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時候,機會擺在面前,你卻怎么也抓不住, 為什么?
在當今的職場,沒有一項核心競爭力,很容易被淘汰,所謂的鐵飯碗,已經漸漸銹跡斑斑,自己嬌小的身軀在掙扎,渴望有一碗“好湯”能夠強身健體,然后逆勢而上。當有人端上一碗熬制的上好湯的時候,你才發現手中勺子的漏洞。
勺子的漏洞1:沒有行動力
作為中文系畢業的我,向來對自己的文字把控能力有一定的自信。但在工作中,我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無法逾越的小區域,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自己的文字不能有效表達,就喪失了側面生長的可能。
我關注Spenser已經好一段時間,每每被他的文風和輸出能力所折服,這是一個我學習的榜樣。
機會終于來臨。
Spenser開啟了他的第一期寫作課,題目《不會寫作的你正在失去職場的競爭力》把我嚇壞了。我從他籌備課程到后來宣布戰績,一直都在關注。那個購買鏈接,我點開了好幾次,也沒有付款:不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是我告訴自己,等等看,等等看。
因為缺乏行動力,我錯過了這次機會。
幸好,三個月后,Spenser第二期課程開啟了,《寫作,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自我投資》。我毫不猶豫報名了。有了果敢行動,才可能有好的結果。
在2班的交流群中,我發現好多同學仍是缺乏行動力:上完一次課了,還沒有注冊公眾號;三天了,還沒有交過一次作業……下午四點半時,班長說今日作業已經突破50,創3日高峰。實際上,455的人班級,作業量才九分之一。很顯然,這樣已經落后。
微信公眾號獲得原創和留言功能的條件之一就是更新頻率,沒有行動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結果可以預料。
其實,2班的班委們已經給大家樹立了很棒的榜樣:每天準時出現在群里收作業,發布優秀作品;自己還寫文章,不斷精進……一個班委在第一次課結束后,寫到凌晨,立馬出了一篇關于課程的快稿。行動力爆棚。
別人說得再好,你不行動,永遠都在原地。
有的班級已經祭出了要“謀殺”二期學員的口號,怎么坐以待斃。
所以,不論現在什么情況,只要你想做,趕緊行動起來,補上“沒有行動力”這個漏洞,才能喝到機會這碗湯。
勺子的漏洞2:缺乏學習力
有行動是不夠的,還要善于學習,培養自己的學習力。
學什么?學你能接觸到的人的所有優點。亦步亦趨只能畫虎類犬,永遠處在低段位。
還是說這次寫作課程。每天班委們都會將前一天的優秀作業進行展示并對優缺點進行點評,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學習的時候。
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學去琢磨優秀作業的優點,但那里是一個富礦。班委都已經將核心內容提煉出來了,張嘴就好,為什么不吃?
我在工作中,有時候會刻意把別的同事做的好的項目記錄下來,羅列他們的優勢所在,必要的時候向他們當面請教。
效果很明顯。當我在做類似的項目時,整個過程就順暢了很多,項目的結果也比預期的更好。
善于學習,培養自己的學習力,才能集眾家之所長,成就優秀的自己。
Spenser在第一次講課中談到一個網站叫“新榜”,里面有很多好文,從題目都架構,都能學到很多。
同學們,你們去關注和學習了嗎?
所以,在行動中要觀察這個世界,學會“拿來主義”,補上“缺乏學習力”這個漏洞,才能喝到更多的湯。
勺子的漏洞3:不懂創造力
創造決定品質。
我剛工作的時候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改造一本基本廢了的雜志。我翻閱了數十本類似雜志,查看了十幾個相關網站,經過2個月的思量和反復修改,然后推出了第一期。在后續的辦刊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吸收新的內容不斷創造新的面貌。
效果不錯,得到多方肯定。
我還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如何改造現有工作流程,以便能更好地促進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Spenser的課程中,講了很多例子,非常開闊思維。但我們不能一味模仿學習,還需要創造使用。
我看了一些同學的作品,有的非常有創造力,角度和思路都獨具一格。《如何死命跟Spenser搶飯碗?》這個題目我覺得就有創造力。
有的人不懂創造力,更談不上有創造力。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
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文章和三流文章的分水嶺。
跟著Spenser學,學的不僅是他過往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不斷創新的思維。這才是Spenser做好新媒體的核心。
當然,具有創造力并不容易,需要一個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突破。行動力+學習力構成創造力的基礎條件。
獲得創造力至少具有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踏實的干勁。什么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做牢基礎。
二是廣博的知識。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都需要深厚的知識來背書。
三是完整的體系。有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才能形成自我的風格,創新的鋒芒才能展露出來。
所以,要鍛造出優秀的自己,補上“創造力”這個漏洞必不可少。雖然不易,卻是前行中非經歷不可的痛苦并蛻變的過程,然后就能喝上高品質的“湯”。
我熬制了一碗上好的湯,你拿著勺子還有漏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