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讀完了請帶我走,突然對中國那段歷史充滿了好奇,更多的是對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我們的上一代以及上上代的敬佩。
他們生活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的他們和現在的我們年齡相仿,那時的他們也是二十來歲。或許每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都會在那段歷史的摧殘中迅速長大。
比如那時他們也不過二十,有的獨自承擔著被抄家的痛楚,有的獨自忍受北大荒的獨單,有的獨自一個人遠走他鄉;但是,那時的他們有淳樸的鄉情,有真誠的戰友……那個時代每一個堅強活著的人都是現在的同齡人無法企及的。一個人的一生七八十年,當一個人歷經歲月的洗禮過了大半輩子,或許沒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放不下的吧。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會笑自己是多么可笑。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充滿了極大的興趣,不過更多的是對那一代人的敬佩之情。歷史被記載在史冊上,就像集體記憶中講述的一樣,有些歷史注定會被各種可能存在的因素埋藏在一個人的心中,既而被帶入墳墓,而那些被記載在史冊中的都不過是被形式主義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