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少年時

? ?



近幾日讀兒子的課外讀本,今天讀到豐子愷先生的《憶兒時》,文字間流動著滿滿的童真和快樂,哪怕是懺悔之意也有無盡的甜蜜和幸福盈溢其中。倏忽間我的童年記憶也一點點躍上心頭涌入腦際,抬眼望向窗外,思緒回到三十多年前那些美妙的時光。說也奇怪,越是眼前發生的事反倒很快就忘記了,可兒時的許多事都如真切的電影畫面一樣一幀幀地刻在了腦子里,而且像素極高,清晰無比。

? ? ? ? 父親是兄妹五人中的老大,我又是同輩中的第一個孩子,所以雖然是女孩但自從一出生就是家里的寵兒,全家人都稀罕寶貝一樣疼愛我。最早的記憶是夜晚坐在被窩里奶奶摟著我輕聲給我唱“老貓猴”的兒歌,我邊聽邊望著窗子,微弱的煤油燈光下,透過白色的窗戶紙想象著夜色中老貓猴偷偷靠近的怪樣子,隱約記得里面有這么一句“乖寶寶睡覺覺,老貓猴嚇不著”,至今不明白這首哄孩子睡覺的兒歌為什么這么恐怖嚇人,如果孩子都能聽得懂又有足夠的想象力的話,豈不是越聽越睡不著么?而我偎在奶奶懷里一點兒都不害怕,迷迷糊糊不一會兒就睡熟了。至今想起這個畫面心里總是暖暖的。

? ? ? ? 小姑比我大十四歲,上過小學,好像我出生的時候她就輟學在家了。小姑聰明伶俐又漂亮,扎兩條長長的麻花辮。她是我的啟蒙老師,我是她的“小跟腳”,她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翻看她那個時候和親戚朋友一起拍的照片,幾乎每一張里面都有我的身影。小姑常教我說文習字,我后來上學讀書比較輕松,小姑有不可磨滅的功勞。記得四五歲的時候,小姑一邊在灶前燒火一邊一句句教我背“小九九”,沒幾天我就背了下來,陪爺爺趕集賣肉的時候我可以幫他算賬找錢了,這使得爺爺逢人便夸甚是驕傲,至今忘不了爺爺黑堂堂紅撲撲的臉上那股掩不住的高興勁兒。我第一天上學是小姑送我去的,我背著一個紅白幾何圖案的的確良書包拉著小姑的手開始了我讀書寫字的學習生涯。

? ? ? ? 叔叔在城里做工,經常帶好吃好玩的東西給我,最難忘的是那雙深綠色的小皮鞋,每一只鞋上都繡著一只白色的小天鵝,試穿的時候是在我們家院子里的洋槐樹下,只覺得飄飄然不知道怎么走路了,眼睛一直盯著腳上的鞋子,生怕它被那雪白的天鵝帶著飛了去。那是我第一次穿上皮鞋,后來再有多么漂亮的鞋子都無法比擬它帶給我的喜悅,對叔叔的感念之情至今也沒少了分毫,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還有一次,叔叔帶回來一臺錄音機,他神秘地告訴我這東西能把人的聲音錄下來還能播放。它可是著實使我震驚了好一陣子的新玩意兒。我叫來比我大一歲的表姑一起唱剛學了一點半生不熟的新歌“校園里的花,春風的柳,老師和我手牽手……”我們兩個手拉著手鄭重其事地站在八仙桌前對著錄音機唱,那緊張的感覺無異于臺下坐著幾百幾千的觀眾。后來不知道是誰故意把我惹哭然后把我哭的聲音錄了下來,反復播放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我又不知道怎么刪除只能急得干瞪眼睛。想來真是好笑,那可是我有生以來第一份音像資料。遺憾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那錄音帶連同錄音機不知何時沒了蹤跡,但那清晰稚嫩的聲音卻深深地印在我記憶深處,那是任憑怎樣的高科技都無法刪除掉的。

