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余華的《活著》,是需要勇氣的。需要忍住眼淚的勇氣,需要溫和面對世界的勇氣。
已經(jīng)記不清第一次讀《活著》是什么時候了,只記得當(dāng)時我不是一次性把它讀完的,因為讀到有慶死的時候就不想讀了,是時隔一段時間再讀完的。
那時,我就納悶:明明寫的是一連串關(guān)于死的故事,為什么還取書名叫‘’活著‘’?
還有就是憤憤不平:福貴不應(yīng)該一直活著!
這次再讀,自然免不了掉眼淚和不斷的嘆息,但是能夠一次性把它讀完,還能寫下感受。
再讀《活著》,心態(tài)也溫和了許多。正如作者在序里所言:‘’《活著》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
01.關(guān)于死
書中一連串死去的人物,也許是最不該死的,至少不應(yīng)該以那種方式去死。
老地主福貴爹被逆子氣死,雖然最后是拉屎摔死。
福貴娘生病因福貴請醫(yī)生中途被抓壯丁耽誤而死,雖然她相信自己的兒子這次不是去賭博。
福貴兒子有慶輸血救人卻因醫(yī)療事故而不明不白的死了。
福貴女兒鳳霞一生勞累,剛看到幸福的曙光,卻因產(chǎn)子大出血而死。
福貴老婆家珍,大家都覺得她要死的時候卻死而復(fù)生,最后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安靜的死去。
福貴女婿二喜為掙更多的錢因事故而被壓死。。。
福貴外孫子苦根被豆撐死。。。
還有老兵老全、龍二、佃戶王喜、縣長劉春生,他們的死似乎有邏輯似乎根本沒有邏輯,但結(jié)果是:他們都死了。
福貴沒有死,他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去。他可能是想死想得最多的人,但他沒死。
02.關(guān)于活著
書中描述關(guān)于活著的情節(jié)少之又少,零星散落在福貴、壯丁、連長、龍二、家珍的身上和心里,雖然文字不多,卻傳遞了很強的關(guān)于活著的力量。
就說福貴吧,當(dāng)他把所有家底輸光后,他想到了死,想到了自殺,但他沒有勇氣。他想著‘’自殺死不如讓他爹打死‘’,最后他爹沒把他打死,他活下去了。他原本只是想用一種死的方法代替另一種死的方法,沒有求生的欲望,可他活下來了。
福貴活下來了,在各種刺激,在母親、女兒、妻子的鼓勵下,他變得有目標(biāo)和希望了。他賣力的種地養(yǎng)家,妻子也帶著兒子回到茅屋,他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重新為家族爭光了。他不想再活得像狗一樣。可是,他被抓了壯丁,當(dāng)兵和逃亡的幾個月,他經(jīng)歷了世界上最殘酷、最恐怖的死亡——戰(zhàn)爭之死。在那個很多人都不想著能活去下的時間里,他想到的最多的是——活下去!他要活著回到他的家,回到母親妻兒的身旁。
終于,他從戰(zhàn)場活著回來了,回到了家里,可是,他再也見不到自己的母親了。
接下來,他想著可能會平靜地活著了。他收獲了家人的溫馨感動,經(jīng)歷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見證了世事的風(fēng)云變遷。當(dāng)時的他相信:只要自己夠勤勞刻苦,總會有希望。
但是他,沒有盼來自己想要的希望,他又一次次面對死亡,他活在生死無常里,他努力掙扎著,但是他只能忍受,沒有選擇,甚至他連死的機會都沒有了。
03.結(jié)束語
活著就是活著,福貴沒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挽救將要死去的一個個生命。
可能只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是他在生死線拉回來的暫且活著的生命。那頭老牛和他一樣,老而且頑強的活著,他們每天一起勞動,一起休息。。。
興許老牛知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緣,做雞報曉,做女人織布,哪頭牛不耕田?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興許老福貴承認:‘’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作者在序里引用了一位詩人的一句話:‘’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但,福貴似乎能忍受!
我相信,作者筆下的東西是真實的。
是的,《活著》寫的是死去,表達的是活著,呈現(xiàn)的可能是對生死的態(tài)度。
是的,《活著》讓我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我們,本該真實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