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兩位梁女神分享!從你們的分享,我找到了力量。祝福你們越來越幸福!更加堅定了我追隨緣來有愛努力成長自己,感恩諶老師、付老師和陪伴我成長的各位家人!
然而在成長的路上是充滿挑戰(zhàn)的,分享會圓滿后,我趕往學校接兒子放學,因下午還有事務,就安頓好他到電影院看《厲害了,我的國》,他看完電影自行坐公交回家,我回到家就肯定了他的獨立。接著他提出先完成部分作業(yè),然后玩游戲(之前約定在周六晚9點前完成所有作業(yè)才能玩35分鐘,否則當周游戲失效),
兒:有作文要寫不可能在21點前完成。
我:現(xiàn)才16:35,我相信你能很好完成作業(yè)并能如愿玩上游戲。
兒:你要承諾21點未完成也可玩游戲。
我:我們根據約定吧,我相信你能高效完成。
兒:沒承諾超時完成作業(yè)也給我玩游戲,我就不寫作業(yè)。
我:我理解你是擔心超時,游戲時間就失效了。有沒有考慮談判也在耗費時間,開不開始寫由你決定。
兒:我很生氣就不寫。
我:你有生氣的權利,我也要到客房冷靜一下。
他生悶氣約半個小時,就著手寫了,最終18:40就完成所有作業(yè)(含作文)。只有回緣來有愛充電,我才會有意識地運用正面管教,檢討自己平時有做得不到位之處。
梁老師和梁艷幸福感滿滿,各種關系順暢,離不開她們堅持踐行。她們的生命狀態(tài)譜寫了“沒有命運,只有選擇”,創(chuàng)造了奇跡。我愿和大家一起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奇跡,遇見最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倡導既不懲罰也不嬌縱,棄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長,既有嬌縱的和善,亦有懲罰的堅定,而剔除了嬌縱的無規(guī)矩和懲罰的過分嚴厲,在這樣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是解決“熊孩子”的大招,更是培養(yǎng)好孩子的法寶。
1、嚴厲型——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過度控制,有規(guī)矩沒有自由,沒有選擇。
2、嬌縱型——沒有限制,有自由但沒規(guī)矩,無限制的選擇。
3、正面管教型——和善與堅定并行,有權威,有規(guī)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選擇。
無論采用以上哪種教養(yǎng)方式,父母的發(fā)心都是希望孩子幸福,但這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孩子是否被培養(yǎng)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必須具備七項感知和技能。
①對個人能力的感知——“我能行”。
②對自己在重要關系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③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內省能力,能理解個人的情緒,并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際溝通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溝通、協(xié)作、協(xié)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⑥整體把握能力,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tài)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后果。
⑦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長久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生活技能,培養(yǎng)出責任感,孩子才能具備以上七項重要感知和技能,從容面對人生的諸多挑戰(zhàn)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