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鄉說,前一段時間的下雨,對今年秋季的收成有很大的影響。老家的地多是在山上,地面窄,道路又不好,遇上下雨,車就上不去。收獲的時候,只能是全靠手工。妹妹說,把山上的玉米掰下來,都是用肩扛或挑下山的,那種勞累的程度,我曾經體驗過。
收玉米是最累的。進入農歷八九月份,玉米就開始陸續的成熟。一棵一棵去掰玉米棒,連同外殼一齊掰下來。天還是很熱的,一壟玉米掰下來,就已是滿頭的大汗。玉米葉子很粗糙,剌的臉上手上,都是一道一道的血印。干著這活的時候,你真正能夠體會到“粒粒皆辛苦”!收到家里面,要等晴天去曬,等曬干了再去脫粒。小時候記得玉米成熟的時候,每到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脫玉米。大人先用錐子,在玉米棒上刻開一道一道的溝來,然后我們把處理過的玉米棒上的玉米粒兒脫下來。那時候還感覺很有趣,干累的時候就回去睡覺了。其實,我們只是干很少的一部分,重要的累活都是讓大人做了。
還有那芝麻。芝麻成熟和玉米時間差不多。芝麻是最怕下雨的,割芝麻的時候必須要掌握好時間。如果長得太熟的話,割的時候芝麻就會從芝麻桿上掉下來。所以一定要在芝麻已熟,但芝麻梳還沒有炸開的時候收割,割好的芝麻扎成一捆一捆的,放到場面上去曬。把曬干的芝麻桿,每天要去打一遍,打好的芝麻粒還要再去曬。這期間,要花多少的功夫呀!這期間還要防著天陰下雨,有時睡到半夜,聽到外面下雨了,就趕緊起來把芝麻桿收好,或者用塑料蓋起來,秋天的莊稼很多是不能夠用機械操作的,尤其是我們那里地面窄,機器根本進不去,就完全用手工。現在想一想,為了生活,農民們付出了多么艱辛的勞動!
那時候種莊稼,夏天最難處理的就是地里的草。在莊稼收割之前,要一遍一遍的去拔草,尤其是在苗剛起來時,那草和莊稼一起的瘋長,上的肥越多,草也就長得越快。那時候,拔草鋤草,就成了田間的主要的工作。鋤草也是最有講究的,一定要在晴天,尤其是太陽最毒的時候去鋤草,這樣鋤下來的草就死的快,但是也是最累的。一趟地鋤下來,曬得、累得已是滿頭大汗,腰酸背痛。
還有那紅薯。我不知道現在農村種紅薯是怎么種的,只記得我們那時候種紅薯,要先攏溝,在壟上栽下紅薯苗,澆上水。那紅薯扎根很快,也正因為扎根快,所以就得不停的翻動那秧子,以防四處扎根,這樣就不會在壟上結更多的紅薯。據說一個夏天到紅薯長成,要翻秧達二三十次之多,所以一塊甜紅薯吃到嘴里真的也不容易啊!
不過據說現在種地比以前要省力多了,尤其是夏天的莊稼。里面有草的話全靠用除草劑,沒有人再拔草鋤草了。但是我總認為,鋤草劑滅了草,留下了苗,但是除草劑的那些有害的東西,也就一留在了土地里,下年種下的莊稼,從土地里吸收的養分,也應該包括除草劑里那些有害的東西吧!我們原來說農家肥是最好的肥料,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往地里施農家肥了。土地的板結應該是很嚴重的,這樣的地里種出來的東西,自然養分也就少了吧!
有時候想,一些事情做起來,可能是省力了,走了一些捷徑。但是我們收獲的東西,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東西。
這又想讓我想到了教育。
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哪里有什么捷徑可走?你就得一道一道的題去做,一本書一本書的去看。在學習的過程中,哪會一帆風順,就應該有草,這不是就是碰到的困難嗎?你就應該認真的去拔,你就應該認真的去翻那些秧子,別讓他從別處扎下根來。想省事兒,發現了問題繞著走,或者像用除草劑一樣,把這些東西一下消滅掉,那學出的東西一定有問題。
種地有種地的規律,學習有學習的規律,都應該認認真真地去遵守,違背了這個規律,長出的莊稼會有問題,培養的人才也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