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同學:
見字如面,今天小姨放假,山里天氣微冷,窩在被子里想著前日你媽媽問我的關于你即將高二面臨文理分科的選擇問題,有很多話想跟你說,但山里出行實在不方便,回家一趟有點辛苦,就把想給你說的話寫在這里啦~
先給你講講當年小姨的經歷吧,我當年選的是理科,高考就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理綜,當時做這個選擇理由有三!
一是文科實在太爛,今天和同事開玩笑說我連康熙是乾隆的爸爸還是乾隆是康熙的爸爸都搞不清楚,還被恥笑,因為其實乾隆是康熙的孫子呀!(滿臉委屈…)而我這個人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及時止損,當我意識到我這方面很差,差到不是后天勤奮可以彌補的時候,我就決定放棄了;而相對的我的理科成績還算中等偏上,物理化學生物三門沒有一個是短板,這是其一;
二是從小的教育和社會輿論導向,我的爸爸從小就很在意我的數學成績,后來初中的物理我作為課代表也從不敢也不甘心落于人后,再后來的高中文理分科時候我的爸媽甚至沒有過問過我的選擇因為他們知道在他們的長久熏陶下我也不會選文科,當時整個周圍人對于“文科無用論”、“文科都是不聰明的人才會去學的”、“文科不就是死記硬背的東西”等等周遭輿論導向也讓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大家公認的聰明孩子會去讀的理科,這是其二;
三是我自己的興趣所在,不知我有沒有和你提過,我從初中接觸元素周期表開始就覺得這個世界很奇妙,而我很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奇妙,我喜歡那些實驗,甚至喜歡去研究那些看不見的力、電等等,我喜歡這些所以我選擇去學這些就很輕松,這是其三。
現在我說的頭頭是道,但其實當時的我才13歲啊,比你現在還要小,其實當時也是懵的,記得周一老班說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周五過來確認,我忘了,周五才想起來,組長問我的時候我說還沒想好,班主任說今天一定要定下來了,我就說那就先填理科吧,我當時還問要是過幾天后悔了回頭還能改嗎,我們班主任都被我氣笑了…
但是當時其實心里是堅定的,就好像心里面有個聲音在說理科理科理科啊…
其實兜兜轉轉,最后從事的工作居然是在偏文科的司法部門,雖然覺得仿佛理科的東西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沒怎么用上,但是我還是很開心我當初的選擇,就像有人問我說你大學本科學了五年的專業(小姨讀的城市規劃專業是五年制的)和現在的工作一點都沒關系你會后悔嗎?我們現在甚至工作了之后還要去自考一個法律相關的本科學歷才能轉正,聽起來要是我回答“好后悔當初要是學文科大學去讀法律好了呀”才比較正常,但是其實我從來都沒有后悔過…
我現在可以很牛逼的說我們單位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懂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畢竟五年的科班出身已經給其他社會上的人筑起了高高的壁壘他們想學或者花心思去學也不可能比我用最青春活力的五年時間心無旁騖的去學過來的扎實,我也可以很牛逼的說我們以前的大學同學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熟知法律相關的東西,畢竟這關系到我的職業生涯以及工資考核我有多認真地去學加上我在司法基層一線的工作實踐是那些只是對法律感興趣的他們沒法比的,也就是說,我是司法系統朋友圈里最懂建筑的,也是建筑朋友圈里最懂法律的,我就覺得自己這樣很酷啊…而且,對于設計,那是我在高三填志愿的時候的理想啊,所以五年的大學時光雖然比高三復讀還要苦但是我過得開心呀;而現在選擇了一份司法警察的工作,是一方面考慮工作穩定工資高一方面警察也是我小時候的夢想啊,所以哪怕現在我要像個沒讀過大學的人一樣去自考一個本科,哪怕現在的我工作中很多都不懂自己也著急,但是這份工作我樂在其中呀…我追求我的夢想,后悔什么!
哎呀呀呀,一說起自己的故事就停不下來,也不知道說了這么多你有沒有聽進去一點…
那我們跳出來不談我的經歷,我們認真聊一聊關于你這次的文理分科,你媽的意思我大概理解為你很想讀文科,或者說你志在文科,而恰巧可能你媽也是被社會上的“文科無用論”引導著,很希望你可以學理科,對吧?
