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一個朋友,他告訴我他一直有一個作家夢。在幾個月前,他突然覺得自己該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于是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寫作培訓班。
在訓練班剛開始的幾天里,他不斷地向我宣稱這個培訓班的老師是多么牛逼,課程內容有多少干貨,老師的講解有多么透徹而有趣,這個課程給了他多大的幫助云云。然后他興沖沖地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和簡書,逢人就要人關注他。一眨眼半年過去了,他的微信號里面除了開通時候推送了三篇雞血滿滿的文章之外,之后再沒有動靜了。
后來又一次,我們閑聊到這個事情。我問他為什么最近一直沒有推送新的文章,他回答說現在好的作者那么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這個隊伍里來了,競爭越來越激烈,然后便覺得自己在寫作這行是沒希望出頭了。
事實上,這個答案我一點都不意外。我見到想學畫畫的,想學攝影的,想學樂器的,甚至想說相聲的,最后大部分人都也只是想想,有一部分決定去做,但開了個頭之后不久就草草收場,能夠真正堅持做一件事情超過一年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真的有一些人,他們決定對當前的生活做出一點改變,然后就傻傻地去做了。
2,
我的一位朋友今年快四十歲了,在家里的村委會做一個普通辦事員。她平時喜歡爬山,兩年前的一天,她突然決定每天寫一篇文章,將自己的爬山遇到的好玩的,好看的都記錄下來。
于是每天的業余時間,她就寫一點東西,寫著寫著,也就不光局限于記錄爬山,很多生活的遇到的事情,自己的一些小感悟也都被記錄下來,在過去的三年中一天也沒斷過。
后來有一個大號轉發了一篇她的文章,我后來知道的時候,驚得下巴都差點掉地上了。當一個你熟知的人,在已經離開學校二十多年之后,突然能寫出一篇如此水準的文章,我相信你會像我一樣驚訝。
3,
我的另一個朋友,在十幾歲讀完初中便離家出來在外面闖蕩,走過很多地方,后來在北京得到了一份待遇相當優厚的工作。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沒有特別強的核心競爭力,依托某個機構過安穩舒服的日子不是長久之計。
他想成為一名律師,所以在他出來闖蕩的第十二個念頭里,他決定去參加司法考試。
近年我國的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大致在10%左右,即使對于一個學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很大的難度。在那一整年的時間里,他將自己所有的業余時間投入到復習司法考試中,最后一次性通過了司法考試。
去年,他又參加了研究生的統招考試,最后也達到了社科院的錄取標準。
今年4月份,我跟他一塊吃飯,完了去旁邊的一家酒館待一會。在我到了桌上以后,卻發現他沒了蹤影,在等了很久以后還沒看到人之后,我在酒館的一個角落里(酒館音樂聲很大,角落比較安靜)找到了他,他正用手捂著耳朵對著一個英語學習軟件打卡。
后來他告訴我,他每天都會學習兩個小時英語,那天是第675天。
4,
這兩位朋友不是大V公知,他們沒有高人一等的家世或者學歷,他們都是像我們一樣最普通的人。但卻是他們的那一點堅持,讓他們發射出異于常人的光芒,最后變得不那么普通。
我最喜歡的電影《肖申克救贖》里面,主角安迪拿到了一把玩石頭的鶴嘴錘,沒有人會相信有人會用這個東西鑿穿肖申克的墻,但是在后面的二十年里,安迪正是用這樣的一個小玩意,打開自己的自由之門。
去年王健林一天的行程表被披露出來,所有人都驚呼:原來當首富這么辛苦!
你只看到了這些精英們的光鮮亮麗,想到了他們的縱橫捭闔,卻并不知道這一切的背后,他們比普通人多付出了多少倍的努力。
每天早起打卡,你做不到;
信誓旦旦背單詞的計劃,三天后就永久擱淺了;
在網上買了在線課程,沒看到一半就草草了之;
只有一件事情在一直堅持:對那些獲得成就的人的羨慕,和對自己總是因無法堅持而碌碌無為的悔恨。
前不久,看到一句文案:普通的改變,將改變普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從這一點一滴的改變慢慢拉開,最后甚至可能一道步伐跨越的鴻溝。而我們只能看到鴻溝,對于點滴行動卻難以察覺。
原來聽到過一句話:我哪懂什么堅持,只是死撐罷了。我覺得一般人也不一定就要過得這樣聲嘶力竭,我們只要遵從一個小小的原則:當在我們面臨做或者不做的選擇時,我們選擇做就行了。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決定,你會造就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