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彷徨來自上半場,
不惑人生來自下半場;
積累體驗來自上半場,
精彩人生來自下半場。
——楊海濤(潛能訓練導師)
1
作者簡介
鮑伯·班福德(Bob Buford),美國班福德電視公司的董事長,彼得·德魯克基金會創會主席。他也創辦了“領袖關系網”和“領袖訓練網”,訓練各界領袖。目前定居在美國德州的達拉斯。其暢銷書《人生下半場》系列,引起強烈反響。
鮑伯·班福德出身寒微,11歲起承擔生活擔子,14歲時父親突然過世;31歲時,母親在一場大火中喪生。在他事業輝煌騰達的日子里,他的優秀獨子又突然因意外事故過世。生活的不幸,使他在中年以后決定用他的專長、知識、經驗及金錢實現人生的永恒價值。自此,他的人生下半場整個翻轉過來。
名家推薦
這本書非同凡響,甚至可以說是卓越不凡。就我所知,沒有任何一本書能與它相提并論。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
內容摘要:
·要有成功的下半場,關鍵不在于換工作,而在于改變心態,重新規劃生活。
·我的職責及使命是發揮上帝賜給我的專長,而不是做我自己喜歡的事;
·球賽的勝負取決于下半場,而不是上半場。如果上半場出差錯,下半場還有時間補救,但若下半場出差
錯,就很難再扳回局面了。
·有些人一生未進入下半場,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下半場的存在。
·不論你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請你擯棄“下半場絕對沒有上半場好”的想法。不要氣餒,不要順其自然、得過且過,應該準備好接受新的領域和挑戰。你正要從成功走入意義,寫下你的墓志銘。請大膽地相信:你最后留給世人的,將比你上半輩子的所有成就都更重要、更有價值!
·如果想擁有比上半場更好的下半場,必須從隨性而安適的生活方式走出來,搞清楚你是誰,為什么相信你心中的信仰,以及如何維系有意義而正確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系。
·放棄對自己人生的掌握是于你有益的,在這過程中,你會對自己的感受更加敏銳,而這些感受能使你對人生的探險及報酬有所領悟。
·40歲是一個發現新大陸的時期,如蕭伯納所曾經歷的,是個品嘗人生“真快樂”的時刻——你領悟到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有價值,是一股自然的力量,不是個無病呻吟、自私的小軀殼,成天抱怨世界沒有盡力使你快樂。
·當我離世時,希望已用盡我的一生。對我而言,生命不是一支短蠟燭,而是我手中握著的光輝火炬。在我將它捧給下一代之前,我要讓它盡量地燃燒得輝煌絢爛。
·成功到一定的時候,“成功恐慌”會突然闖入生命,你會在忙碌之余問自己:“要有多少才覺得夠?”
·在我得到一切之后,可能會失去什么?
·有些事只能憑信心找到出路。
·最要緊的是了解自己,明白上帝真正要我做的是什么……找到我能為之生為之死的理想。
·導致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呆在屋里。人所要的,是會攪動我們心緒的欲望追求。但是只有在寧靜中,我們才能聽到上帝的聲音。
·當你在中場檢討時,請問問自己類似下列的問題:我的人生憧憬是什么?我有哪些特長?我屬于何處?我相信什么?我要如何把信仰導入生活中?我的價值觀是什么?我的愿望和人生方向是什么?如果要達到對自己的要求及對人生的期望,我應該做什么?學什么?改變什么?
·大部分的人一生都沒有發覺那件真正要你做的事。人生上半場快結束時,令人心煩意亂、焦躁不安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究竟在哪里。
·在你做出改變之前,你可以做一些低成本的“地震測試”,試著把你的才干、能力與你的信仰要求你去做的需要配合起來。
·如果上帝正在對你說話,請不要找理由置若罔聞。我們總是可以找到留在原位的借口,只有信心能催促我們向前走。憑著信心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盡力活出所憧憬的生活,就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遇到成功。它能使你跨越無法征服的障礙,嶄新、充滿宇宙、且更自由的定律,就會開始在心中和周遭成型,至終使你能飄然活在更高境界的自由自在中。
·想要世界成為什么樣子,就自己先動手去做吧!
