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胡潤研究院發布了《36計?胡潤百富榜2017》,59歲的許家印叔叔成為最大贏家,摘得首富桂冠。而前首富馬云爸爸和王健林公公跌落神壇,分別位列第三和第五。
在一般人印象中,似乎能登上富豪榜的人都是五六十歲的大叔。事實也大抵如此,榜單大數據顯示,富豪上榜平均年齡54歲,比去年大1歲。胡潤表示:“中國企業家平均創業了24年,從29歲開始,44歲上市,50歲上榜。”
但是這次榜單中卻有一個人的標簽格外顯眼,他就是“第一個上榜的白手起家90后”——戴威。他是ofo小黃車的創始人,從2015年開始擁抱共享經濟。這個90后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經歷A輪、B輪、C輪融資,最終以35億身家,被資本托舉到中國頂級富豪的榜單中。
雖然“胡潤富豪榜”的數據準確性素來存在爭議,今年的榜單一出就被多位阿里系股東啪啪打臉。據榜單顯示,雖然馬云爸爸被擠落神壇,但是馬云爸爸依然是中國最大財神爺,因為阿里公司有42位股東入榜。但是榜單發布當晚,螞蟻金服副總裁陳亮就在公眾號發布《我是陳亮,我真沒有34億》一文為自己喊冤。
心疼富豪陳亮三分鐘,榜單公布后,他已經被踢出公司內部小飯桌群。富豪果然是孤獨的同義詞,從此風里、雨里、小飯桌里再沒有你金光閃閃的背影。
雖然胡潤方面也馬上做出回應,稱以螞蟻金服市值計算,各位身家確實如此。但是作為一個常年被DISS準確性的榜單,胡潤早就就此做出回應稱,他們的數據來自上市公司財報等公開資料以及采訪和自組數據庫,說白了就是網上搜搜、私下問問以及以前搜的和問的數據。對于數據準確性,胡潤本人也“謙虛”地稱,有40%-60%的準確性。
雖然胡潤富豪榜面對太多質疑,不僅包括數據準確性,還包括公正性等等。但是每年榜單公布后還是能引起大眾討論,因為富豪這個詞本身就能牽動我等蟻民的敏感神經。而今年入榜的戴威不僅包含了富豪這個敏感詞,還包含了90后、白手起家等熱搜因素。
曾幾何時,80后還是叛逆的代名詞,90后還是非主流的代名詞,而如今,有的90后已經崛起,躋身需要我們仰望的富豪行列,接受普通人的膜拜。戴威變成別人家的孩子,引發80后90后的集體焦慮。
當我們80后90后還不服老,硬撐著過完一個又一個兒童節的時候,我們是在掩耳盜鈴。當媒體稱一個87年的女子為中年婦女的時候,我們被嚇得一激靈。而今,90后富豪開始崛起的時候,我們這些碌碌無為的中年人的焦慮神經再次被牽動。
我們大多數人艱辛地工作與生活,將自己的不得志歸結于整個社會。我們安慰自己這個社會階級已經固化,階級上升渠道已經被堵死,我們再努力也會碰觸中產階級的玻璃天花板,很難再有突破。
但我反而覺得戴威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給我們這些底層苦苦求索的青年打了一劑強心針。一個90后學生,雖然有名校背景,但一直是無產階級的一份子。僅僅兩年時間,就聚集34億財富,有誰敢說這樣的社會是階級固化的社會。況且戴威并不是一個個例,白手起家一夜致富的例子并不少見。
當今社會不僅階級上行通道暢通無阻,階級下滑通道卻十分穩定。相比古代那些活的誠惶誠恐,隨時面臨被抄家危險的富商們,現代商人的安全感簡直爆棚。除了身犯官非的富商,很少聽說哪個富豪一夜之間身無分文。當代富豪如賈躍亭,即使“跑路”國外,資產縮水95%,依然坐擁20億身家。再如戴威,即使很多人預計他有被資本架空的風險,但即使被架空,他也可以淡然抽身,甚至轉行做個投資人,不至于階級下滑。
戴威就像古代那個魚躍龍門的狀元郎,一夜之間身價倍增,接著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讓我們這些寒門學子看到,隔壁別人家的孩子可以高中狀元,有朝一日,我定可以先中個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