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北宸一塊聽聽寫作課·我動筆寫作的理由

我動筆寫作的理由應該是:由于成長和閱歷的緣故,發覺了寫作本質是“自性”而非“眾性”。

從小兒接受的觀念,就是“文以載道”,它似乎總得傳遞一種價值、弘揚一種理念。這個帽子太大了,以至于我很多年都沒寫。后來漸漸發現,文章寫作其實沒這么沉重的闊大意義,它無非是人生于世的一種印記而已,寫英雄烈士也是寫,寫一日三餐也是寫,對于寫的人來說,沒什么高下之分,傷春悲秋、嬉笑怒罵、冷靜理智……,都不過是個人生活在世上的痕跡發散。

所以我開始下筆成文,我寫自己世界里的天晴和雨天,記錄每一個注定會在后來被忘記的當下,是記錄也是消遣。然而隨著歲月流逝,我的寫作動機變了。

因時勢變化,我如許多人們那樣,將文章作為夢想的載體,也漸漸發覺寫文章遠非隨意,它和任何需要經歷時間磨洗和熬煉的技巧一樣,是需要匠心匠藝的手藝活,需要方法論的打磨和日夜間有意識的積累,并不輕松。

可是我熱愛閱讀,閱讀久了就想自己下筆成文,而且寫作時間久了,它已成為“不輕松”三個字不能輕易擊退的我的生活日常。

今天碎片閱讀,看見了一段文字:真正混沌無求的時候,人可以隨心所欲,但一旦你有了想做的事,就有了痛點和軟肋,人一旦有了夢想,就會成為上帝的人質。

我和很多人一樣,因為寫作成為了上帝的人質。因為這特殊的人質身份,我才有機會成為老師寫作訓練營的一員。今天聽完老師的課,感受最深的兩點是:要有讀者意識,要有清晰的目標受眾。

我看到群里很多人都在發文發聲乃至發紅包,希望得到關注,可是,在眾聲喧囂的年代,要如何避免在寫作的道路上再一次隨大流,成功在文章中呈現自己的“自性”,吸引同類呢?

像老師說的,我們需要的其實不是光顧著自己發聲,而是表達出目標受眾所希望看到的意義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