但是你應該慶幸,或者說覺得高興,因為正如我所說她很希望你去讀理科,但是她并沒有要求你,或者說的嚴重點,甚至逼迫你一定要去讀理科,她跟我說的是能不能幫忙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她分析分析文科和理科的優劣,甚至,我在她的語氣里讀出來她希望我告訴她其實文科也很好也不比理科差,她很希望我可以說服她,說服她放棄更想要你去讀理科的偏見,為什么呢,因為她的兒子,她寵愛的兒子喜歡這個…
我們再談談我多次提到的“文科無用論”,何謂“無用”呢?就像你媽媽問我的,學了文科以后考大學專業選擇好選的嗎?大學畢業找工作好找的嗎?換句直白的話說讀了文科以后掙錢好掙的嗎?讀了文科可以讓她的兒子在她不能照顧他之后有能力自己更好的生活嗎?
而其實,這些有用對于現在青春期的你來說根本一點都不在乎,你可以以后饅頭就咸菜的和旁人引經據典談古論今自在逍遙,你覺得生活自己開心就好,你不在乎以后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這些所謂的“經濟效益”,但是你的媽媽在你現在剛剛高一就開始擔心你是否會買不起房買不起車,是否會穿著淘寶貨擠公交去做每個月勉強能糊口的工作…
所以哪怕我現在坐在你媽媽的面前,告訴她,文學、藝術、哲學能讓你看清社會權力的運作,不再受人擺布而不自知,能夠消解你的焦慮和困惑,能夠促進你智識和德性的發展,能夠增強你的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power,讓你成為更自由、更理性、精神更強健的存在,過上一種更好的生活—— 也并沒有用。
因為她在聽到這些話的第一剎那就會感覺它們不切實際。不管她聽著多受觸動,她的內心深處總會有一個聲音在問:“但是它有什么用呢?它能讓我的兒子以后更有錢么?它能改善我兒子長大后的生活么?”
所以其實現在我可以表明我的態度了,如果說你也可以像我上面一樣一二三點的講給你的媽媽聽,如果你真的如我所想的那樣志在人文科學,而不是我們常顧慮的你因為三五好友學了文科你也要去,甚至是為了某個老師某個女同學,那么,小姨很支持你去學你喜歡的感興趣的…
因為自己不感興趣的學起來真的很痛苦呀,比如現在我就在逼著自己去喜歡那些條條框框的法律條文啊…唉…
至于所謂的“文科無用論”,我可以用復旦大學的教學目標來駁斥回去——我們常說復旦有多牛逼多牛逼,而他們的老師的教學目標其實很簡單,希望自己的學生接受復旦的教育畢業之后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這里的無用就是“無功利之用”,如果你現在十五歲的年紀就要開始萬事做功利的考慮想來到也多少有點惋惜…
或者通俗一點說,我記得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歷史系教授陳春聲這樣說過:對于人文學科的“有用性”,我想打一個比方:一個家里最有用的地方是廁所,其次是廚房。家里最沒用的東西,數來數去可以說是墻上掛著的那幅齊白石畫的蝦。但是家里有客人來了,你會帶他去參觀廚房和廁所嗎?我想,大家坐在客廳評頭論足討論得最起勁的,恐怕還是齊白石畫的蝦。這就是人文學科。
我可以這樣說,這個社會覺得文科無用是因為這個社會病了,一種一切向錢看的病,而我不希望你才剛剛長大就要也變得病態,也忘記自己想要什么,年紀輕輕就要以病態的姿態去迎合這個病了的社會…
當然,如果你自己其實也沒有什么想法,那就還是像我一樣分析一下自己的利弊吧,畢竟現在目前最重要的是考大學,選擇一個自己的成績和能力更容易考上大學的科才更重要啊,反正讀了大學之后又不分什么文理的,那個時候你已經成年了就更能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了,因為你已經有能力去擔當自己做出的選擇了呀…
最后,小姨還是希望你能努力學習哦,至少不要辜負愛你的人對你的期望和為你的付出呀,我們生而為人,就是要有這樣的責任感才行,更何況你還是男子漢呢~
還有一句題外話,是小姨整個高中三年唯一的經驗之談了,就是不宜妄自菲薄,你要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比你能想象的最好的還要好的多的,那么其實你做到最好的也就不那么費力了~
加油哦,看好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姨
? ? ? ? ? ? ? ? ? ? ? ? ? ? ? 于丁酉年十一月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