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期成長營開始之前,Grace有問我們參加的目標是什么。半開玩笑的說,我的目標是“深挖自己,更多挖掘點,還有可能的”。是的,每次聽Grace的課,做她布置的作業(yè),都會覺得有把自己扒開來一點點分析,查找,每一次都是一次新的梳理。第一期的時候,每次做作業(yè),我要花一個小時。第二期,本以為有第一期的基礎會快很多,卻因為思想的改變,角色的變化,居然花了兩小時來完成一天的作業(yè)。也認真的給自己定下三個目標:
一、表單工作法 + 創(chuàng)建模板 + 分類法 + 風險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會把這幾塊內容融合到一起使用。
表單工作法結合分類一起,用于梳理整個生活中的所有事件,把它們進行歸類儲存,放在最容易找到的地方,隨時查看更新。
當我們把事情進行歸類后,再把每件事情進行模塊化,把完成一件事的步驟固化下來,節(jié)省了每次做事之前的思考時間,也保持了自己的精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讓它們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在創(chuàng)建模板的時候,因為每個階段的角色不同,或者情況差異性,把風險管理結合起來。把模板里面可以取消或者可替代的部分標注出來。即給自己建立一個樹狀的體系,用以應對突發(fā)時間,讓它們變得更加的機動,才會更好的指導生活。
雖然有開始嘗試把這幾塊融合在一起,但還有很多細節(jié)的部分需要不斷的調整。每參加一次“成長營”就是對自己系統(tǒng)的一次迭代。當自己一個人沒辦法堅持梳理下去的時候,就找一群人一起做這件事。也是最近感受最深的“抱團成長”。
三、項目管理 — 質檢
5月份的時候第一次聽項目管理并不是特別理解,只是按照Grace的要求做了一遍。經過一個多月的沉淀,才真正理解項目管理真正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把目標按自己的簡單想法進行分解就好,而是需要結合時間成本,風險把控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而里面提到的“質檢”是給自己的目標設定一個評估標準,不是說想要看書,看完就完了,沒有吸收,也就只是認了一遍字。
四、品牌力 — 了解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印象
朋友們對我的評價:
? ? ? ?行動力強
? ? ? ?熱情,樂于助人
? ? ? 有責任心
? ? ? 技術控
? ? ? 多才多藝,文武雙全
? ? ? 啥時候都在
? ? ? 像個漢子
? ? ?靠譜,和自己死磕,喜歡以行動關心他人
? ? ?能活躍氣氛,對我的川普印象深刻
前段時間,在手帳百日營的小組群里,因為自己平時對大家的關心比較多,開始有了“暖秋”這個綽號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說我很暖。這次在成長營完成分享的時候也分享了這件事,所以“暖秋”這個詞已經成為自己的一個標簽。
“和自己死磕”這是參加完第一期成長營之后,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覺得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雖然有的時候想要偷懶,但最終還是提醒自己要堅持下去,因為完成好過完美,只有當你做了,才有可能去讓它變得完美。時刻提醒自己:“對你想要的,你該有瘋狂的堅持”。
五、成長記錄
① 完成分享
至今為止已經在成長營分享了四次,抓住每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從最初的準備一天,即使有提前練習,還是能夠聽出很緊張。經過一次一次的復盤,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根據問題去聽別人的分享,然后做出調整,到現(xiàn)在用一個小時準備大綱,做PPT,沒有練習直接講。
② 積極主動
“沒有,就去創(chuàng)造”這句話真的有毒,太有感染力了。
和大家分享過這兩個月發(fā)生的兩件事:
??????? ◇ 和小七面基,看她和我面基的時候都在忙“趁早”的工作,就給她提議可以找一個助手,回家過后給她發(fā)信息說如果不介意可以找我,說出我的優(yōu)點及不足,沒過幾天小七真的找上我。就因為我有主動提出來。
??????? ◇ 小雨開班“21天小行星手帳行動營”,剛開始還在糾結不能進去看看里面都講啥,小雨就在百日營說想要找個助手,我第一個就報名了,也得到了小雨的批準,現(xiàn)在百日營其他小伙伴都很羨慕?
所以啊,如果有興趣就大膽的去嘗試。雖然會混亂一陣子,但不會混亂一輩子。正因為沒有時間,才能給把時間利用得更充分。
③ 做自己的榜樣
因為協(xié)助小雨運營“21天手帳行動營”,所以開始留意社群運營的方法。發(fā)現(xiàn)社群運營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平時可以多觀察其他社群是如何運營的,吸收好的部分,調整不好的部分。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性格,做到有特殊。也謝謝Grace送的關于運營社群的書,幫助我成長。
在這條路上,穩(wěn)扎穩(wěn)打的前進,慢慢成為自己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