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喚醒孩子的內驅力》,很慚愧,看這本書的出發點是因為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心只想著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能自主去學習,不需要老師天天在追著趕著催著,可細看下來,才發現,這本書更多的講的是作為一個家長的身份如何去陪伴教育自己的孩子。
書中的作者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媽媽,書中介紹了她是如何陪伴引導教育自己的孩子,曾經我也為自己每天忙于工作沒時間陪娃而屢屢感到愧疚,也為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同齡人的進度而感到焦慮,可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更多的是反思,原來,我不是沒有時間陪孩子,而是沒有用心去陪孩子。
書中描繪的一個畫面很是打動我:
等她稍大一點兒,多把她抱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去追飛著的傾聽和蹦跳的蚱蜢、跟她一起對雨后窗臺上那只倒趴著睡覺的庇壁虎好奇,陪她看蝸牛是怎么慢爬過一片樹葉的。帶她到河邊看風景,看荷葉上的露珠在那里滾呀滾呀,可葉子怎么還是那么干爽呢?指給她看野棱角的花,還有在水面上飛來飛去的大花蚊子……嗯,這些你全心全意陪著她的迷人的慢時光,才是最適宜一個孩子生長的呀。
多么鮮活的畫面呀,問一下自己,我是否做到了,并沒有!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陪伴她更多的是爸爸,我總是會缺席,產假過后回去立馬就是班主任,正巧班級一頓事,每天都一頭扎進班級中,處理不完的班級矛盾,溝通不完的家校問題,忙不完的備課上課,其實,這些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我那過剩的責任心總是想要把一切做到最好,家人的支持讓我更肆無忌憚地投身工作,現在想象,很是慚愧!與孩子這樣溫情的時刻感覺并不多,下班后也總是會想著如何管理班級,陪伴孩子的時候也沒能做到全心全意,反而總是會留意工作群的信息,每每想到這,我的內心總是愧疚不已。
其實不止是我,身邊的同行也不少,因為工作也忽略了家人孩子,很多對于孩子的重要的時刻沒能及時參與,但其實回頭想想,工作上是真的少我不可嗎?其實不是的,生活不僅僅只有工作,我們也需要多關注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還有更要關注自身,慶幸的是,后來的我也漸漸調整了自己的狀態,開始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家長商量好分工,盡量出席孩子的重要場合。對孩子來說,媽媽的陪伴是獨一無二的,慶幸,現在的我很清楚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