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兩天熬夜把之前一直想看的《我在未來等你》看完了,臉都凍傷了。可能是全書淚點太多的原因。大學真正崇拜的人不多,劉同算是喜歡最久的一個吧,從最開始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到最近的《我在未來等你》。之前喜歡一些明星都是間歇性的,一段時間就忘記。但同哥的書,大學四年,一年看一本,貫穿了我的大學時光!我在想為什么自己一直喜歡這個作家呢?
? ? ? 可能是因為你比較真實吧,你的書很多都是比較真實的生活體驗,讓我常常覺得這就是生活中的某某。不管是青茫中你曾提到那個唱片店的賣磁帶的小姑娘還是自己賣豆芽的老鐵,這些不起眼的角色恰恰最接近我的生活。看《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時,我讀大二,那時候真的很有共鳴啊,(可能是那時候找不到男朋友的關系>-<)。總之,當身邊的人都催著找對象時,是你堅定的告訴我,要遵從內心,F(xiàn)ollow my heart,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 ?最近的《我在未來等你》,人設其實很簡單,郝回歸,劉大志,陳小武,微笑,叮當,陳桐。大約講的就是19年后的郝回歸回到1998年和17歲的自己(劉大志)相遇了,成了劉大志的班主任,其實很多人會有懷舊傷,想當年,但很少有人能如此清晰的刻畫當年的自己。從這里我覺得作者應該是個很念舊的人。一開始郝回歸把自己現(xiàn)在的失敗歸咎于當年不努力的自己,但當自己回到17歲的自己身邊時,并沒有覺得自己當年有多不堪,這讓我想到,作者不僅僅想傳遞念舊的觀點,而是,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由自己當前的行為所決定的,也和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看法有關,不能一味的把責任推卸給年少無知,這個鍋劉大志不背。
? ? ? ? 年少時,女生們都喜歡"陳桐"那樣的男生,男生們則都喜歡像“微笑”一樣的女生,在這本小說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叮當,她和劉大志一個班,但是卻很嫌棄劉大志。我也和我的哥哥一個班,我也喜歡班里的那個“陳桐”,也同樣有個成績不好但對我很好的陳小武。說起來真的好笑。連我的哥哥“劉大志”喜歡的那個“微笑”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偶爾會嫉妒她長得好看,成績好,招老師喜歡。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真的很美好,美好到我忘記了現(xiàn)實發(fā)展的路徑。小說中,劉大志憑借高三的努力考上了一個還不錯的大學,我生活中的劉大志沒考上大學去當兵了,現(xiàn)在在給老板開車,說不上多好,過自己的日子是沒有問題的;陳小武靠賣豆芽在小城站穩(wěn)了腳跟,有了自己的產(chǎn)業(yè)。我生活中的陳小武讀完了高中還讀了個專科,但依然在為自己的生活奔波著;書里的陳桐成為了工商局副局長,我認識的陳桐在一個國企里面拿著不錯的津貼做著重復的工作。而叮當,當年高考沒考上,復讀了一年,上了的個一般的大學。現(xiàn)在還沒有大學畢業(yè),也依舊在為未來迷茫著。而最戲劇性的應該屬于微笑了,小說中微笑出國念書工作了,而我認識的微笑,因為家庭的原因,高中畢業(yè)后就輟學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一歲孩子的媽媽。我是看到162頁的時候才想到自己的,現(xiàn)實中的生活太殘酷,只能在書中尋找慰藉。現(xiàn)實中我們5個依舊是5個獨立的支點,曾經(jīng)可是那么好的同學啊,如今卻變得那么陌生,特別是我看見陳小武剛輟學后和劉大志他們的疏離,讓我想起了我面對當年的微笑時,她的那種距離感,也有我的哥哥“劉大志”看見陳桐時候的局促。
? ? ? ? ?小說的結局真的好美,作者是為了了卻自己的遺憾而設置的嗎?我生活中的“劉大志”在“微笑出嫁”前一天打電話祝微笑幸福,然后把她的所有聯(lián)系方式都刪除了。我認識的劉小武也不再喜歡當初的叮當,叮當也快要忘記"陳桐"的樣子了,書中說的喜歡愛欣賞我好像確實沒太搞明白!劉大志夸叮當聰明,其實我覺得小說中的叮當確實聰明,現(xiàn)實中我就沒有那種覺悟,堅定的喜歡陳桐,但是結局是沒等到陳桐,連陳小武都丟了,想想真是可惜。
? ? ?生活還在繼續(xù),今年我才是23歲的叮當,而37歲叮當會怎樣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呢,這些人又會變成什么樣呢,只能等著時光來打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