘著市民對本土文化關注的升溫,2007年,黃毅成再制作《唱好廣州2》,獲得一致好評。
黃毅成一直在努力告訴聽眾,粵語歌不僅僅是港樂,更是廣東歌。
《泥沙堡壘》同樣是他的作品。
這首由馮翰銘作曲,黃毅成填詞的歌由香港歌手關楚耀與廣東歌手東山少爺合作,可謂是兩地的一次完美合作。二人在歌中與大家一起細訴歲月變化流逝間的友情。
初聽,旋律有種月球下的人×搜神記的感覺。
這首歌的MV在廣州取景,同樣很有廣州味道。在MV里,可以看到廣州的老街巷,還有寬闊的大街。關楚耀和東山少爺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唱出這首歌,坐在街邊小店前喝飲料,詮釋了年少時珍貴的友誼。
街邊的游戲機,兩個人一起喝一杯鮮奶(不知此處唱的是不是廣州人熟知的燕塘?或者是玻璃瓶裝的維他奶?),上街一起扭扭蛋,費力集齊的卡片,互相交換玩的玩具……
第一句唱出來就濃濃的廣府味,聽得讓人甚是懷念。
十幾歲的時候,半夜去吃街邊大排檔,第二天一早趕快抄兄弟的作業,是兄弟就讓我抄,要是你成績超好的話我更是抄定你了。
十八歲的時候對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好奇,滿腔熱情從不怕失敗,敢闖敢做,這正是18歲還有的模樣啊。
年輕的時候總是躊躇滿志,一心想要實現心中的理想,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
然而到了二十八歲,天黑過后關掉手機,自己一個人呆坐屋子里。以前和朋友們暢談一切,后來漸漸意興闌珊。
闖累了感到力竭筋疲,即便有瑣碎的難事也并不想去打擾你,害怕你此刻更忙碌,無心照料我的心情。
副歌寫得很有歪文的感覺,其實整首歌給我的感覺都很歪文。
“投入”二字讓人內心一顫,就如聽到歪文那些現實到讓人害怕的詞那般,黃毅成在這兩個字上便足以顯示出他精湛的寫詞能力。
在這競技場,每個人都只能硬著頭皮向前沖,一旦“投入”便無路可退。那些“夸張的字句”就是支撐人們走下去的動力。
珠光寶氣魚肉里,生存目的不過是利己主義的美化。生活是個死循環,得到了之后還會想得到,失去之后還是會失去。
“得到失去如何鋪鋪買得對”,搭配了前面“不懂有命數福氣”,就算不用宿命論,有失有得有上有下,否極泰來樂極生悲是規律啊。
兩段副歌表現出同一個狀態:疲累。
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在塵世間掙扎著活下去,進退兩難,舉步維艱。把人生描寫的如此悲慘,也是沒誰了。
只是,我一邊在心里罵著黃毅成的無情,一邊又發自內心地表示贊同。如果人生活中只剩那些自欺欺人的雞湯,那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畢竟我們根本就不可能靠那些無意義的話語活著。
只想退回舊時泥沙堡壘
天真的過去
字句間滿滿的都是遺憾和無力感,想要回去,但也知道回不去。
泥沙堡壘,堡壘是保護自己的最堅固的防守,可這堡壘偏偏是用泥沙做的,水攻即破,脆弱不堪。
這大概就是成長中的自我掙扎,這個保護自己天真的堡壘,隨著年齡的增長,注定是要被推翻的。
多么可惜。
我又想起另一首歌,謝安琪的《喜帖街》。
這首歌也有同樣的感慨:時代在發展,老建筑被拆除,童年也逐漸崩塌,泥沙終究會隨水逝去,年少時的趣味也終有一天會消逝,我們無力挽回。
如無力挽回要懂得放手,畢竟人總需要勇敢生存啊。
文/麋鹿小姐
圖片來自網絡
音樂 關楚耀/東山少爺-泥沙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