? ? ? ? 記憶里第一個玩具好像也是唯一一個,是爺爺和六爺去北京時給我們姐弟買回來的,分給我的是一個黃色的塑料小風車,上面有一個長著馬頭,卷著尾巴的從來沒見過也說不上名字的動物,那時沒有少兒讀物、沒有電視,大人們也沒有多少學識或者沒工夫理會小孩子,所以知道那奇奇怪怪的動物是海馬竟是多年以后再也見不到那個玩具的時候了。過年的時候最高興的就是纏糖稀,每到年前爺爺會進城購置年貨,里面會有一大罐糖稀,感覺那是他老人家做的一件很大手筆的奢侈的事情,讓我們幾個小毛孩如同開了齋一樣解解饞。我們忙不迭地跑到一個棉花柴垛前,折粗細均勻的棉花枝揭去紫黑色的外皮,只剩下里面光滑的白木桿兒,那就是纏糖稀的工具。不舍得浪費,我們一人纏出一小塊兒,小心翼翼地拉長、纏繞……反反復復無數次,看著它的顏色越來越淺,還一個勁兒湊到一塊兒比一比,看誰的糖稀纏的最白最結實,沒人給獎勵卻是樂得不行,纏累了也不知是誰忍不住先帶頭就一口把糖稀塞進嘴里,滿足地體驗那蜜糖般的愜意,然后又開始覬覦著已被蓋了蓋子的糖稀罐,等待再一次發放這新年福利。說到過年,還有一件好玩兒的事。平日里一年到頭很少吃到點心,只有過年前后親戚間來往才會拿上幾包,我們那里叫“細果子”也叫“炸貨”,用兩層薄薄的包裝紙包著,上面蓋一塊紅色的印著字的標簽,代表節日的喜慶,然后用細麻繩捆得方方正正。里面一般會有幾塊蜜食、一兩塊方糕,搭配幾塊其他的大概是湊滿一斤,其中有一種白色荷花苞,花心里包著棗泥餡兒的,我最喜歡。每有親戚帶了“細果子”來,我就盼著奶奶能留下,看著那被油浸透的包裝紙很是眼饞。奶奶大概是知道我們的心思,總會給客人帶回一點其他禮物卻把這點心留下收起來,說是收其實就放在里間屋的小櫥里,那個地方我們都知道,吃別的東西譬如瓜果桃梨是伸手就拿,唯獨這“細果子”的吃法是特別的,誰也不打開包裝,而是從包裝紙的一個角里去掏,摸到啥吃啥,很有現在流行的買盲盒的刺激感,直到最后點心吃完了包裝還完好無損。倘若大張旗鼓敞開了吃,就完全沒了那股神秘勁兒,倒白白平添了幾分吃不上可心之物的遺憾呢。

? ? ? ? 后來叔叔和姑姑們都陸續成家了,我隨爺爺奶奶搬到了村子北頭,爺爺開了一間小賣鋪一邊繼續趕集賣肉。最期待的就是爺爺趕集回來,陪他一起結算一天的收入,不管掙了多少爺爺總是心滿意足,看爺爺高興我也高興。天氣暖和的時候我們就搬了躺椅坐在鋪子門口,爺爺給我兩角錢我就顛顛地跑到路口小成姑奶奶的攤上買來一包葵花子,我們一邊嗑瓜子,一邊聽爺爺講集市上的見聞。每逢這個時候爺爺渾然忘記了一天的勞累,總會瞇著眼睛一副快樂滿足的樣子,他那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一直影響著我,苦也一天樂也一天,干嘛不高高興興的呢?那時爺爺有一個特別讓我驕傲的交通工具——大金鹿自行車。與別人家不同的是爺爺把后輪軸兩邊的腳踏板換成了可以加載東西的結實的鐵欄板,不用的時候可以折起來,用的時候就放下來。它除了可以馱運貨物,還有更大的妙處。我父親和叔叔兄弟兩個一共有五個孩子,依次是我、妹妹、弟弟、堂弟、堂妹,堂弟和弟弟是同年同月的,生日只差12天,后來想想,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前面有了兩個女孩,他們兩個寶貝孫子出生的時候,我們家得是歡喜忙碌到何等地步。五個孩子只相差了四歲,父母叔嬸要忙著工作和農活,照顧我們幾個的擔子自然落在了爺爺奶奶的肩上。我和小妹是全托,吃住都跟著爺爺奶奶,妹妹和兩個弟弟是半托,只白天在爺爺奶奶家。爺爺的小賣鋪離老家有一里多路,爺爺常騎著他的自行車載著我們姐弟幾個在兩地間穿梭,前梁坐一個,后座坐一個,兩個鐵欄板放下來一邊坐一個,五個里面總要剩下一個,記不得是怎樣篩選的,只記得不管剩下的是誰都是怏怏的滿臉的不快意,上了車的自然是高興得不行,根本顧不得屁股已經被硌疼了。坐在爺爺自行車上的幸福是坐了什么汽車輪船甚至做了飛船上天都再也尋不到的。再有一段關于車子的記憶是很多年以后我拿了駕照自己開車回家,那時爺爺已經七十多歲,他念叨著多年不見他外鄉的表哥了,我還記得那個表爺爺,小時候爺爺常帶我去他家走親戚。我和爺爺商量開車載他去,爺爺給我帶路,他坐在副駕駛上,臉上是我小時候拿獎狀回家時看到的他的自豪,而我心里高興的是終有機會回報給爺爺一點點我無數次坐在他的自行車上的快樂。那一刻,我們都是幸福的。

