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view的繪制和動畫效果的制作是常見的兩大難點,前段時間正好在優化項目的時候做了一些動畫。現在對于它們進行個歸納總結,如果有其他看法的同學歡迎給我留言,或者微博私信我~~
以敝人粗淺的理解,Android中交互是通過手勢觸摸屏幕中的view而產生的一系列動作,那么在view過程中我們可以理解為在一個數學坐標系上去判斷觸碰點擊的位置和view點關系;動畫我們可以理解為讓view在坐標系做坐標運算從而產生動畫效果。所以,了解坐標系也就成了我們把握view點繪制,動畫制作等一系列動作等基礎。
下面我們就一起探討下Android中的哪些坐標系: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兩點:
-
一般情況下,我們只關心我們應用開發人員可以操縱的區域,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android屏幕的大致劃分吧:
- 狀態欄
- [ActionBar]
- 應用布局區域
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應用開發人員可以操縱的區域分為兩種情況:
有ActionBar
在這種情況下,程序員可操縱區域的范圍則是以ActionBar左下角為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垂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如下圖所示:
無ActionBar,那么我們的標題欄也會包含在應用布局中,一般的做法是會用一個公用的布局來作為標題。程序員可操縱區域的范圍則是以ActionBar左下角為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垂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如下圖所示:
具體原因可以通過查看源碼得知,這里就不再贅述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兩篇博客:
- View在屏幕中都是以矩形的形式存在的。
好啦,在這兩個前提的基礎上,我們一起給坐標分分類吧:
-
View的坐標系
- 屏幕坐標
以可操縱區域的左上角為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垂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
- 視圖坐標
以可操縱區域的左上角為原點,水平向右為X軸正方向,垂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在這個時候View被視為一個矩形,通過API可以獲得View的坐標:
對應API:
View中的方法 含義 getTop() 獲取View自身頂邊到其父布局頂邊的距離 getLeft() 獲取View自身左邊到其父布局左邊的距離 getRight() 獲取View自身右邊到其父布局左邊的距離 getBottom() 獲取View自身底邊到其父布局頂邊的距離
| View中的方法 | 含義 |
| ------------- |-------------|
| getX() | 在當前父View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X的值 |
| getY() | 在當前父View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Y的值|
從Android3.0以后,引入transitionX和transitionY
- X = transitionX + getLeft()
- Y = transitionY + getTop()
**注:這里的getLeft()和getTop()是不變的,當view在父View中移動是改變的是transitionX和transitionY的值,因此X和Y的值也會跟著改變**
- 觸摸點的坐標系
-
絕對坐標
觸摸點在屏幕坐標的坐標值;具體如圖所示:
對應API:
| View中的方法 | 含義 |
| ------------- |:-------------:|
| getRawX() | 在屏幕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X的值 |
| getRawY() | 在屏幕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Y的值 |
-
相對坐標
以當前View的左上角為坐標原點建立的坐標系,觸摸點在此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值;具體如圖所示:
對應API:
| View中的方法 | 含義 |
| ------------- |:-------------:|
| getX() | 在當前View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X的值 |
| getY() | 在當前View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Y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