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云南、青海、四川同時發(fā)生多次地震,各地消防對于前往震區(qū)展開援助。
各大網(wǎng)絡平臺資訊更新特別及時,網(wǎng)友們都送去對震區(qū)災民的平安祈禱,然后評論區(qū)有很多人疑問,為什么地震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夏天?
回看歷史幾次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再來看今天2021年5月21日,確實時間以夏季為主。
這是因為夏天地面溫度升高,地下溫度也隨之升高,地下活動增強。
每一次地震后,中國人民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抗震,當日子回歸平靜以后,我們要居安思危珍惜和平健康的生活,同時也應該掌握科學避震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第一:地震前(有預感或輕微震撼)
①在地震中可能會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書架、櫥柜、相框或鏡子,或是定制的組合柜,可能發(fā)生移動、松動的、扯壞的煤氣管道或電線物品、盆栽植物,可能壓垮無支撐的房頂并崩塌的石制煙囪,應當設法固定。
②把安置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以防止家具物品震時傾倒或墜落。
③易燃、易爆物品,應儲存于車庫或是室外儲物室中(而不是室內),以防止火災等次生災害的發(fā)生。
第二:地震發(fā)生時
①地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是在高樓里,跑出來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發(fā)現(xiàn)預警現(xiàn)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②室內房屋在震后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易于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有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家具附近;內墻(特別是承重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可以選擇最近的地方進行躲避。
③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外墻邊、窗戶旁則是室內最不利于避震的場所,要盡量遠離。
第三: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勢
①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
②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
③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④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第四:震后心理建設
①首先要改變錯誤的認知。很多災民在失去親人后都會十分內疚(家人死了,自己卻活著)。此時要讓患者了解到:在地震如此緊急的災難面前,所有人都不可能做得令人滿意,你已經(jīng)盡己所能。
②其次要尋求支持。每個人都有三大支持系統(tǒng),即家庭、單位和社會。在心理治療時,不可低估求助者親屬、同事和社會慈善機構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要充分運用這些資源,幫助求助者戰(zhàn)勝困難。
③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適當?shù)乃幬锟梢暂^快地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恐懼、失眠等癥狀,便于心理治療的開展和奏效。
分享這篇文章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掌握科學的自救防護,把萬一中的災難損失降到最小。五十六民族同唱一首歌,一起祈禱震區(qū)同胞平安健康。
本周主題作文#避震小妙招【齊帆齊微課第79篇,字數(shù)1208,共累積125085字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