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參加了一個商業模式創新與設計的總裁班培訓。培訓收獲很大,但讓特別感動的卻是一件小事。
上課的時候,每個人桌面上都擺了一玻璃瓶水。天氣很冷,有點感冒,手握玻璃瓶一身顫抖。
我問現場服務的工作人員,能夠幫我換瓶熱水。她微笑著說,熱水太燙了,我幫你換溫水可以嗎?她貼心的服務我很滿意。
最讓我意外的是:下午吃完飯回來后,發現不僅桌面的筆記本幫忙收拾好了,玻璃瓶還特意幫我重新灌上了溫水。
她這一小小的舉動,讓我特別感動。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幾年前在深圳的一個司機,很是懷念。
他是老東家(外資咨詢公司)的一個合作司機,但他卻是一個了不起的司機——公司東北亞總裁每次去深圳,指定都是坐他的車,別的都不坐。
基本上公司上下,坐過他車的人都喜歡坐他的車。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技術一流,開車穩妥舒適,那都是技術活。
此外,
每次他一定會提前在約定地點等候,規劃好最佳路線,每次出差見客戶都不會遲到;
每次一定會沖上來幫你放行李拉車門,服務特別周到,車上還會準備好水,就好像Uber剛開始進入中國時一樣;
還能聊能砍,你不會覺得他跟顧問之間聊不上話,政治歷史經濟管理,都能聊上一些……
他還被稱為公司的“福將”,因為每次他帶顧問出差都特別順利開心,直覺統計發現,每次他載顧問去的,競標投標通過率超高。
在那的士惡劣態度橫向的時代,這簡直就是服務的巨大飛躍。
辭職那會的最后一次出差,還特意非要請我們吃飯。幾年過去了,雖然平時沒有什么聯系,卻一直難以忘記。
其實,雖然我們叫他師傅,但卻是卻是個比我們很多顧問身家都要高的老板。從一輛車租車起家,幾年時間開了租車公司,組建了自己的車隊,在深圳幾套房,合伙開了餐館……但從來就是低調而謙虛,一直認真的開他的車,沒有絲毫老板的影子。
用心,終會得到認可和回報。他所有的產業,都是他用心慢慢做起來的。
同樣的事,發生在先前的一個顧問身上。
他有個特點,做事特別用心而且極致。比如每次項目會議,他都會做得很完美。
物資的準備清單,特別詳細,無一遺漏;研討會時,超快速記錄并實時投影呈現,震驚客戶;會上靈活補位,隨時滿足臺上的顧問需求。就連投影儀遙控這么一個簡單的小玩意,每個操作功能他研究得特別透,以至于在現場的時候,可以極快的速度滿足各種切換。項目結束后,也會整理得特別系統的項目資料,分享給大家。
可想而知,結果如你們想的一樣,老板很喜歡他,同事很喜歡他,自然,他也噌噌的往上升,成為晉升最快的顧問之一。
優秀,是從把細節做到極致開始的。
不管什么職位,不管做什么,用心去做,把事情做到極致,超出客戶的期望,最終都一定會取得成功。這其實背后有兩個東西非常重要,這也是很多職場人士的致勝法寶:
同理心和極致追求。
1.同理心:
理解起來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其實就是換位思考,知道并主動滿足對方的需求。現在的人越來越自我、急躁和功利,以至于我們不愿意關心別人想要什么。
其實,我們P圖的,可以順手幫其他合影的人也P一下;不要總是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不要總是問人家結婚沒有薪水多少;不要總是自己嘴皮子爽而戳別人的痛處;展示的時候,多想想受眾想聽什么……這些細節可能都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據說韓國某財團曾花了200萬美金買了華盛頓的父親的一句話,這句話深深影響了華盛頓和他的民主建國思想,那就是:如果你能幫助他人得到他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
我想無非也就是這么一個道理,遇事多想想別人的需求。
2.極致追求:
只有明顯超過別人的,才讓你讓感受到差異。每個人出品的東西,都會打上你的烙印和招牌。極致,超出別人的期望,總是讓人更難以忘記,這無形中也就形成了個人品牌。
喬布斯的極致追求成就了蘋果,雷軍的極致成就了小米。雷軍總結互聯網思維的七字要訣:“專注、口碑、極致、快”,其中也強調極致!
職場人士的殺手锏,也就是極致。在某個領域,做到極致,占領一個山頭,樹一個品牌,從而快速突破。
用心地為人,極致的處事,終會要么讓人感動,要么讓人驚叫。不信,你堅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