? ? ? 小時候的我特別愛美,有小學畢業照為證,扎了兩個高高的麻花辮,上下皮筋都帶著桃紅色綢料的頭花,再戴一個淺紫色小白點的發卡,且不論搭配是不是得當,反正在所有同學中這個裝扮甚是惹眼。追想起來,我這“毛病”顯然是隨了奶奶和小姑。盡管我們家就是一般的農村家庭,但是奶奶穿戴很整潔也講究,幾十年的印象里奶奶的頭發總是梳得平滑光亮,整齊的短發在耳后卡了卡子從不毛糙隨意。奶奶喜歡戴首飾,小的時候我們鮮有玩具消磨時間,我就喜歡擺弄奶奶手指上兩個銀戒指,其中一個上面有一朵精致的梅花嵌在幾片惟妙惟肖的葉子上,鏤空的縫隙因為年代久遠都成了黑色,看起來很古老的樣子,另一個是稍微簡單些的壽桃的圖案,奶奶經常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這兩個戒指的來歷,盡管我問過一遍又一遍。只記得奶奶說那只梅花圖案的是從她奶奶的墳里起出來的,奶奶說戴著祖輩留下來的東西好,會有先人庇佑,我就想象著從只剩下白骨的手上摘下戒指來的情景,越發覺得那戒指的神圣,進而奶奶的手也神圣起來,就像畫上捏著柳枝的觀音菩薩的手一樣閃著光亮。奶奶是個有脾氣的人,生氣的時候怒目圓睜一家人沒有一個不怕她,但奶奶極少對孫輩的我們發火,對我們姐弟五個可謂傾其所有、有求必應,她看我們的目光總是柔和的,同她手上的銀戒指一樣閃爍著女性溫婉的亮光。知道奶奶喜歡這些小物件,后來我出門旅游的時候總不忘給她帶回一兩件,奶奶也每每得了寶貝一樣仔仔細細地欣賞著。長大了,我也喜歡戴戒指,戴各種首飾,好像無意識地延續了奶奶的喜好,像歌里唱的那樣“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幸福著你的幸福,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小姑也愛美,一頭微卷的自來卷頭發,就是最高級的理發師怕也很難做出那樣巧妙的效果,明亮的眼睛配上一笑就露出來的兩個酒窩,漂亮極了。村里的徐奶奶來給小姑介紹對象的時候,我大概八九歲,見大人們進進出出討論了好多天最后把親事定了下來。后來見到小姑父,總覺得他找了我小姑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小姑穿衣打扮是很跟形勢的,用現在的話說是很潮的。我經常趁她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換上她的衣服穿著她的高跟鞋在鏡子前面扭來扭去。有一段時間看清宮劇,我就拿小姑那件桔紅色毛線勾織的三角形圍巾,疊起來放在頭頂,兩邊垂下來兩個角,手里拿個手絹學電視里皇后妃子們走路的樣子,好像還有模有樣呢,現在想想真是有趣。后來到城里讀書,穿過幾件比較亮眼的衣服都是小姑的,記著有一件粉色的盤著扣子的中式薄外套,穿在小棉襖外面最可體,我甚是喜愛,直到今天我也格外鐘愛民族風的衣服就是受了小姑的影響。而今小姑已經做了奶奶,依舊很注重形象,穿戴甚是得體大方,利落的短發染了漂亮的棕紅色,戴著精致的耳釘,每次見面都會問“妮,你看我沒胖吧?這件衣服好看吧……”從小跟小姑在一起,她自己愛美,也總是把我收拾得利利落落,變著花樣給我梳辮子,配上漂亮的頭花,讓我像個小公主一樣成為眾多小伙伴羨慕的對象。現在的我跟她一樣喜歡拍照,喜歡穿新衣服,喜歡唱喜歡跳……這些都是童年時光在我生命里留下的最美好的印記,這印記源自于親情源自于愛。

