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孩子,身上都是優缺點并存。然而,大多數父母,愛孩子的優點很容易,愛孩子的缺點卻有些費勁。
因為在大家的意識里,缺點就是不好的。事實上,換個角度看缺點,也可能挖掘成為孩子的閃光點。
如果你家孩子身上有這幾個缺點,恰恰說明他很聰明,爸媽就好好引導吧!
1、平時話比較多
2、喜歡當領頭羊
3、好奇心很強,總是問為什么
4、經常坐不住
5、常常被投訴,經常調皮搗蛋
每一片樹葉都有兩面,孩子也有。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更要學會的是換個角度看問題,發掘出孩子的優點,而不要抓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手。
孩子平時的話比較多說明孩子性格外向,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強。孩子喜歡當領頭羊,說明孩子有主見,有膽量,敢于去說服每一個人。孩子總要問為什么?表示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孩子經常坐不住說明孩子運動細胞比較發達,喜歡活蹦亂跳。孩子愛搗蛋說明孩子平時的鬼點子多,思維活躍。孩子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就是孩子受教育和改變的時候。
孩子有缺點,做家長的怎么引導孩子改正?
一、好的習慣需要培養,家長要明白,單憑自身的嘮叨是很難讓孩子改變的,在孩子還沒有完全將一個缺點變成一個壞習慣之前,家長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提醒孩子來達到缺點的改正。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的改變,只要家長做到了,孩子就肯定能做好。
二、制定規則
爸爸媽媽平時就應早和孩子協商制定一個獎懲規則,孩子自己會知道在犯錯后將要受到什么樣的懲罰。這樣,孩子平日就會有所注意,從而減少犯錯誤的幾率。當孩子犯錯誤后,家長應平息自己的情緒,不要一時沖動而妄自隨性懲罰孩子,而應該按照已定好規則行事。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樣的錯誤,也應該按規則進行和以前相同的懲罰,這樣爸爸媽媽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樹立威信。
三、懲罰的方式靈活多變
有些爸爸媽媽在孩子犯錯后,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通訓斥和抽打,其實打罵是最不可取的懲罰手段,它常常會傷害到孩子的情感:或者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壓抑孩子的好動、好奇、天真的個性。
其實懲罰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取行之有效的懲罰方式。如果孩子很內向、很敏感,那么建議爸爸媽媽不要采用罰站等硬性懲罰方式,而是采用一些含蓄的懲罰方式,比如借助寓言、故事、童話,適當加以引申發揮,旁敲側擊,委婉地給予批評教育,或是懲罰他陪著爸爸媽媽一起干家務等等;如果孩子很好勝、很倔強,那不妨采取故意冷淡的方式進行冷處理,使之感到無聲的懲罰,從而反省自己的過失。
四、家庭會議的必要性
不僅能夠促進親子關系,還能夠幫助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同事還能提高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因為忙或者其他事情而改變或取消一次家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