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般若文海》里的〈戒淫文集〉
色是少年第一關。此關打不過。任他高才絕學。都不得力。蓋萬事以身為本。血肉之軀。所以能長有者。曰精曰氣曰血。血為陰。氣為陽。陰陽之所凝結為精。精含乎骨髓。上通髓海。下貫尾閭。人身之至寶也。故天一之水不竭。則耳目聰明。肢體強健。如水之潤物。而百物皆毓。又如油之養燈。油不竭。則燈不滅。故先儒以心腎相交為既濟。蓋心。蓋心。君火也。火性炎上。常乘血氣之未定。熾為淫思。君火一動。則肝木之相火皆動。腎水遭鑠。泄于外而竭于內矣。男子十六而精通。古者必三十而后娶。蓋以堅其筋骨。保其元氣。近世子弟。婚期過早。筋骨未堅。元神耗散。甚至非法之淫。損傷尤劇。是未娶而先撥其根本。既婚而益伐其萌孽。不數年而精血消亡。奄奄不振。雖具人形。旋登鬼錄。此固子弟之不才。亦由父兄之失教。今為立三大則。一曰勤職業以勞其心。二曰別男女以杜其漸。三曰慎交游以絕其誘。誠如此。則內外交修。德業日進。而父兄之道盡矣。
迪吉錄云。士子讀書作文辛苦。更當節欲。蓋勞心而不節欲。則火動。火動。則腎水耗散。水不能制火。而火愈熾。則肺金受傷。金又不能生水。相克而傳變為癆瘵。必至夭亡。
第三章 縱欲則學業無成
周思敏曰。人生天地間。圣賢豪杰。在乎自為。然須有十分精神。方做得十分事業。茍不先于年富力強之時。除去欲心。節省欲事。以保守精神。筑好根基。則雖有絕大志愿。想做絕大事業。往往形空質朽。神昏力倦。必至半途而廢。一無所成矣。
浮薄少年。好掩其惡。外強中干。至精盡力虧而始悔。然追悔已無及矣。可嘆。
目下縱欲宣淫。莫甚于官場之浮薄子弟。聚談則無非閨閫。結伴則浪進狎邪。以縱欲喪身為趣事。視敗倫傷化若尋常。相煽成風。罔知顧忌。不知心無二用。色欲情深。必致拋荒正事。蓋心力既分。則精神必短。氣血必弱。事業必不成。考之往古。驗之當今。有歷歷不爽者。且淫心即眾惡之因也。惡因日積。罪孽日深。顯則傾家蕩產。一家之衣食無依。陰則削祿減年。一生之榮華盡喪。甚至精竭髓枯。神昏血盡。百病叢起。一事無成。皆因好色一念害之也。可不畏哉。可不懼哉。
人身之有精神。猶居家之有資財。財盡則窮。精盡則死。理之必然者也。今有中人之家。田產饒沃。畜牧盈阜。兢兢業業。稱人情。循禮法以行之。自然豐衣足食。終身無窮困之憂。使務于紛華靡麗。后不能繼。安有不至凍餒者。若精神之在身。其寶貴豈直資財之比哉。恣情逞欲。不自愛惜。水竭于下。火亢于上。形神交憊。陰陽并虧。參苓草木之質。安能補真元之寶。和緩刀圭之技。安能續壽命之原。縱使百計調劑。幸留殘喘。而早年受病。中歲已衰。凡百事功。有心無力。皆不能任。塊然待盡而已。亦如理財者。年經耗散。而后銖累寸積。一番濩落。后一番振拔。其與幾何。況百年瞬息。容得幾許回翔。而荏苒之間。終恐有所不及待而奄忽隨之也。哀哉。
人心如一泓秋水。著不得些了穢濁。則此心活潑潑地。所讀之書。自然左右逢原。見理明切。功深養到。搦管作文。油然沛然。汨汨乎其來矣。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此之謂也。若耽于荒淫。則漸漸志識昏迷。心神衰耗。即使年少氣盛。不即覺露。日復一日。終于不振。而百病隨之。安所復望其學有進益乎。且此心一涉淫邪。正務必至懈弛。安肆日偷。正人自遠。非類漸親。氣質委靡。舉動茍且。所謂小人下達。惡得不至于三途之孽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