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分類
今天開始進入心理學“動力”這章的內容。武志紅開篇介紹了一種簡單的心理疾病分類:
精神病:患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最原始的一元世界里,把自己的內在想象當成了外部現實,他嚴重缺乏“別人獨立存在”的這個感覺。最嚴重的有精神分裂癥,容易出現妄想、幻覺、怪異行為等。
人格障礙:患者只能與別人產生“我與它”的關系,雖然能洞察人情世故,但是很難產生“我與他”的感情,別人在他眼里就是實現目標的工具和對象,他們的核心邏輯是我是對的,永遠都是別人的錯。人格障礙主要有表現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等。
神經癥:比如強迫癥、社交恐懼癥,都是最輕級別的心理疾病。不同于人格障礙的是,神經癥的表現為難以建立正常的三元關系,害怕我和你的好會對第三方產生傷害。
自我剖析之后,我感覺自己應該屬于第三種-神經癥,從小就特別容易在意別人的感受,感情很敏感,三元關系的建立比較亞健康,雖然和朋友相處也比較愉快,但是自己深深的感覺自己過的比較拘束壓抑,沒有體驗到那種生命流動的快感,所以自己在努力學習心理學,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主動尋求心理咨詢和治療的人都是承認自己有問題的,這是心理發展水平比較高的表現。我希望自己能擺脫這種神經癥,讓自己的生命力能夠打開,感受生命力像水流一樣在身上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