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約奧運會各項比賽如火如荼進行著的時候,在國人為中國健兒們拿到金牌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有那么一篇文章,準確地說應該是一篇報道,引起了我的十分注意。
這篇報道報道的是一種情誼,劉國梁與孔令輝的情誼,圖文并茂,語言簡潔,十分具有說服力。我可以看到這篇報道背后,兩個人的堅持,對中國乒乓球事業幾十年的堅持,對從對手到戰友到同好的情誼的堅持。
從一起青春羞澀到一起慢慢變胖,從一起征戰奧運賽場到一起指導奧運賽場,有一種情誼叫做劉國梁與孔令輝,這多少有點煽情,但在真實的情誼面前,這樣的煽情是可以讓人接受的。情誼的堅決與永恒,是時光的慢慢累積,越到后來越有真味。
如果還有一種述說可以證明奧運會除了精神之外另有什么可以媲美,那就是情誼,是人與人之間很樸素的一種情感連接。這種連接在某時某刻顯得很了不起,就像劉國梁與孔令輝之間,在奧運會這樣的為國爭光的賽場上建立的情誼,歷久彌堅,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具有強大的力量。
這種力量,我相信是傳承的,不僅在劉國梁和孔令輝之間,而且在整個中國乒乓球隊的隊員之間都在傳承。所以,當我們看到馬龍與丁寧在里約奧運會上雙雙成就個人大滿貫的時候,這種力量的牽引與爆發才那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與尊重。
劉國梁與孔令輝之間的情誼,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這種高度并非常人所能及。但是不能及的是他們特殊的經歷,能達到的是如他們一樣的對對方保持的一份真與一份純,我以為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至于能不能夠做得好則另當別論。
如果將情誼比作一首小船,按照當下最流行的詞語來說,這首小船可能說翻就翻。情誼在人與人之間是存在風險的,并非一帆風順。如果沒有一定的歷經,沒有共同的價值認知,不能保持彼此間足夠的坦誠與尊重,這首情誼的小船真的是說翻就要翻掉的。
記得當年蔡振華退位,中國乒聯在決定誰來擔當中國乒乓球國家隊總教練這一職位時,花了很多心思。劉國梁與孔令輝這兩位傲嬌世界乒壇的雙子星,在當時選誰都應該沒有問題,但就是這樣一個“選角”的過程,令兩位兄弟都十分糾集,情誼在那個時候顯得不足分量。直到最后時刻,在一堆的“理由”面前,在一堆的“謙虛”表白過后,才讓兩人終于回到了做兄弟的原位。情誼才又見證了閃亮的光芒。
人性中總藏著美與不美,情誼之中總藏著定與不定。我們所能感知的是看到這篇報道劉國梁與孔令輝情誼的文章折射的人性的美,我們也能領略他們兄弟之間珍藏的一起變老變胖的情誼。我們能夠確定這種感知與領略,已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我倒是真心地希望,這種情誼的光亮,散發人性幽美的情誼的光亮,能夠在奧運賽場上更多的閃光。讓奧運精神能夠展現更多人性的美,真情真誼的美,給在這個世界的人們帶去無限的磅礴力量。(注:文中圖片均來自《有一種情誼,叫做劉國梁與孔令輝》一文。)
所以,在這種“情誼”的影響下,我將一篇關于《情誼的論調》的舊作攤開,重又憶及過往與現在的種種人事交往,對情誼暢敘一番,也不枉自己的真心對待。不念曾經,只爭朝夕,因為我看到太陽升起來了又落下去了,太陽的光輝縱然熾熱,也抵擋不住風雨陰霾的來臨。情誼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只要你信。
當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已經注定創造了某種割不斷的緣分。而最能夠感受到的,就是彼此那份深藏的情誼。情誼,我愿意將它描述為一件有趣而玄妙的事,值得探究期中的奧秘。
1.
我時常與人說,人如果失去了做人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作為人所擁有的獨特的情,那么人將如行尸走肉,人將不人。話雖然說得有些過了分,卻道出了人立世、過活的根本。在這個有些被世俗化了的時代,事事都有些庸俗化、表面化、戲劇化,我們真的需要建構一下彼此新的關系,問一問你還能感受到什么?堅持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人是矛盾著的、對立著的統一體。在情感中,人會表現出特別矛盾而統一的一面,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是人與人處理事情的一種獨特創造,所以人總為莫名的情緒左右,患得患失,猶猶豫豫,不知所終。尤其人在經歷得失,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這考驗的不是人的得到與失去,而是作為人的堅持與根本。
在人生這場短暫的旅途中,我愿意相信,精彩與光彩都是自己續寫的奇跡,不要怕失去,不要怕被失去,抓住了人的根本,也就能夠坦然走向神與魔交織的境地,克服魔心,塑造神心,將人最高貴的意志推向前進。
2.