2
請活好,你的下半輩子
以前發個脾氣,牛都拉不回來。如今生個氣,轉眼就覺得沒必要。
時間漸漸磨去了年少輕狂,也漸漸沉淀了冷暖自知。
年輕的時候,連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驚天動地 。成熟后卻學會:
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
最初,我們揣著糊涂裝明白;后來,我們揣著明白裝糊涂。
有些事,看的很清,卻說不清;有些人,了解很深,卻猜不透;有些理,很想不通,卻行的通。
總想世界純澈,卻事與愿違,總想事情圓滿,卻不隨心愿,總想人心純粹,卻是一廂情愿......
人到中年,漸漸地悟透了一些東西。
記住,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寧可辛苦,也不要貪圖享樂。
寧可裝窮,也不要炫耀財富。
寧可吃虧,也不要占小便宜。
寧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釣譽。
寧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觀。
寧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祿。
寧可勤奮,也不能無所事事。
世上,沒有不快樂的人,只有不肯讓自己快樂的心。
現實看淡了,悲傷骨感。
人情看淡了,煩惱不填。
緣分看淡了,隨心聚散。
是非看淡了,計較變淺。
成敗看淡了,順心自然。
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
這輩子,和誰過,怎樣過,過多久?有人因為愛情,有人因為物質,有人因為容貌,有人因為前途。
而當這日子真的要和選擇的人一起過了,你才明白:
錢夠花就好,容貌不嚇人就行。
其實真正幸福的標準,無需理由很簡單,只要笑容比眼淚多,你就找對人了。
人這一輩子:別太真,別太假,別太癡心,別太傻。別太精,別太蠢,別太善良,別太滑。
簡簡單單做人,無愧于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于人。
坦坦蕩蕩的活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情有義的活著,不辜負別人的真心!
一生有多長,也不過三萬天;永遠有多遠,回頭看看已走過一半。
走過坎坷,才知平安就好;
嘗過酸甜,才知平淡就好;
歷盡興衰,才知知足就好;
費盡思量,才知糊涂最好。
一輩子不長,用心甘情愿的態度,過好咱下半輩子的平凡生活。
3
人還是要有夢想的,
哪怕是卑微的夢想,
不只是說萬一實現了呢,
而是在追逐夢想過程當中,
找到方向、保持專注、
享受其中、實現自我。
追逐夢想不在年齡,
而要有一顆勇敢的心。
——楊海濤(潛能訓練導師)
她,87歲。
是一名花樣滑冰演員。
▼
她,61歲。
是一名鋼管舞演員。
▼
他,78歲。
65歲那年,他決定當一名滑板運動員。
▼
他,102歲。
是一名自行車運動員。
▼
她,72歲。
從68歲開始決定當一名DJ。
(與音樂有關的節目主持人)
▼
她,100歲。
85歲時,開始攀巖。
▼
他,73歲。
他的柔韌性超強,
有些年輕人都完成不了他的動作。
▼
他,70歲。
從60歲才開始健身。
▼
他,96歲。
是一名滑雪運動員。
▼
她,80歲。
從70歲開始,決定當一名脫口秀演員。
▼
她,61歲。
之前做了25年彩妝師,
直到49歲,被人發現,成為超模。
▼
她,83歲。
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
▼
他,92歲。
他最愛跳芭蕾,從80歲才開始練習。
▼
她,82歲。
80歲后才成為一名模特。
▼
他,92歲。
他敢嘗試連年輕人都不敢嘗試的事情。
▼
她,61歲。
從57歲,開始嘗試摩托車運動。
▼
他,105歲。
我還想考個博士
▼
他,79歲。
在走T臺秀
▼
她,76歲
開始學習繪畫。
▼
永遠別總說自己老,因為你沒有他們老。更別說自己不行,因為他們曾經比你還不行。他們告訴你,壽命可以有長短,青春卻可以沒有期限。百戰歸來,仍是少年。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撰整理 | 釋放能量 SFNL88
【鳴謝】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僅限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