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塔勒布《黑天鵝》筆記(七)

學習塔勒布《黑天鵝》之“第十二章:認知斯坦——一個夢”。

我們天生不會尊重謙卑的人。

來自拉丁詩人特倫斯的名言:我是人,人類的任何事,對我來說都不陌生。

塔勒布說,對他而言,烏托邦就是認知斯坦:一個所有人都是認知者的社會,一個認知者能夠當權的社會,它將是一個以承認無知而不是承認有知為基礎的社會。

我們天生就要追隨那些有能力把人聚在一起的領導者,因為,身處集體當中的優勢,能夠戰勝孤軍作戰的劣勢。綁在一起走向錯誤的方向,比獨自走向正確的方向更有利。

黑天鵝事件的非對稱性,使你對“什么是錯的”,而不是對“什么是對的”有信心。

有些真理只是孩子能看到的,成年人和非哲學家囿于現實生活的瑣碎,不得不操心“嚴肅的事情”,于是,為了一些看上去更重要的問題拋棄了洞察力。

未來存在隨機性,而不是你所認知的過去的確定延伸,這是我們的思維所不能把握的。隨機性對我們而言,太模糊了,無法作為一種事物類型存在。

在人類認知過去的機制中,有一種因素,使我們相信事物有確定的解決辦法,因而沒有想到我們的先人,也曾經以為他們有確定的解決辦法。我們嘲笑別人,卻沒有想到,不久的將來,別人也同樣有理由嘲笑我們。

我們把無法動態思考、以未來觀察者的角度自我定位的狀態,稱為“未來盲性”。

正是我們無法把煎過的雞蛋還原的力量,使我們無法改寫工程學歷史。

一件小事,比如一片落在地上引起你注意的花瓣,可能導致你選擇某個人而不是另一個人做生活伴侶,所以,你應該關注這些非常小的細節。每天會發生上兆億件小事,我們不可能對它們逐一關注。

雖然理論上隨機性是一種內在特性,但在實踐中,隨機性是不完全信息,也即迷霧。

世界隱藏在迷霧中,而表象愚弄我們。

歷史就像博物館,人們進去看過去的收藏,感受昔日的魅力,它是一面奇妙的鏡子,你可以看見我們的自我敘述。

學會閱讀歷史,汲取所有可能的知識,不要對奇聞逸事皺眉,也不要建立任何因果鏈條,不要試圖過多地求方程,但如果你這樣做了,也不要大張旗鼓地提出科學觀點。

(未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