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領域,有一個著名的關于自我需求的理論。相信你已經猜到了,不錯,就是馬斯洛
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它將人的需求按金字塔分為五個層次:
由下到上分別是: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
這個理論揭示了我們與現實的沖突,或者說,揭示了我們在通往幸福人生所需要滿足的五大
基本條件。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一個不凡的夢,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在人世走了一遭以后,什么也沒
有留下,也沒有被銘記。但現實往往是一地雞毛,柴米油鹽醬醋茶,消磨了大多數人曾經的
滿腔激情。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 大多數人都倒在了金字塔的最底層。
當然,我并不是說平凡的生活就不好,人各有志。但前提是,你并不是因為無能或無法堅持
而走向平庸。
需要說明的是, 平凡并不等同于平庸。
平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而平庸呢,
相信大家都懂。
那么, 該怎樣改變呢, 在瑣事中尋求精神的突圍?
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1.學會質問自己
2.尋求改變的途徑
3.學會接受不完美
我們總是習慣于質問別人,卻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反思自己。苛責他人是不會給自己帶來
好處的, 只有自我反省才是進步的前提。
所以, 當我們想要做出改變時, 不妨給自己一些時間來思考。
比如, 發生沖突時, 質問自己, 究竟是他人的錯, 還是自己的無理取鬧。當你能夠冷靜下來
思考時, 其實矛盾已經解決了一半。請記住, 保持鎮定永遠比歇斯底里要好得多。
再比如,質問自己是不是在生活的瑣事中茍且,從而遺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比如理想。我
們總是想要尋求詩和遠方的田野,但有沒有人曾想過,遠方也是茍且,如果不改變對于生活
的態度的話。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她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實只不過是人們
想要換個環境罷了。畢竟, 現實是, 你在這茍且, 他在那茍且, 大家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接
著茍且罷了。
所以, 改變現狀的第一步, 就是學會質問自己, 也就是學會反思。
當然, 貓叔也說過, 我們很多人的時間, 都浪費在了空想上面。毫無疑問, 行動派畢竟是少
數, 這也就是精英少而庸眾多的原因了。
完成第一步,接下來這就涉及到怎么改變的問題了。我們總是被各種問題所困擾著,例如人
際交往, 感情問題, 工作就業等等。就拿人際交往來說吧, 我們都知道, 在經濟學領域中有
著名的二八定律, 即社會80%的財富是由20%的人創造的, 不僅僅是在經濟學領域, 推而
廣之, 在其它領域也適用。那么, 怎么用它來解決人際關系問題呢?有人一篇文章里提過,
當我們想要對他人提出意見時, 我們可以用80%的時間來夸贊對方的優點, 然后用20%的
時間來指出其不足之處和改進建議,這樣就更能使對方樂于接受。這就是一個學會如何改變
的例子。
但是,面對生活的壓力,朝九晚六,很多人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那么怎么辦呢?其實,
這就涉及到了所謂的高效精力管理法了。
1.創造意義, 即讓工作變得主動。
2.積極互動, 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
3.儲存能量。
要想改變自己,先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環境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走向。道理大家都懂,在
這里就不再多贅述, 我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斷舍離》。作者是日本的山下英子。就我
個人來說, 我是受益匪淺的。現在我依然用堅持用書中的方法來優化自己的生活習慣。
這本書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拋棄生活不必要的東西,包括物品的和思想的。注意,最重要的是
不必要,這可以幫你節省大量的時間并提供一個非常舒適的生活環境。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整
理――丟棄――凈化, 進而改變自己。
《斷舍離》真的是一本神奇的書,拿購物來說,以前的我是個購物狂,喜歡的東西總是想要
買下,自從采用了斷舍離的方法以后,我在購物之前總會問自己,要買的東西是不是必須的,
不買行不行, 經過一番思考之后, 再做決定。目前, 通過這種方法, 我已經省了不少錢了。
斷舍離的要義就是丟棄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這里的丟棄不是指簡單扔掉,而是將物品送到真
正需要的人手里, 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通過對物品的整理,從而優化自己的行為習慣,進而整理思想,摒棄思想中有害的部分,以
達到提升自身價值的目的。《斷舍離》真的是本好書, 好好品讀相信一定會大有裨益。
最后,就是學會接受不完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活難免有所缺憾,有時并不是我們不夠
努力, 說實話, 有些事并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改變的。所以, 面對無奈的現實, 多一份豁然,
少一點糾結。既然缺憾難以避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轉換思維積極面對,而不是自己為難自
己。
說了這么多, 其實我們應該知道:不管多么成功的管理學或行為學, 對于我們來說, 最關鍵
的是, 你是否曾想過改變, 并且是否下定決心去改變, 否則喝再多雞湯不消化也是沒用的。
總而言之, 道理總是前篇一律, 做不做的到就因人而異了。我們應該牢記, 有時候, 別人之
所以成功,而你早已放棄,可能就是別人比你多堅持了一會兒。不要忽視每一次小小的努力,
每一次微不足道的進步, 所謂“積少成多, 聚沙成塔”, 并不是一句空話而已。
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 我記憶尤其深刻。“謀定后動, 行且堅毅”, 送給大家,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