? ? ? ? 那時我們村還沒有幼兒園,也沒有學前班,七歲那年上了小學,屬于我的世界瞬間就大了,活動范圍不再只是拘泥于我家院子,玩伴也不僅僅是家里弟妹了。放學后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跑到軋麥子的場院在麥垛上立墻根,這個地方是不怕摔的,即使摔了也不會疼,我們幾個小孩圍著麥垛一起往上翻,有時歪歪斜斜地摔成一堆滾一身軋扁了的麥秸,我們放聲大笑在場院里追跑打鬧,有時還能捉到一種比蜻蜓小一些的深褐色的翅膀收攏著的昆蟲,它們靜靜地頭朝上停在麥稈上,好像不是很機警的樣子,只要你不出聲悄悄地靠近,兩個手指輕輕一捏就能把它捉住,然后在它的尾巴上系上細細的線,再把它放開,手里牽著線就像放風箏一樣。

? ? ? ? 八九歲的時候學騎自行車,沒有大人陪著練習,我就推了自行車在我家到同學小芹家去的那個胡同里自己練。大概是剛收了玉米不久,各家都會把玉米稈靠墻晾干然后打成飼料喂牲口。正好胡同不寬,兩邊都立著玉米稈,連稈帶葉,有的還雜亂地倒在地上,這是最理想的練車子的場地,不管是倒在墻上還是摔在地上都不會很疼,記不清在這里面摸爬滾打了多少天也不知道摔了多少個跟頭,我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后來就好像長了翅膀可以騎車到處蹓跶了。所謂的騎車,那方式是很特別的。家里沒有專門讓小孩子騎的車子,能供我隨時支配的是一輛帶大梁的自行車,冒險騎上車座子感覺整個人離地好遠,屁股要來回扭動很大的幅度才能勉強夠到車蹬子。所以不敢那樣騎著上路,于是就左腳先踏著走幾步,然后右腿在梁下穿過蹬在右邊的腳蹬子上,半圈半圈地遛著往前走,想必那兩手握著車把扭著腰胯前進的動作一定不舒服,但卻沒心思去在意,更多的是興奮和驕傲。

? ? ? ? 周末的時候作業多,我會和同學相約一起寫作業,最喜歡去的也是記憶最深刻的便是小芹家,她家住在村子里的大坑邊上,靠水坑的一邊院墻年久失修,只剩下矮矮的幾個土疙瘩,我們就搬兩把椅子做書桌,再拿來馬扎或小板凳面坑而坐,一邊寫作業一邊吹著清涼的小風說說笑笑,那感覺絕不亞于后來見了大海吹著海風一樣的舒適。有時寫累了或不知誰來了興致,我們就去坑邊釣小魚,一人拿一個玻璃罐頭瓶,在口上系了納鞋底的繩子,里面放上饅頭渣,把瓶子扔進水里,再拿硬木棍兒把繩子固定好,不知道是魚多,還是那時候的小魚也不挑食,不大功夫往上一提,瓶子里就有好幾條青色的小魚在里面亂串,我們連魚帶水一起倒進事先挖好的小坑里,就再把瓶子拋進水里。偶爾還能釣上幾只透明的小蝦,彎彎的腰長長的須,斜著身子在瓶底爬來爬去,從不記得把捉來的魚蝦吃掉或者干了什么用,好像又都放了回去,我們樂的就是把小魚捉上來的過程吧。

? ? ? ? 農忙時,父母會叫上我們姐弟去地里幫忙,每次出門前都煞有介事地準備好勞動工具,有時在黃豆棵上捉蟲子我們就一人拿一個小藥瓶,捉回來的蟲子喂雞吃,有時去棉花地里拔雜草,有時拿著鐮刀去給山羊割草。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干著干著就走了神,或到地頭上去找野葡萄摘了吃,或到附近已經刨過的地瓜田里去翻人家沒刨干凈的地瓜,或在地里到處找田螺殼,或到草叢中尋蟈蟈和螞蚱……最享受的是坐在河邊看太陽慢慢下山,當夕陽染紅西天倒映在河里,天是紅的,水也是紅的,清涼的河風吹在臉上舒服極了。我不忍這夢一般的美景白白浪費,就絞盡腦汁學著課本上古詩詞的韻律拼湊出幾個詩句來,那詩句是啥已然記不清楚了,但一時間仿佛搖身變成了有學問的大詩人的感覺卻是爽爆了。只等得大人們收拾好工具大喊一聲“回家了”,我才依依不舍地起身離開。

