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晴天
A、今日行動清單
1、【早起匯報 】: 5:30
2、【讀經匯報】: 通讀《易經》十章;
3、【親子讀經】:《黃帝內經》17-3 《詩經》豳風;《少兒詩詞啟蒙》;復習《易經》36卦;《新概念英語》LESSON61
4、【鍛煉匯報】: 掄胳膊:300個,下蹲:30個;
5、【三大文集】:學說集20分鐘
6、【易工成長】:學習《生命教育系統觀》
B、成長日志一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仍然很受傷?
有時我們會很納悶,學習了那么多,但仍然會莫名的生氣或者心情抑悶。甚至我們會以為明白了很多道理,就不會有情緒的發生。我想這樣比喻會不會合適些:家里垃圾箱是不動的,但心理的情緒垃圾卻是每天在發生變化的。因為情緒的本質是能量,它是屬于運動狀態的。他有時想要跑出來,隨時想要宣泄和表達。但有時我們頭腦的理性會不允許他出來,于是兩股能量就會在身體中打架,一個能量要出來,一個要壓制。我們就會耗費許多的生命力去壓制負能量,當他實在壓制不住時,就會攻擊自己或身邊的人,甚至社會和他人。
什么叫攻擊身體呢?中醫說六氣七情,六氣是自然界的六種氣候,風、寒、署、燥、濕、火。當在非季時有其氣,就比如當夏天特別冷, 冬天特別暖時;或者當其季而氣太過,夏天熱得太很,冬天冷得太很,超過人體適宜能力時,就會導致身體的六氣。
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他們是人正常的情志,正常情況下這些情緒并不會產生疾病,但當他們過度的時候就會成為疾病產生的原因,這就叫七情太過。《黃帝內經》說:“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氣下,精氣亂而傷腎。喜傷心,心又和小腸互為陰陽表里; 怒傷肝,肝對立是膽; 思傷脾,脾對應胃; 悲傷肺,肺對應大腸;恐氣下,對應腎,腎又對膀胱和心包。而這七種情緒幾乎影響了我們所有的內在臟腑系統。
如果今天我們不懂得更好的去和情緒相處,去處理情緒,長持以往我們的身體因為這些情緒的激壓就會報警,再嚴重一點健康就會出現問題了。
所以我終于明白育心經典提倡的"育兒先育己,育己先育心"真是非常有科學根據的。真是太感謝因緣,感謝育心這個好平臺,珍惜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