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容易把人拋

老漢口火車站

9月的時候回了趟外婆家所在的縣城。外婆家在這個縣城的老城區——以往最繁華和熱鬧的南湖市場的一角。這里從我記事的時候起改造過一回,之后加建再加建,由里圈又擴出了外圈,之后二十多年里,一直都是這個模樣。現在它已經變成了政府想改造拆遷卻心有余力不足的地方。

南湖市場一角
南湖市場一角

我們家已經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左鄰右舍是幾十年的老鄰居。房子背后是已經搬遷的實驗小學,以前學生們總是打架然后把東西扔到我家天臺上又哭著來撿,現在破敗的教室空無一人,特別適合演鬼片。這個市場的石棉瓦頂棚已經日漸破敗,角角落落里都是陳年的污穢,夏天里賣肉的那一角味道難聞。靠近我家門口有一小段路沒有鋪水泥,一到下雨就泥濘難走,二十幾年都是如此,我如今已經不為此惱火了。

不過老市場仍然很方便,出門5分鐘就能買菜買早點,柴米油鹽生活用品,只要你要求不高,都能在這里買到。雖然仍然熱鬧,但是除了親切之外,我心里總是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隔壁左右已經很少有年輕人了,老的住戶里基本只剩下老人,他們的下一代和第三代大部分都在更大的城市打拼,很少會回來。很多老房子一直沒有翻新過,住在里面的人仍然過著和二十年前一樣的生活。

歲月像風和水一樣從這市場中間穿過,慢慢地風蝕了建筑和許多人的臉,卻未帶來新的氣象和活力。時光仿佛在這里停住了。一直不變化的東西,雖然親切,卻讓我隱隱地覺得危險。

在這市場里閑逛時我偶爾會想起記憶里的兩個陌生人。

大二時我們在黃陂一個村子里寫生,那是一個離武漢很近卻才剛通了電還沒通自來水的小村子。我坐在一個盛放著薔薇花的破敗墻角邊畫畫,這時一個勾著背拉著一個小女孩的老太太走過來,跟我們聊天。老太太說她是武漢人,解放前因為什么緣故逃難來到這里,再沒有離開。她大概已經想象不出武漢現在的樣子,但她羨慕的眼神和離開時的樣子一直在我心頭,讓我心里隱隱的難受。

寫生時的薔薇花


寫生時的村子

另一個是大三時在漢口老火車附近弄堂里遇到的老婆婆。京漢大道一側的漢口老火車站早已荒廢,附近的弄堂或許曾是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地方,那時也變成了待拆遷的地塊。我們踏勘現場時無意間走進了一間破敗上了年頭的老房子。空蕩蕩的房子里面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請我們幫她把煤爐提到臺階上。她說她十幾歲起就在這房子里做丫頭,現在已經七十多了,她絮絮叨叨地謝謝我們,說我們都是貴人,祝我們有好運。離開那房子很多年,我依然記得那個老太太,那黑洞洞的房子里,其他的時候誰來幫她提煤爐,如果那房子拆掉了,她又會住在哪里,會不會習慣?


老火車站附近的弄堂
老火車站附近的弄堂

我問自己這些看上去毫無關聯的人和事,為什么會在此時從記憶里浮起。大約那兩個塵埃一樣卑微的老太太,時光在她們的生命里的某一個節點,就突然停住了。她們身不由己地被拋在某處,在那以后的歲月里,就一直如同南湖市場那平靜的表面一樣,如同河流的某一處淤積的泥沙一樣,歲月只是不斷地偷走他們的青春,卻不曾填筑過新的東西。

而我們自己,又是否被拋在了某處,從某一個時刻起就一直重復著過往,雖然活著卻不曾在生活著。而城市或者鄉村的一個又一個角落,如何能不被時光慢慢拋棄,不是靜待著破敗后被摧枯拉朽地連帶著上面的人一起被掃平,能夠在歲月里慢慢更新,變成新的天地。

在傍晚收攤后的市場里,那冷清和黑暗的過道里,我的耳旁有個聲音幽幽地冒起:流光容易把人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 | 東臨瑞 圖 | 網絡(侵刪) 站在大三,回溯我的大學,已經過去那么久,一半以上的時間,都說人生最美好在...
    且以滄海寄余生閱讀 197評論 0 0
  • -1- 【少年】是我一直喜歡提起的字眼。 它代表著開朗,明媚,單純,柔情。 是尚未被...
    李心悠閱讀 307評論 0 5
  • 2016/ 12/13-2017/6/13,媽媽離開已整半年,之前一直計劃用文字留下一些媽媽的記憶,以便自己...
    云沐媽媽閱讀 224評論 0 1
  •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女生,我一看她的眼睛就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此生,我看到過無數只眼睛,只覺得她的眼睛最好看。...
    緣眸閱讀 156評論 0 0
  • 我暫時的人生經歷了一次比較大的改變。 那是我讀五年級時,在我的家鄉,那里有一群小伙伴,我們整天無惡不作,在...
    思考者王峰閱讀 24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