? ? ? ? 小時候的冬天好像特別冷,村里大坑上會結很厚很厚的冰,我們幾個同伴就一起在冰上邊走邊滑抄近路去上學,冰上偶爾會見到有人捉魚砸出的冰窟窿,我們遠遠地小心翼翼地繞過去,就這樣整個冬天有好長時間我們都是在冰上滑向學校的。

? ? ? ? 校園里的故事更是數不勝數了。初入小學時,那學校已經破舊得不成樣子,推開銹跡斑斑的鐵門,里面錯落著幾間磚房,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年的風侵雨蝕,很多磚塊都殘缺如犬牙一般參差不齊,看得見的粉末不時簌簌滑落,墻根下一條很直的磚色的痕跡。走進教室,地面坑坑洼洼,課桌是架在兩摞磚上的舊木板,凳子是學生們自己在家里拿來的,所以高低不一。我的第一位老師姓張,是一個慈祥的老先生,個子不高瘦瘦的,戴著黑邊眼鏡,印象里他總是戴一頂藏藍色的趙本山出道時的同款帽子。他眼里常帶著微笑,笑瞇瞇地看每個孩子,像我的爺爺奶奶看孫子孫女那樣。我一入學就被張老師任命為班長,我猜大概是張老師在爺爺那里買肉的時候我張口把錢數算得清清楚楚,他曾夸我聰明呢,肯定是認得我了。說是學校,其實能湊起來的教學班沒有幾個,老師也少的可憐,一個年級就一個,兼教語數音體美所有學科。不知什么原因,學第二篇課文的時候張老師沒來上課,左右等不來,我就搬了板凳站在上面在黑板上寫了生字,學著老師的樣子帶著同學們讀,也許因為人少或者那時候的小孩子都乖順,竟然沒人搗亂,整節課下來風平浪靜。那可是我小學生涯里最得意的一次經歷呢。升入二年級張老師不教我們了,大概是到了退休的年紀。雖然我們的師生緣分只有一年,但是張老師慈祥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現在想起來,他笑瞇瞇的眼睛和臉上每一道皺紋都清晰可見。

? ? ? ? 二年級是個女老師也姓張,她年輕漂亮,和我小姑一般年紀,一雙彎彎的笑眼使她無論如何也兇不起來。下課的時候,我們都搬出凳子坐在陽光里,有時老師給我們梳小辮兒,有時我們給老師梳小辮兒,老師也同我們一起跳皮筋、丟手絹。爺爺的小賣鋪和張老師父親的飯館離得很近,小姑又和她年紀相仿常在一起玩兒,我自信地以為更重要的原因——我是她的得力小助手,所以她對我格外關照些。偶爾老師會在放學后去鄰村找她的同學,幾乎都次都會帶上我,我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穿過彎彎曲曲的玉米地中狹長的小路,無法形容心情有多美,不知名的蟲兒們的叫聲像美妙的田間奏鳴曲,玉米葉子在微風中沙沙地摩挲著,像偌大的露天舞廳里著了綠衫裙的女子們翩翩起舞,連小路上雨天被車轱轆軋出來的深淺不一的溝壑都無法令我生厭,因為越是顛簸我越可以抓得老師緊一點。見了面,我就坐在一旁靜靜地聽她們愉快地聊天。能陪著老師走親訪友,那對我是至今忘不了的無上的榮光。