在情誼的履歷表中,當我們在填寫真的東西的時候,總顯得有些不自然,這或許是情誼發展的某種規律,總充滿神秘。
這就好比一種隱秘的自然力量,會在大雨傾盆的風雨過后閃現出來,只到現在用高新技術將這種力量捕捉展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大雨中的閃電,真的包藏了宇宙的無窮能量,強大到令人驚異,而這種現象在風雨中是那樣的司空見慣,我們處在這種力量的包圍中,或許還被這種力量塑造著。幸運的是,我們發現了這種力量,或許終將有一天擁有并超越這種力量。
因而,真的東西總被表象的東西包藏著,真的情誼總被表象的情誼遮掩著。當我們被表象所迷惑的時候,真的東西未見得就不存在。當我們懷疑情誼還不夠好或者有點假的時候,真實的情誼其實就在那里。人總會有那樣的自然的和不自然的表現,總在明朗的時候顯得陰陰暗暗,總在出來的時候躲躲藏藏,總在真真的時候來一番虛情假意。
這好像是在作踐自己,這好像又是在戲弄對你具有情誼的人。這些在真實的情誼面前都無關緊要。在情誼面前,不是每一種變化你都能夠左右,也不是每一個發現你都能深入其中。你可以做到的就是你能夠做到的,你沒有愧對自己,更沒有辜負別人。如果你還有余力,將情誼發揚光大,用情誼連接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系,那么你已經站在大多數人都無法企及的的高度,你該為此感到高興。
情和誼好比人手的兩面,是陰與陽的兩極。人的手攤開向上,展現的是正的陽的面,翻過去就是反的陰的面,正的面與反的面都在自己手中很容易把握,但如果脫離了人的手,你還能把握這種容易的變化嗎?
3.
正如中國人正與反的道理說了千千遍,也不見得全然正確的或者不正確的,因為中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認準的正與反的道理。講道理是講不清的,講道理也許是在浪費時間。
為此,我可以舉個例子,一位西方人遇到一位中國人,他或許會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中國人硬是要與西方人講道理,講他認為正確的道理,西方人聽得云里霧里,試圖作出回應,講出讓中國人滿意的道理,最后發現自己講的道理在中國人那里不是道理,講不清道理又不得不講道理,怎么辦?西方人只得選擇動手講道理,西方人認為動手打得贏就為自己找到了道理,也就講清了道理,并將道理的權威掌握在自己手里。由此,“正反易手,全在自己。”便全然清晰了。
這實在是一個共通的道理,如人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只要有人的世界,從來都不曾平靜,不會平靜,也難以平靜。要平靜下來,只有將我們的世界推置到更遙遠的空間而外,用未來的眼光來看自己,我們所能看到的便是太陽,太陽之外是銀河,銀河之外是宇宙,宇宙之外是物質,物質之外是黑洞,黑洞之外是一切的吞噬,然后是爆炸、誕生、孕育……
人在這個物質的宇宙的生命體中顯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卻幸運的成為或許是宇宙中唯一擁有思考與見識的高等智慧生命體,在不斷的認知中發現自己,改造自己,超越自己。我們可以大膽地認為,隨著人類認知與技術的進步,我們終將有一天將被自己所改造與超越,而不是被所謂的外星人征服與毀滅。
我們要真的能夠理解這種認知改造的宿命,終究都要回到人的初始與本真,只有回歸到人的本真與初始,你才能純粹地考慮自己的存在,才能不被自己所創造了的這個渺小的世界所左右,從而擁有獨立、繁華、絕倫的偉大精神。
情誼不是在講道理,情誼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十分渺小的一種存在。這種渺小有時候很偉大,因為它貼近著人的真,考驗了人作為人在交往聯系中最初的東西。
4.
在人與人相處交往中,中國人情誼的集中展現便是許多倫理道德綱常的歸納與總結,處下為上,居右為尊,不爭是爭,不戰而勝,謙受益、滿遭損……如果你遵循著這樣的道德情操,在生活中可能是要遇到麻煩與困惑的,掙脫這樣的困境,也只有當你不再處處爭勝好強、時時又不再處在下風的時候,或許才能從簡單的語言桎梏中掙脫釋放出來,領略繁復、精妙甚至有些令人糾集的真實處境。
我似乎更愿意理解,中國人相信的情誼,或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作為;或是一種姿態,而不是一種方向;或是一種學問,而不是一種原則。我更愿意相信,我們需要的真的情誼,是一種氣度,一種操守,一種智慧,一種能量,一種根本……人唯有從情感上堅持并站立其中,你才能真我不枉、灑脫獨立。
情和誼,是不可分離的,因為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也會風云突變,從而攪亂人的心,而只要你的心是堅持的,堅守的,堅定的,那么請相信自己,你始終擁有那么一份真實存在,你要時時拿出來展示一下自己的真,時時包容下最可包容的善,時時釋放下那普照的美。像在那青藏高原上赤身奔跑,你要有勇氣舒展開雙臂,挑戰刀割的風,冰霜的雨,刺透的冷,穿越那片充滿未知的領地,覺察身體與心靈的一切動機,拋卻痛苦,拋卻自己,融進自然的懷抱里。
在這個晴朗的夜晚,有人蟄伏,有人難眠,有人歡喜,有人追悔,有人奔放,有人祈禱,有人歌唱,有人沉醉,有人清醒,有人沉淪,有人虛空,有人游離,有人苦中作樂,有人樂中作苦,有人翻越悲喜兩重山,有人穿越冷暖北領地,有人的地方就該留有人的精神、氣度和風骨,情不變其中,誼萬世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