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問我當年為什么辭職。他說,當時上班那么輕松,八點上班,可以八點半才到單位,看看報紙喝喝茶,干一小時,就可以吃飯。中午能睡兩個半小時,回辦公室坐一會,聊天打屁,又可以下班了。這么輕松的工作,工資福利也不差,多少人都羨慕你呢!
為什么辭職?
我說,為什么辭職?其實道理你都說出來了。當時的工作確實挺好的,但這種好是一種養老的好。如果臨退休,選擇這個單位養老,是挺不錯的選擇。可是,我當年才畢業啊!二十三四歲的小伙,你讓我跟一群老年人在一起,多沒意思!
最關鍵的,是太閑了。每兩個月出一本雜志,一年組織兩次會議,剩下的就是零碎的事情,東一件西一件的,大把的時間都浪費了。
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不想一輩子就這么活下去。所以,我辭職了。
2
我記得小時候,老師都喜歡問我們,長大了想干什么?
有同學說,想當科學家。有同學說,想當飛行員。還有想當老師、軍人、歌唱家、作家等等的。
可是當我們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一切不過是空想。有多少人成科學家了?有多少人成飛行員了?反正,這么多同學,一個飛行員、一個科學家也沒有。
少年時,我們既不知道這些職業到底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該怎么成為這些職業者。想再多,也不過水中花鏡中月。可老師高興了,孺子可教。我們也高興了,終于可以下課了。這是個雙贏的結局。
可也有讓老師生氣的時候,比如我,從小就立志當一名拖拉機手。這讓老師很沒面子,覺得自己很失敗,教育無方,進而讓我罰站,面壁思過。
3
后來,我明白一個道理。沒有生活目標的人,得過且過是最好的選擇。
沒有明確生活目標的人,總是拿別人當擋箭牌。他們總說,「你看別人也這樣活著,無思無慮,照樣活得逍遙快活」。在他們看來,忽略一切反而活得輕松快樂,過一天是一天,有一年是一年。
這種人,多半是沒有出息的。
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我想絕大部分有腦子的會思考的人,也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因此,這輩子你到底想要什么?這是一個十字路口的抉擇問題。選擇了羊腸小道,看的是青山綠水、泥濘坑洼。選擇了康莊大道,看的是鬧市繁華、平坦陽光。
所以,選擇很重要。每一個不同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肯定也不一樣。這就需要你,審慎的思考,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4
話說回來,如果你不自私一點,永遠搞不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你總為他人犧牲時間和夢想,那你很難挖出自己的真正渴望。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講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畫布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為自己而活的例子。
思特里克蘭德選擇了在別人看來很自私,自己卻從不后悔的人生。因為,他知道,那是他想要的一生。
如果他選擇繼續過原來的生活,家庭、工作、朋友等許多羈絆,繼續將其困的死死的,那還會有他后來的獨特人生嗎。
請記住:在這個世界上,除你之外,再也沒有人會這么對你了。
5
韓寒在《后會無期》里說,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的確,一個人想找到這輩子到底想要什么,真的不太容易。但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就停止思考。
因為生活,就是一輩子思考探索的過程,就是一輩子在尋找,真正想要的東西的過程。只要堅持不懈,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內心的答案。
我是茶人老七。
做不了天才,就做個大多數。
堅持原創,分享美好。歡迎轉載,請私信!
喜歡我的文章,試試關注和點贊,給我鼓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