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相,然后,確保兜比臉還干凈時,才放心出門。突然,有一天在想,明明自己收入比父母高過數倍,為什么還存不錢呢?
我有一個精明能干的老爸,把生活和工作安排的特別詳細周密,我想,不一定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財務會計的精明老爸,爸媽這一代能存下錢,一定有共性的特點。
我想,首先是他們的壓力更大,我爺爺在臘月二十八快過年時侯,離全家人而去。那時侯,剛過而立之年的父親,就要開始面對4個弟妹的生計。
父母和奶奶一起渡過最艱難的時光,我想,他們在缺衣少糧的情況下,還要照顧一家大小的生活,生存的壓力迫使父母要精打細算才可以度日。
面對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讓每個家庭成員更有風險管理意識,讓最初最脆弱的經濟管理能力變得更強。
其次,我們對待日常生活的態度是壞了就換,可是,父母不是這樣的,我記得小時侯,父母的手總是特別巧,任何東西他們手上都能修復完整,然后繼續使用。
我記得,有一把特別破舊的雨傘,被我大姨夫發現后,立刻如獲似寶的帶回家。他說,雨傘的傘面雖然損壞了,但是里面的骨架都是完好的。
他把傘面去掉后,換上綠色的窗簾紗網,結果就變成一個特別好的罩子,專門罩在剩飯剩菜上,用來避免飯菜落灰。
還有,父母總是把不多的皮鞋用鞋油擦得锃亮,過季后,還會在皮鞋上豬油單獨保存起來。記憶中,父母的皮鞋穿過多年,依然嶄新。
不像我們現在,無論添置再多的生活用品,依然不夠用。這種生活態度和習慣,讓父母在添置新用品時節省大量開支。
還有,有計劃性的預算用錢,記得小時侯,父母有限的工資會分為幾份,一份是孝順奶奶和姥姥的生活費,一份是家庭本身的日常開支,一份是家庭備用金。
特別感激父母在條件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考慮到我的生活保障。在中國保險業并不發達的年代里,父母都為我買了每月5元錢的保險費,好像從5歲開始交,到18歲截止。
我想,這是我父母給我最好的成年禮物,讓我學會如何給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保障。
還有,對生活細節的管理。小時侯,父親通過觀察我和母親使用百雀羚的次數和時長,核算出我們每次使用護膚品的單次成本為1分錢。
他說,他通過我們使用一盒化妝品總價除以使用時間長度,得出一個金額,結合觀察我們每天至少使用兩次的頻度,最后測算出化妝品的單次成本。
小時侯,我內心被父親這種觀察力和核算成本的能力折服。他的財務天份和領導管理能力,在家庭管理中運用的特別恰當。
他對全家人生活用水、用電、天燃氣等固定成本了如指掌,他也知道,這方面的開源節點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全家都有及時關燈的好習慣。在生活用水方面,經常循環使用水。
這種環保節能的生活方式,在很多年前已經在我們家全面執行。有時侯,回想,不得不佩服父母前瞻性眼光,不僅僅是為家庭節省點錢哦,還做了全世界家庭環保節能的先行者。
父親發現,吃住行是普通家庭最重要的幾項,因此,我們家明明有自建房,依然是商品房最早的購買者。在解決住的問題后,父親在吃的方面下了狠功夫。他測算出家庭用糧用油等固定生活用品量后,他經常在超市促銷時適當囤貨。
退休后,他堅持每天早起去菜市場買最新鮮的蔬菜。他說,保證每餐飯都吃好后,節省了吃零食的費用,還讓全家人的身體都特別健康。
而我們年輕人,都喜歡下館子,看起來一餐100多元錢不貴,其實,那是父母一周的菜錢了。哈哈,不能再寫下去了,年輕時,偶爾享受一下是對的,否則怎么對得起青春呢?
最后,有儲蓄的好習慣,在父母購買第二套住房時,他們的儲蓄金額超出我的估計許多,我無法想像,父母如何存下這筆大額存款的。我內心受到震動,我一定要象父母那樣,把生活管理的更好。
嗯,爸媽為什么能存下錢來,不僅僅要把文字寫出來,還要把父母的好方法貫徹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