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可真快呀,轉眼間我們就到了2018年,每年的年初,我們都要按照傳統節日的習俗去做一些事,但在時代的進步中,我們的年也漸漸變了味……
往年的快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早早的去商場里面買好新年要穿的衣服,然后把它們放在衣柜里,等到除夕那天才把它們拿出來,整整齊齊的把衣服疊好,等著大年初一那天穿。記得有一年商場都快關門了都沒買下衣服,真的是要急得哭出來。而現在呢?買的新衣服,早早的就穿上了,不再留到大年初一才穿,甚至還有一些人過年的時候連新衣服都不買,直接穿一個舊的。
新年將近,父母最焦慮還是家里的大掃除還沒空做,早晚都念叨著這件事情。大掃除的那一天也是非常隆重的,要全家人好好的干一整天活,掃屋頂,爬窗臺,小孩子就算幫不上什么忙,也會跑來跑去的遞抹布。而且父母還會專門抽時間去超市、商場里買年貨。但現在呢?又有多少人每年還大掃除啊?頂多也就是把地掃一掃。也不會有人去費盡心思的積攢年貨,因為有了全年無休的超市、商場,隨便一轉買幾樣瓜子、糖就OK了。
除夕那一天,小孩子們白天都要好好休息,為熬一晚上守歲做準備,如果沒有熬一晚上或者大年初一沒有起的很早很早就會得到朋友的鄙視和嘲笑。雖然呢我們家不在農村,沒有那么多小孩子,也沒有農村熱鬧,而且我也熬不了多長時間,熬到差不多12點就瞌睡的不行了,但我也睡不好呀,大年初一的凌晨五六點就被我爸我媽強行拉起來了。而現在呢?沒有小孩再去熬上一晚上去守歲,人們起床的時間也是越來越晚,大家根本就不把傳統節日的習俗當一回事。
以前過年的時候,貼對聯都會用那種漿糊,用漿糊貼的對聯都特別結實,光把前一年的對聯弄下來都特別麻煩,然后再用漿糊把對聯貼的滿滿當當的,如果在農村,就會看到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的情景。而現在呢?人們用透明膠帶“刺啦”一聲就把對聯貼好了,都用不下五分鐘的功夫就完成了。
每年的除夕夜各大中央電視臺都會播放春節聯歡晚會,家人們坐在一起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大家有說有笑的。直到現在,每年的除夕夜都照常播放著春晚,但我相信,多數家庭里的電視里播放著春晚,但人們的注意力大部分在手機上,嗯沒錯,大家都在搶微信紅包,刷手機的雜亂聲音覆蓋了春晚的聲音。
大年初一之后的幾天,可是小孩子的幸福日啊,我們只用說一聲“XXX新年好”就可以獲得紅包。以前的紅包呢是長輩對我們晚輩的一種祝福,也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而現在的紅包則是人們之間互相攀比的工具,大人們認為別人給自己的孩子多少壓歲錢,自己就要給別人孩子相同的錢數,或者更多,這樣的話就會讓自己很有面子,而小孩子呢則會互相攀比自己的壓歲錢,比比看誰的多,誰的少。
這樣的節日已經不再是節日了,這樣的節日也沒有任何意義了,這樣的節日也沒有了以往的隆重感,這樣的節日我們不過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