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生于幕末忍藩(現埼玉縣行田市)。
明治十五年只身留學波士頓,學習珂羅版印刷術和干版制造法。回國后作為專業攝影師活躍于寫真舞臺,有諸多反映名勝古跡、民俗、文物、戰爭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出版物大型影集《日清·日俄戰爭》、《明治天皇的葬禮》、《清國皇城寫真帖》等。其中記錄與中國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內容有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俄戰爭等。記錄這些風情、建筑、事件、戰爭場面的照片,已經成為我們研究近現代史不可或缺的珍貴影像資料。
1900年(光緒庚子年),英、法、美、意、日、俄、德、奧八國聯軍攻占北京,一些外國攝影師隨即前往中國進行拍攝活動,日本攝影師小川一真便是其中一員。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因在日本攝影界業績斐然而聞名遐邇的小川一真,隨同建筑工程師伊東忠太、助手土屋純一、奧山恒五郎到北京考察,拍攝了北京市貌、紫禁城及其他一些宮殿樓閣的建筑照片。至今,我們還未發現比小川一真更早的、由外國人系統完整拍攝紫禁城的影像資料。堪稱首次真實地記錄了皇城原貌,其巨大的價值及難能可貴既在于此。
1.1901年,北京,紫禁城神武門。紫禁城北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
2.1901年,北京,自景山頂向北鳥瞰。景山公園地處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占地32.3公頃,原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高聳峻拔,樹木蓊郁,風光壯麗,為北京城內登高遠眺,觀覽全城景致的最佳之處。
3.1901年,北京,中南海紫光閣。中海西側,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初為明武宗朱厚燳跑馬箭射之地,名曰平臺。到了清朝,紫光閣做為皇帝殿試武進士和檢閱侍衛大臣較射之所。
4.1901年,北京,紫禁城文淵閣。文淵閣位于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后原為明代圣濟殿舊址,是清宮中最大的皇家藏書樓。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四十一年建成。乾隆四十七年春,第一部《四庫全書》告成,收藏于此。
5.1901年,北京,朝陽門外護城河。
6.1901年,北京,北海萬佛樓。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此處淪為日軍司令部,樓中金佛盡被掠奪,后此處漸荒廢。1965年,因破舊不堪,當時財力匱乏,且又不被重視,而被當作危房拆除。
7.1901年,北京,北海永安寺。瓊華島是北海中的一座圓形山島,從十一世紀起這里就成為皇家苑園。公元1651年清代在前殿廢殿的基址上建起了一座藏式白色喇嘛塔,并在塔前建寺,從此,瓊島又名白塔山,亦名白塔寺,公元1743年重修后,更名永安寺。
8.1901年,北京,大高玄殿。大高玄殿位于北京皇城之內,北海公園之東,景山之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大高玄殿臨街大門是并排的三座門,此地又俗稱“三座門”。
9.1901年,北京,御花園千秋亭。千秋亭位于北京御花園內澄瑞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