? ? ? ? 上三年級的時候,因為老學校的學生太少了,我們就挪到了村子最北邊的新學校和附近村子里的學生合到了一起,班里也多了幾個新同學。張老師出嫁了,嫁到了比較遠的地方,沒辦法再回來教學。她和曾經帶給我們無盡歡樂的老校園一起跟我們告別了。巧的很,從三年級開始教我們的是小張老師的姐姐,她中等個頭不胖不瘦,圓圓的臉,一雙眼睛很精神,長長的眼睫毛,像印度電視劇里女主角的眼睛一樣動人,紅紅的嘴唇不用打口紅就鮮紅漂亮得很。那時她已經是兩個小姑娘的媽媽,大的只有兩三歲,小的才幾個月還在懷里抱著。她就在學校里住,一間宿舍就是一個四口之家,她的房子和我們的教室錯對門,一下課我們就搶著到她屋里去抱孩子,小娃娃同她媽媽一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又黑又長的眼睫毛,可愛極了。張老師與她的妹妹相比嚴厲了許多,她平日也總是笑瞇瞇的,偶有同學在課堂上搗亂,她才會瞪起圓圓的眼睛喝斥幾句,所以就連班上最調皮的男生也懼她三分不敢生事。她教學很認真,寫在黑板上的字總是漂亮又整齊,從不見一個潦草的。十幾年后我也登上了講臺,只要拿起粉筆就會想起她認真寫字的樣子,所以我也不敢有一點馬虎,因為我知道我寫的每個字都會印在孩子們心里,像張老師的字印在我心里一樣。

? ? ? ? 有一段時間,老師在給小女兒織毛褲,看她一針一針挽著毛線不一會兒就織出一截褲腿我很眼饞,老師見我感興趣就手把手教我怎么拿毛衣針怎么把線掛在手上怎么一針針織上去不掉線。我很快學會了,每節課都盼著聽見下課鈴響,不再跟女孩子們搶著抱孩子,而是惦記著織毛褲,沒多久毛褲織好了,那里面竟有我一半的功勞。后來我又學會了織很多小物件,有穿壞了的舊毛衣,我就拆了纏成一個個線團。放學回到家就有模有樣地干起活來,我給爺爺織了手套和襪子,還給自己織上學時戴的露著手指頭的半指手套,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那成就感就甭提了。

? ? ? ? 新學校和爺爺的小賣鋪在一條街上,冬天的時候就沒了機會再滑冰去上學了,冰上行走的記憶從此畫了句號。因為學校是在大路邊上,門口擺攤的小販就多了起來,我們買零食也方便了許多。最喜歡吃的是五顏六色的小糖人,有獅子樣的,老虎樣的,也有小貓小狗樣的……因為兜里的錢太有限,買幾個糖人會在小攤前挑選好半天,猶豫不決不知拿哪個好。有時也會買幾張雞蛋餅,酥酥脆脆的薄得像紙一樣。前幾年忽然想起,在網上搜尋了很久還真找到了一個賣雞蛋餅的商家,不用再計較兜里的錢可以買幾張,一性情買來兩大包,可是再吃起來卻絲毫沒了當年的興味。大概就像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回想起快要餓死的時候喝到的那碗“珍珠翡翠白玉湯”,任憑多少高手的御廚卻做不出那樣的滋味。最有趣的,是桑葚成熟的季節,鄰村一個老奶奶家里有棵桑樹,果子熟了不舍得吃,就挽著一個荊條編的籃子出來賣,竟進了校園來到我們教室的后窗子下面,我們隔窗就能買來桑葚吃。那種快意是現在的小學生想都想不到的。兜里有錢的時候就惦記著在小攤上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倘若兜里空空又找不出理由伸手要錢的時候,就在家里帶著水果去學校,有時帶個橘子有時帶個蘋果有時帶個梨……總之不能空了手,上課前聚在一起吃東西好像也是我們的必修課。記得有一次帶了一個熟透的水蜜桃,轉頭和周圍的小姐妹一邊說笑一邊啃桃子皮,不知怎的一塊桃子皮從我嘴邊飛出,竟轉了半個圈正落在一個男同學的臉上,現在還清晰地記得那個男同學驚詫氣憤的小眼神。想想那時候的小孩子真是自在。后來我成了一名小學教師,經常板著面孔一臉嚴肅地告誡同學們不準買零食、不準往學校里帶東西吃,說這些話的時候感覺很心疼,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里除了讀書寫字還能干點兒啥?校園的衛生搞好了,到處干干凈凈,是不是比校園更干凈的還有孩子們的童年記憶,多少年后再回想起來,他們的小學生活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呢?

