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驢得水》這部影片,對教育這個事多少有點想嘮叨嘮叨,不過在這里我不談權利不談體制,只說家長、學校與孩子的事,且深且淺。
? ? 先來說說最近遇到的這些事吧,某一天坐公交,一個看似初中生的小孩在背書,一路上看一句背一句,下了公交走在馬路上依然在背,我被這種精神感動了,當然是我不知道孩子內心是不是真心真的熱愛知識的情況下。又是某一天,火車上,一個媽媽在看手機,朋友圈里有一個螞蟻集體搬東西的視頻,看完以后就把在一旁的兒子叫過去,讓她兒子也看了遍視頻,說:“兒子,從這個視頻里你看到什么了”,兒子回答:“看到了我們做事要團結”。我佩服這孩子的眼力。再有一天,走在路上,聽到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跟他同學的對話,“我媽媽可漂亮了,我爸爸就不好看”“那你媽媽怎么就跟你爸爸在一起了”“我媽說了,當時追她的人可多了,就是被我爸感動了,就跟他在一起湊活過吧”,如果不是我親耳聽到,如果不是我好奇的回頭看了一眼,我覺得就是把我畢生的想象力發揮出來都不敢想這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討論的話題。也有可能是我太古老?不至于吧,我是90后,雖然沒結婚沒孩子,也不至于太落后吧?……然后就這些話題跟我周圍的朋友聊了聊,這些事已經司空見慣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了,但是我真想知道這樣真的好嗎?
? ? ? 就我親身經歷來說,我家教一個小女孩已經半年多了,這個小女孩才上二年級,語文數學都很差,所以我便在業余時間去教她,在我的認知里,我覺得教小孩是最難的事最需要全方位技能的事,但是這個小孩確實讓我開眼界了,隨便說幾句她說過的話就足以讓你大跌眼鏡,“老師,我就問你,我媽請你來是讓你來教我的還是來欺負我的”“你也別跟我說了,等我媽回來我跟她談談”“這也能錯了,我也是醉了”……問題的關鍵不是這個孩子,而且家長,給孩子報的輔導班,我聽著都想找個地方躲起來,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學習,補習,練習,有一次孩子一聽要多寫一頁作業,當場淚崩了。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周一到周五上課,周六日排的檔期都滿滿的,不管是感興趣的不感興趣的,會的不會的,仿佛去淘寶似的,家長還覺得自己付出的太多太多,為什么孩子不理解不進步,這樣的節奏,大慶油田都禁不住榨啊。而且家長很委屈,所有的投資都在孩子身上,不能輸給別的家長,但是這投入產出比太低,但還不能撤出投資,這是多痛苦的一件事,這樣的循環能不能怪誰,怪不了。給祖國的花朵套上一層層緊箍咒,然后再告訴她們要努力學習,多方面發展,這是變魔術啊。
? ? ? 雖說條件好了,科技發達了,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能讓她們十歲活出三十歲的感覺,世界需要新鮮血液,不是科技時代的機器人,不是靠這種方式來實現的,讓我們的腳步慢一點,讓我們的孩子有時間看看這個世界,然后再告訴她們應該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怎么去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