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記錄
共讀時間:20170802 早5:55-6:10
共讀主題:第二章分析閱讀
共讀主要內容:
- 老大重申了自己讀書的標準:結構化梳理+精準輸出
- 提出了幾個有疑問的地方
- 想弄清楚的問題:注意力和努力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今日收獲
【知識】
當大腦負荷過重的時候,系統2會選擇保護最重要的活動,確保最重要的活動得到所需注意力;多余的注意力則逐秒分配給其他任務。
原文:The response in mental overload is selective and precise: system2 protect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so it receives the attention it needs;"spare capacity "is allocated second by second to other tasks.
【復述】
跟家里的電表一樣,系統2的容量是有限的。
當大腦負荷過重時,注意力會被優先分配到最重要的任務中,剩余注意力則逐步分配給其他任務。
這句話說明了注意力發揮作用的原理:
一是一定時間內總量有限,越消耗越少;
二是當大腦負荷過重時,只能確保最重要的任務獲得所需的注意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注意力的不斷消耗,做事的效率會越來越低。
【與自己聯系】
這幾天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于需要腦力耗費比較多的任務上,沒有堅持按照番茄鐘的節奏來安排時間,總是做起來就不記得停下來,每次至少要1個小時以上才休息,寫總結回顧之類的任務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
雖然投入的時候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但結合以上知識,很有可能其實在任務的后半段,由于注意力的國度消耗,效率已經大大下降了。如果按照精力管理的原則,分散休息的話,完成的效率有可能比持續工作更好。
這幾天連續超負荷做事,注意力反復透支的同時,體力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日后應用】
接下來還是努力堅持嚴格遵守番茄鐘時間來執行任務,避免注意力和體力雙重透支,保護身心健康。
規律的作息遠遠不止早起晚睡那么簡單,按照一定節奏進行休息和工作的交替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今日感受
老大說他讀書的標準是結構化思考,成果是腦圖,做法是一邊看一邊想如果要自己講的話要怎么講。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訓練自己從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只有能講明白,才說明自己讀明白了。以后要向老大看齊。
今日反饋
昨天晚上寫日計劃到很晚,早上又參加了共讀活動,一共才睡了不到3個小時。今天狀態比較差,對注意力和努力關系的思考不夠深入。但本著“先完成,再完美”的理念還是先大致整理了一版出來。先做到堅持輸出吧。
今天看書的感覺是沒有對序言和第一章進行詳細深入的閱讀,讀第二章的時候有些部分理解起來不是那么容易。所以還是要找時間把前面的內容仔細看過才好。
記錄信息
【開始時間】19:58
【結束時間】20:23
【總結耗時】2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