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天,我真的希望人們可以明白,這個世界已經太同質化了,太多的東西都是雷同的,而在最初,一切考慮都只是出于熱忱而不是商業。
——Paul Smith
有時候我確實不明白所謂的“商業規律”究竟是什么,更確切的說是只談商業規律時,我們究竟在談什么?
世界一秒不停歇的飛速發展,我們大多數人有了智能手機,可以說使用頻率最高的不是電話不是短信,而是百度地圖。我們跟著百度地圖的指引,向左走,向右走。百度地圖將持續為您導航。我們的眼睛不是看著手機,就是盯著前方。我們步伐一致的朝著目的地,一步不差的走著。
甚至有時候,我覺得漫無目的,才是一種“高效”。我們漫無目的的閑逛,發現原來雪花真的是六邊形的;栗子是長在樹上的;家門口的咖啡店換了新菜單。于是,我們在這些漫無目的中,發現了自己的熱愛。
Paul Smith的設計
創辦了同名時尚品牌的Paul Smith在一段采訪中表示,他非常喜歡逛跳蚤市場,因為經常能在舊的旅行箱或者一件舊的衣服上找到靈感。比如一件舊的夾克衫,如果它是郵差穿過的,那它可能會有一個特別的口袋。他最后說道“通過你的眼睛去發現,你會在很多事物上找到靈感。”英式幽默總是會從他的設計中跳出來,一件看起來比較日常的西裝外套,在你俯身端咖啡時,露出內里口袋的彩色條紋。他會為一件七紐扣襯衫添加彩色的紐扣眼;每個紐扣都用不同顏色;在襯里中縫制上特殊的圖案。他很自豪的說過“我是第一個在襯里中使用打印照片的設計師。”
工作室展區
大量的時尚品牌已經成為了全球金錢機器,在這種環境中,很難保持“玩世不恭”的態度。時尚是關于未來的藝術,沒有過去,只有今天和明天。“所以你需要時刻保持警覺,腳踏實地,善于觀察。”
這次他在上海的個展“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就展示了其觀察的結果,有超過1600件展品,橫跨Paul40年的創作生涯。可以從中看到Paul的生活、創作。每個呈現的空間都帶著英式幽默感,特異卻不輕浮,另類卻不失態。我們從踏入展示空間開始,就像是走進了Paul Smith的世界,以第一人稱視角去體會整個展覽,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辦公室
“這不是一個設計回顧展,而是一個年輕的學生如何從卑微的起點逐漸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展,是一個很個人的展覽”,Paul Smith 在開幕的時候說道,“如果你要好好參觀起碼要 2 個小時”。
出生于1974年的他自小便想成為自行車手,在17歲時認識了藝術系的學生,從這里開始,Paul 開始對藝術設計感興趣,1970年和當時是時裝系學生的女友開了第一間店鋪,并開始學習裁剪。1976年Paul于巴黎發表其首個以Paul Smith命名的系列后,便正式展開七彩時裝之旅。
1970年和女友一起開的首間店鋪
“Paul Smith 的藝術墻”展示了他在倫敦柯芬園工作室的墻面和地下室收藏品的一小部分,整整兩個空間的兩面墻,包括了安迪沃霍爾、大衛霍克尼、班克斯等藝術家的作品。作品很多,要認真看起來需要不少時間,但你也能從中了解 Paul Smith 的藝術品味和創意風格的基礎。
色彩是Paul設計中很重要的特點,這次展覽也是有一件彩色紐扣裝置作品,集合了7萬多顆回收紐扣制成。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 展覽之前在英國、比利時、日本和臺灣開展的時候,挺受歡迎。按照 Paul Smith 的說法有超過 50 萬人看了這個展,其中這面紐扣墻成了 Instagram 上最受歡迎的拍照地點之一。
他可能是時尚界里最勤勞的人,據說,30多年來,他每周工作7天,每個周六你都能看到他在倫敦某個自己的店里當店員。有時尚媒體評論說Paul沒什么創意,時裝發布會沒有驚世駭俗的效果,也沒有請大牌明星做廣告。他就是這樣,“我想使它更像我一點。”他在某次采訪中說道。
1976年Paul Smith在酒店租用的展示間也在展覽現場
工作室展區
同時,展覽也展示了 Paul Smith 跨度極廣的跨界設計,依云的礦泉水瓶、萊卡相機、與華公司(當時)合作的 MINI 車款、自行車服裝等等。Paul Smith 收到過的五花八門的禮物擺在了跨界設計對面。
將理想付諸實踐的人,這種“在做”的行動就已經值得尊重。Paul在15年春夏發布會采訪中說:“這一季為腳踏實地的群體設計,那種很放松的衣服,每天都可以穿。” 他接著說 “我的性格就是這樣,很放松。”如果做衣服就是你熱愛的,那你就去做。這個世界,不是靠才華,而是靠熱愛推動的。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的熱愛,那你還是去做,去看家門口的樹,去寫好微博的140個字,去對一個陌生人微笑。或者像搞怪的Paul一樣,好好的藏在他的幸運物“兔子”堆里,再在不經意時“哇”的蹦出來!
Paul Smith世界巡回大展
展覽時間:2017/10/10 - 2018/01/07 10:00-18:00
展覽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藝倉美術館
票價:100元
「設計源于生活」不僅是Paul??Smith??先生的創作名言,更為此次展覽的宗旨。從藝術品到日常生活中,任何事物皆有激發每個人不同的創作靈感。本次展覽逾1600件展品,可以觀察到從他的生活、創作到每個呈現的空間都富含英式幽默感:特異卻不輕浮,另類卻不失態。Paul??Smith先生時尚、自然、真摯而充滿激情的創意理念,創造出許多獨樹一格的文化符碼,奠定了全球時裝界的崇高地位。
本文來自“藝厘米app”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刪減、轉載
更多藝術設計精彩內容
請打開“藝厘米app“—【厘米閱讀】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