? ? ? ? 除了吃當然還有玩兒,玩的花樣就更多了。最常玩的是跳房子、跳皮筋、拾石子,天氣冷的時候最適合的項目就是跳房子了,在地上畫幾排長長短短的格子,每一排數目不等,最前排只有一個格子,跳之前遠遠地把布球扔在最遠那個格子里,扔的準就按照規定的步子跳過去把球撿回來再扭身跳回起點,扔不準就直接下場換別人跳,這個活動動作幅度小,只需要蹦蹦跳跳,穿著厚厚的棉衣也可以做。拾石子就不行了,得蹲在地上,還要總是伸出手來,天冷穿的厚是玩不得的。“石子”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在糧所或棉廠的工地上找來的灰白色的小石頭,找石頭的樂子是不亞于玩石子的,在一大堆石頭子里面精挑細選一個一個巴拉,找出最光滑盡量沒有棱角的還要大小均勻的七個石頭子往往要耗費大半日的功夫,從來不覺得心急,那也是一種樂趣。找好的石頭子就在衣兜里揣著,一下課幾個要好的同學就湊到操場上,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捧來沙土均勻地鋪在地上,這樣扔的時候石子就不好到處亂滾,再拾起來的時候手指也不會直接碰到硬邦邦的地面被磨疼,是不是會弄了滿臉滿嘴的土卻是沒心思去計較的。跳皮筋兒是最能見本事的,兩個同學根據皮筋的長度對面站著撐著繩子,中間的同學就上下左右跳來跳去,撐繩從小腿肚開始,一級一級升到膝蓋、大腿、屁股,再到腰上、胳肢窩、頭,最厲害的能跳到舉過頭頂,那對我們來說是神一樣的令人崇拜的偶像。有時我們也摔四角、翻撐、跳繩……人人都像自由的小鳥一樣隨時隨地可以啄到快樂。

? ? ? ? 說來慚愧,整個小學關于讀書學習的記憶很少。記得那時我們人手一冊薄薄的詞語解釋,里面全是對課文中新詞的注解,也有古詩詞的翻譯。里面的內容老師每天都要檢查提問,沒頭沒腦痛快了一整天的我們也怕挨了老師的批評還要被罰作業,就一本正經地拿了小冊子一字排開或蹲或坐在墻根下嗚哩哇啦背起來,誰背下來就一臉得意地去找老師檢查。好像到了四年級竟開始有夜自習了。很容易想象,大白天都沒幾個好好念書的,黑燈瞎火的晚上反而會用起功來么?沒有電燈,每個同學都要自己在家里帶蠟燭來,那蠟燭在書包里裝著一個不留神就折了,好在有捻子連著,但點起來的時候東倒西歪直淌蠟油。我們就琢磨著自己改造結實的蠟燭,我們找來易拉罐在瓶口那頭剪掉一截,剩下的豎著剪成一條一條的,編成幾個尖尖的花瓣狀,底下留出一截用來裝蠟油,拿著點著的蠟燭一滴一滴把蠟油滴在里面,中間放上棉繩搓成的粗一點的燈捻,這樣一個花籃蠟燭要好久才能做好。在自制的燭光下讀書寫字那亮光似乎強了無數倍,別提有多神氣了。寫一會兒作業,燈捻長了火苗會跳動,我就兩個手指猛一下捏掉多余的燒過的燈捻,直到火苗安靜下來。捏橘子皮對著燭火噴是最好玩的,橘子皮的小疙瘩里擠出的水分會在火苗上濺起亮亮的小星星,伴著橘皮的香氣甚是有趣。實在沒有東西可玩,就在頭上拔一兩根頭發下來,在火苗上遠遠地烤,看著它慢慢卷曲最后變成灰燼,這時候張老師忽然出現是最可怕的,趕緊低下頭去繼續寫字,也經常有同學因為寫作業太投入或是困倦了燎了頭發。有一次我的后桌小新就燒掉了一大塊劉海,好長時間才恢復原樣。

? ? ? ? 到了五年級就要小學畢業了,學習自然緊張了些,老師變戲法似的給我們準備了怎么都做不完的應用題,默寫古詩、寫作文還要背《自然》和《思想品德》……再不能像以前那般無拘無束到處跑了。我們盼著長大又不想長大,終還是阻止不了歲月的腳步一點點前行,然而任時光的飛沙怎樣累積覆沒,也掩蓋不了那沒有憂愁的年少時光之于我的生命最美好的意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