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馮天恩覺得自己得了病。
一種名為“生日恐懼癥”的心理疾病。
她生于美麗的秋日,秋風颯爽,落葉款款而下,特別怡人舒適的光景。
可馮天恩卻十分懼怕這個秋天的來臨。因為過了這個生日,她就二十八歲了。
二十八歲意味著什么?
天恩想起她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剛進入單位時,一臉天真地問一位二十八歲的姐姐:“姐姐,你有打算什么時候結婚嗎?”
天恩并沒有意識到她的唐突和冒昧。前輩很寬和,緩緩回答她:“姐姐還沒有對象。但是,過了二十八歲就意味著剩女了,天恩可不要學姐姐。”
馮天恩那一刻才知道,原來過了二十八歲就成了剩女了。她在心里暗暗告訴自己,千萬不能成為剩女。
可都說歲月無情。天恩這才發現,歲月真的無情。因為一晃她居然馬上二十八歲了,而且,她被剩下了。
2
有一回在辦公室,天恩和幾位同事圍坐談天喝茶,幾位都是40歲開外的前輩,不僅教會了天恩很多業務知識,還教給了她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聊得好好的,突然間,前輩A激動了起來:“天恩,我告訴你,你可別學小陳,三十幾歲沒結婚,一副瀟灑自在的樣子。女人沒結婚怎么可能幸福嘛。”
前輩B也跟風:“對啊對啊,我看呀,她就是心理不正常。”
前輩C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就是啊,你可不能步了她的后塵,不結婚生子的人生就是不完整!”
前輩D一躍而起,再也按捺不住了:“三十歲,我告訴你,三十歲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
頓時間,ABCD四位前輩都站了起來,四個人的影子把天恩包裹得嚴嚴實實。她無處可逃,恨不得挖個洞把自己藏進去。
那一刻,她不能還口,也無力抵抗,只好笑著為自己打圓場,安慰她們不要激動。
天恩想起她們口中的小陳。
小陳今年三十五歲,但也許是身材嬌小的緣故,看起來也只有二十多歲的模樣。她有房有車,長得苗條漂亮,為人謙和有禮。因為一直遇不到合適的人,所以不想將就。她一直保持單身,利用業余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到處旅行,活得好不自在。
天恩又想起單位中的另一個女同事,小林。
小林比天恩還小兩歲,但大學畢業就結了婚,孩子也差不多兩歲了。從小林懷孕至今,天恩一直都是她的“垃圾桶”,小林把所有在婆家中受的委屈、懷孕的辛苦、孩子纏身的不自由、丈夫的不體貼等所有的負能量,都往天恩身上倒。天恩不厭其煩地聽她訴苦,心里也替她辛苦。
小陳三十五歲,單身大齡,生活充實,自由自在。
小林二十六歲,已經結婚生子,卻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誰的生活更幸福呢?天恩有點想不明白了。
3
焦慮的不止是天恩,還有天恩的母親。
母親小心翼翼地推開天恩的房門,又悄悄地坐在她身邊。
“閨女呀,咱過了這個生日,就二十八歲了。鄰居們都在說,你是不是嫁不出去了。”
天恩沒有回答,安靜地聽母親往下講。
“我知道你優秀,條件好,但條件再好咱不能不結婚啊。這女人啊,不比男人,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啊,一過了二十八,就真的不值錢了呀。”
“閨女呀,結婚生子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咱就湊合湊合,別整天談什么愛情呀,不將就什么的,不切實際。到時候呀,連想將就都沒得將就咯。”
母親說完后,天恩點了點頭,送母親回房間休息。
她回到自己的房間后,想了很久。
女人的幸福,難道就只是結婚嗎?女人生而俱來的使命,就只是生孩子嗎?
因為是女人,就必須想方設法在合適的年齡把自己嫁出去,不然就得折價出售了嗎?
天恩是個有夢想的青年,她一直努力上進,在工作中爭取表現,在業余生活中不斷進修,為的就是給自己攢下足夠的底氣,讓自己有能力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4
而婚姻,對于天恩來說,是獲得幸福的其中一個途徑。前提是,遇到那個對的人。
那天晚上,天恩獨自一人,窩在沙發里,看了一部電影——《剩者為王》。
天恩心想,可真是煞風景,連看個電影都遇到講剩女主題的。
當電影播至結尾部分,舒淇的父親說了一段話:
“她不應該為父母結婚,不應該在外面聽了什么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地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似的。”
天恩不禁落了淚。
但同時,也如當頭棒喝,頓時清醒了。
她想明白了。
她要的婚姻,是與那個愛的人共諧連理,相濡以沫,共同成長和進步。
而不是,因為年紀大了,因為被剩下了,因為被催婚了,所以隨隨便便把自己嫁掉了。
自始至終,結婚,都應該因為愛情,因為幸福。
絕對,不能丟了婚姻原本的模樣。
我是小曼,一個會講故事的女同學。
請點“喜歡”和“關注”,鼓勵我寫作,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