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法很多,均很零散,一直沒有形成一個良好運作的知識系統,平時零散的想法也匯集不出一篇文章。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是有想法的時候不能立即收集下來,這要歸于自己的拖延問題和沒有優雅的工具。
二是一個個想法之間是分散的,如果不過后深入思考這些想法的本質,很難將其中因果聯系起來,既不成網,記之無益。
所以要改善這個情況,就要先解決這兩個問題,其中,我認為第二個原因是我目前狀況的關鍵所在(這里可能每個人所處的情況不一樣,看法也不一樣)。
如何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想之并無捷徑,唯有投入時間而已,每天都要將所學之物發散一遍,做到舉一反三,多角度觀察問題,則能遇他事想此事,才能積跬步而至千里。
前些天在知乎看到有好學者問:有沒有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
采銅大大給出了一個絕妙的想法:采銅法則。
其實此法則發展自“艾森豪威爾法則”,但卻有另一個角度來規劃自己如何去規劃自己做什么事情。詳細如下:
1. 長半衰期可以不斷積累,即使每天用很少的時間去做這類事情
2. 短半衰期如短期記憶,第二天就忘,少做或不做這類事情
3. 一件事情在某一時間有一種劃分,但與人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4. 做事前先看看這件事是長半衰期還是短半衰期?。
如果你看到了這個法則且能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相信肯定會受益匪淺。當然,規則是:多做長衰期的事。
而我今日欲每日發散想法正是處于第二象限:雖然每天看到效果甚微,但此事正如建造網絡節點,節點越多,網格越密,能量越大。
但是節點有好有壞,有強有弱,且一個人必定容量有限,所以不斷將弱節點改善成強節點,則能量就會愈強。
想到一個人擁有能量,而且隨著經驗的增加,閱歷的增加,能量就會越強,我往往覺得人的一生,就像打怪升級的游戲:
挫折好比敵人,游戲是肯定要有敵人的存在的,否則將游戲(人生)毫無意義。
導師(這里用Mentor比較切意)好比師傅,有人帶,有人傳授你經驗,升級自然快。
游戲里有寶藏,在現實生活中,就像各種人品爆發,莫名增長了好多經驗。
……
我想把人生比作一個經驗條,每做一件事可以增加1-2點經驗:
主動和陌生人聊天獲得2點經驗
準備明天的演講報告獲得1點經驗
和前輩聊一聊職業規劃獲得2點經驗
如果你要升到滿級(你的個人夢想,比如10000點經驗),那么你要什么時候才能達到呢?
其實現在只是一個想法,人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即使把它比作游戲,也需要去系統的為每個人量身定做,當然,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定做一次。
總結:今天發散了3個想法
- 形成自己的知識系統,需先解決想法不聯結的問題;
- 采銅法則:做事前想想是不是長衰期的事兒;
- 人生好比升級游戲,每做一件事都是一次打怪,最主要看你能升幾點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