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了一趟老家,
在此期間,
用相機簡單的記錄了一座四線城市的狀態,
并將取題為《早幕之城》,
這個名字我其實經過深思熟慮,
照片想表達的意思其實都在標題里:
在早晨,
本應該朝氣蓬勃的時間,
公園里,
健身器材上,
放眼望去,
看到的盡是暮年的老人,
在本應該朝氣蓬勃的時間里,
處處都充滿著淡淡的藥味,
年輕人,
都去哪了?!
是的,
或許年輕人玩了一個通宵的游戲,
或許幾個人聚在一起打牌,
又或許同學聚會多喝了幾杯...
不管什么理由,
這座美麗的城市,
年輕人似乎都躲起來了,
只留下老人們遲緩的動作,
和一個個孤獨的背影...
有趣的是,
這個遲暮之城,
似乎每個老人都有一段屬于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與他相熟,
只要湊前去,
很快能向你述說他的一生,
如果稍有留意,
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孤獨與焦慮,
擔心自己的一生,
在離去的瞬間成了一片空白...
他們會常說上山下鄉時的苦,
文化革命的幸運與不幸,
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工作上遇到困難如何克服,
生活中的失去與收獲,
人際關系的得失,
在熟人面前,
盡自己所能,
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傳授出去...
當然,
在談話過程中,
也會插入一些目前最新的國際局勢...
或許,
是他們有太多的話想說,
只是,
在這個城市里,
沒有太多的年輕人愿意去聽...
這些老人,
其實并不糊涂,
只是單純的老了,
他們的視力和體能不允許再做更刺激的運動,
動作變得謹慎,
變得害怕疾病而已...
當年輕人都在低頭玩手機的時候,
這些老人卻只能獨自的坐在凳子上,
面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
找到合適自己的一個位置,
去度過屬于自己的時光...
一直認為,
最佳的養老狀態,
應該是活到老的時候,
有能力到全國各地看看,
體驗各地的生活習性和文化,
在自己能力范圍內,
盡可能看看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
讓生命活得更有質量,
但要達成這樣的夢想,
需要在年輕的時候,
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打理財富和生活,
這個得與失之間,
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向左還是向右,
都在一念之間,
結果卻天翻地覆。
當在感嘆這種我不太喜歡的生活方式時,
轉念一想,
或許,
這就是一種活法,
這座城市,
這個公園,
這把椅子,
這杯茶...
就是一個世界,
不存在大小,
沒有距離,
只有相對的安逸和舒適...
一路走過來,
看著他們,
仿佛能看到自己,
是否自己一生的努力,
換來的只是一小段數字,
一堆身外之物,
在年老色衰的時候,
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活著的意義,
又或者,
單純的坐在凳子上,
看著小孩活波的亂跑,
自己心有而力不足,
感嘆時間不斷的從身邊流走,
迫不及待的回憶曾經的美好。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
我們生命的長度得到了保障,
精神和物質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
在這樣的時代,
年輕人在夜晚出去徹夜狂歡,
老人們在清晨出來享受陽光,
兩個年齡階層,
一早一晚,
在各自的時間段,
過著各自的日子,
一座座早暮之城,
正在全國各地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