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在西北沉沉的霧靄里,我們抵達平遙古城,冰涼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城墻,古舊的院落,古樸的街道,一切都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古風。
歷史的風塵,穿越千年,依舊在古老的街道里穿行。我們行走在這古色古香的巷道中,感官仿佛已回到古代。駝鈴陣陣,吆喝聲聲,旌旗獵獵,仿佛都在無聲的訴說,平遙古城的前世與今生。
抵達住宿的民居裕成源,是一家有著三百多年經營歷史的客棧。三進院的宅子,每一塊青石磚,每一把桌凳仿佛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感。不知多年前,有哪些遠道的客商、漂泊的游子,是否曾在此歇腳,又曾留下怎樣的境遇與回憶?
不同于進麗江古城需要買古城維護費,進平遙古城不需要買票。要看古城內景點可以買景點通票,130元可以逛遍古城內各個景點。即便不買通票,在古城內信步游走,吃吃走走停停,也別有一番情致。
街道里飄蕩著陳醋的味道,臨街商鋪里叫賣著平遙小吃,隨便走進一處院落,那些在歲月里被侵蝕模糊卻又歷久彌新的雕欄畫棟,無聲訴說著一座古城的前世與今生。
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是明清時期漢民族城市的杰出典范,是至今保存最好的明清城市樣板。
街道上鱗次櫛比的票號、鏢局、客棧、博物館…無聲敘說著一個時代的輝煌與落寞;穿過聽雨樓,駐足衙門口,邁上古城墻…每一個腳印底下,都是厚重的歷史的塵埃。
平遙號稱有108種美食,平遙牛肉屬冠云的最為正宗,小吃里推薦街頭老大爺老大媽們賣的小米餅,一個只要一元錢,現烙現賣,入嘴香脆可口。再配上一杯油茶,行走在冬日的古城街頭,胃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古城里,每走百步幾乎就有一個景點。買了通票后均可進去參觀。來平遙,不可不看的就是日升昌。日升昌票號是中國銀行業的鼻祖,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范圍一度拓展到海外。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鼎盛時期,全國50%以上的金融機構都聚集在平遙南大街,這里因此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
在平遙,不得不看的還有情景劇《又見平遙》。王潮歌導演的印象系列,用體驗式場景還原了晉商忠肝義膽的一生。一直覺得,去一個城市,最重要的不是忙著自拍、不是走馬觀花的集印章,不是成堆的買紀念品,而是走近一座城池,觸摸一段歷史,追憶一段我們無緣親歷的時光。
“我在平遙等你,任憑時光老去······”當夜幕降臨,街旁的酒吧里,傳來一首平遙之戀的小曲。沒有不老的歲月,沒有永恒的傳奇。但曾來過,曾親歷,曾追憶,即便我們只是個過客、是個擺渡人,生命也會因這一段記憶而溫暖,因這一段經歷而豐滿。
在平遙,時光過得很慢,慢的好像我們走快一點都怕打擾了古城沉沉的呼吸。在平遙,時光變得很靜,靜的好像我們大聲一點說話,于這千年來靜默佇立的古城都如此不合宜。
在平遙的夜,夢境很沉很沉,沉到時光深處,蔓延出一片漣漪,漣漪中央,一朵藍蓮花,靜默生長。
那是誰的,前世還是今生?
可惜,夢總要醒,我們終將離去。只留古城在這漫天風沙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日升日落、歲月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