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5月31日,在調整了無數次呼吸后,人生中第一次,我向領導提出了辭職申請,并表達想轉行廣告行業(yè)的意愿。看見經理臉上訝異的表情時,覺得有些抱歉,又有些輕松。本以為自此我只需坐等交接,不出一個月便可離開公司,但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個多月,3位領導與我的談話,重塑了我對于離職的觀念,開啟了我的平行軌道。
我的直屬領導是一位大氣的女生,在得知我的想法后,雖然有過訝異,但隨之表示理解,相對機械行業(yè),女生確實更偏向于貼近生活的行業(yè)。年輕時能去嘗試不同的職業(yè),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也是一個好方式。隨后她用親身經歷談及了對于目前這個崗位及其圈子的看法,在表達了對我工作的認可后,也歡迎我嘗試過后的回歸。
在提出離職的第二天,大領導A就找我進行了談話。BossA是我曾經部門的負責人,雖然覺得不懂年輕人的想法,卻說了這么一句話,“當初我就是認為你無論做什么都會做得很好,才讓你轉去了XX部”。每當自己感到沮喪時,想起B(yǎng)oss的這句話都讓我充滿力量,覺得不能辜負了他的信任。
與以上兩位領導的談話都讓我充滿勇氣和干勁,而BossB卻直接將我邁出去的一只腳給拉了回來。
BossB是我目前部門的大領導,有著成功人士標準版本的跨界轉行經歷,前兩份工作都是在業(yè)內名列前茅的大公司。談話時,他用自己的轉行經歷特別真誠的給了我一些換工作的建議,讓我邊工作邊面試,更加從容、平穩(wěn)的切換職場跑道。同時指出,目前的工作部門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方向,希望我未來在找工作的時,也可以考慮其他行業(yè)的相同部門,以便更快的適應。除此之外,還提供給我更多向外走出去見識其他公司的機會。
沒有敷衍的對待下屬的離職,而是站在個人的角度真誠的溝通,這是讓我最為感動的一點。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遇到這樣的好領導,我萬分清楚也珍惜Boss們的關心以及提供的機會,于是我接受建議放緩了離職的步伐,更理智的面對轉行。
(2)
今年7月,又有一群大學畢業(yè)生來到公司,看到他們快樂、稚嫩的面龐,忽的想起兩年前我大學畢業(yè)時的情形。2014年,我和100多名畢業(yè)生浩浩湯湯的進入了現在的公司,每個人對于新生活都有著無比的憧憬,集體培訓的兩周,喧囂了整個公司,好不熱鬧。前兩周公司召集2014、2015年的畢業(yè)生回訪,曾經廣東地區(qū)50、60名畢業(yè)生,留到現在的,不足20人。
和朋友聊天時玩笑著說到,曾經的小伙伴們,響應公司轉型升級的號召,在公司轉型成功前,紛紛從傳統(tǒng)企業(yè)離職轉入了其他行業(yè),實現了自身的轉型。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這兩年目睹曾經的朋友們陸續(xù)離去,內心總是會有一種物是人非之感。所幸大家在各自的新行業(yè)都有所收獲和成長,而留下來的我,也慢慢找尋到了自己的路,踏上了艱難卻也堅定的征途。
為什么說這是一段艱難的征途?在這段期間,艱難的其實并不是轉入新行業(yè)前的準備,相反的,有目標的生活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積極情緒,真正難的是不被家人理解與支持。
雖然家人們鼓勵我和業(yè)內前輩交流,但在溝通后,準備進一步采取行動時,卻遭到了家人們的集體反對。他們滿以為了解了廣告行業(yè)的加班狀況及入行起薪后,我會打退堂鼓,卻沒想到我會義無反顧的想要投身進入。我非常能理解他們的考慮,作為家人無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擁有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有可見的發(fā)展通道,可觀的薪水。他們無法理解孩子為什么要放棄兩年的積累轉入一個新行業(yè),從準時上下班有“錢途”變成加班多工資少,不理解女生為什么要讓自己那么辛苦。
為什么呢?我也曾經問過自己。
2015年至2016年,我開始接觸許多社群,并參與各社群線上、線下的活動,鏈接到了很多小伙伴。在這些活動中,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見識了更多精彩的人生,了解了更為豐富的職業(yè)。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更喜歡文化創(chuàng)意方面的工作,并強烈希望自己的興趣和工作能夠結合在一起,給我?guī)沓删透幸约俺砷L,相對于未來十年可見的重復人生,我樂于去嘗試更加豐富的生活,即便結果未可知。
在內心做了決定后,我借助新精英的職業(yè)規(guī)劃服務,用專業(yè)的評估,結合自身性格,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心意,確定了想要進入的領域—廣告行業(yè)。我開始報名參加Rita的自由寫作空間、Susan的邏輯思維課程,開始購買大量廣告行業(yè)的書籍、約見業(yè)內行家,去了解廣告行業(yè)、做好心理準備并不斷學習。
所以,現在的我還在運行著自己的雙軌道,用行動去說服家人,用學習來充實自己,用書寫轉行的心路歷程來記錄自己的成長,內心煎熬卻也堅定的向前邁進著,希望今年最終能夠完成轉型,投身心儀的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