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依賴和疏遠才是好朋友

陳一帆好像也算蠻有女人緣的一個人,雖然長的不高不帥,一張大眾臉,是那種第一眼不太可能讓人喜歡上的人,可是好像和他彼此熟悉起來之后,就容易被這個人所吸引,這點不是他自己吹牛,從小到大,身邊好像不缺跟他玩的好然后喜歡上他的姑娘。

大概是小學的三四年級,沒錯是小學,十幾年前的小孩子都早熟了,更別說現在了,某天因為陳一帆同學總是能鼓動同桌跟他在課堂上起哄,老師給他換了個女同桌。新來的姑娘一看就是富家小姐類型的,陳一帆由于成績好即使上課的坐姿也總是肆無忌憚,喜歡晚一些十歲小孩玩的小把戲,上課要么拿涂改液在臉上涂個胡子來逗得老師都受不了,要么就爬到凳子上高舉著手大聲叫著老師讓我來回答,在老師挑了別的同學之后還故意一臉委屈站起來說老師你為什么不選我,陳一帆一旦回想往事就很感謝當年的老師脾氣好且縱容無厘頭的他下課后的陳一帆總是能把教室弄得雞飛狗跳,總是能引領“時尚潮流”。當他帶著陀螺來學校的時候,能迅速組織起陀螺比賽,當他爬上新裝的門框上面的橫桿的時候,接下來幾周各個班級下課后都開始了爬門框,當他學會折風車的時候,操場上多了一堆手指頭戳著風車跑的小孩…那些人應該感謝遇上了陳一帆這么一個會當班長的人,沒有陳一帆,他們的小學生活該多么無趣。這樣一個充滿街頭風的小子和一個富家傲驕女如果是成年后必定沒什么話聊,然而,年少的而孩子總是容易被喜歡出風頭的孩子所吸引,陳一帆在學校里的各種搞怪讓他貌似頗受新同桌的喜愛,很快新的同桌和他無話不談,陳一帆覺得這個姑娘是個很好的朋友,她會在很多事情上都想和陳一帆有關聯,比如她會主動幫陳一帆交作業把作業本放在一起,陳一帆的幽默讓她也開始用陳一帆式的幽默來和陳一帆聊天呢,兩人的互懟成為日常,陳一帆學習成績好,這位新同桌也開始努力,最終在畢業升學考試的時候陳一帆第一她第二。可能由于女孩子更早熟,陳一帆至死估計還是個少年,之所以會提這段看似沒什么故事也沒什么結果的歷史,是因為這位新同桌在多年后跟陳一帆表白了,那時候陳一帆高中畢業,細細數來,這位姑娘默默喜歡了陳一帆十年。這是陳一帆人生中的第一份關于愛情的感動,小學的相識陳一帆只是把她當作朋友而已,初中雖然在一所中學由于不在一個班倆人也幾乎沒有任何聯系,再后來陳一帆和那位新同學上的是不同的高中。當陳一帆知道這樣一位幾乎快被他忘記的人默默喜歡了他十年之后,一時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原來這么多年不管自己怎么樣,好的壞的,依然還有個人在喜歡著自己。當時陳一帆是有女朋友的,所以很干脆地拒絕了,雖然很無情,但是這只能是唯一的答案。

雖然作為回憶錄一般,但是這里陳一帆想要跳過初中,那段時間他貌似對女生并不感興趣,這點和該情竇初開的年紀極其反常。作為黑白兩道通吃的陳一帆能在很多場合吸引女生的注意力,要么是課堂上很快解出老師都要想很久的數學題,一小時能獨自出完整個黑板報,要么是運動會上的短跑第一名,他能以一手文筆給人寫情書,但是一旦有女生對他表示好感,他只會回答:我要認真學習,不能談對象。沒有什么原因,只是那個年紀的他覺得這樣很酷。這就是奇奇怪怪的男孩子。

陳一帆高一的時候,某次晚自習結束到隔壁班等舍友一起回去,看到了一個女生,說不上驚艷,說不上一見鐘情,但是就像電視劇“愛情公寓”里關谷神奇說過的一個橋段,一個水手在甲板上看到一位倚著欄桿看風景的女子,合適的海風能將她的長發撩起,凌亂卻很撩人,水手會跟身邊的伙計說:嘿伙計,總有一天,我要把她娶回來。陳一帆當時只是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跟舍友說:那個人叫什么,長得很清秀。

嘴上雖然沒說什么,但是陳一帆的行動很快,一次不要臉的約她晚自習結束后一起去吃碗混沌就讓這事成了。沒有電視劇里的什么浪漫以及感人至深的告白橋段,有的只有請人姑娘吃了一碗混沌,在那個物價不高的小地方,兩塊五。有些事情,你愿意我也愿意,那么成本就很低,甚至有點像陳爸陳媽那個年代,對上眼了家里湊出點彩禮滿足禮數倆人就這么成了。這個姑娘的“愿意”總是能撩動第一次真正喜歡上女孩子的陳一帆的心弦。她總是抱著數學題來讓陳一帆給她講,會留意大大咧咧的陳一帆大冬天總是不喜歡帶外套而多帶一件讓他晚自習可以披上,喜歡囤零食而又家境頗豐的她讓陳一帆的桌上永遠不缺零食,印象中,當倆人在一塊的時候,陳一帆能做所有決定,她好像怎么樣都可以。如果要說她的好,那么還有一點,她的手藝是真的好,陳一帆某次去她家的時候,嘗到了她做的海鮮,鹵味,糕點,涼菜,炸雞...在廚藝方面的造詣之深,涉及面之廣,讓陳一帆覺得國內的教育體制耽誤了一個廚房藝術家的誕生。就這樣一個破局傳統特點的,賢惠的女子在愛情面前卻也十分勇敢。男孩子的心智就是比女孩子成熟的晚,對于談戀愛中的各種感覺總是后知后覺。某天晚自習結束,倆人照例去某家小店回味了一下讓彼此結緣的混沌,吃完后倆人趁著路上的行人不多,路燈昏暗,偷偷的牽了一小段路的手,當倆人走到一個岔路口的時候,意味著要分別了,還是個直男的陳一帆撒開手轉身準備走的時候,這個姑娘突然從身后拉住陳一帆的手,在陳一帆轉過身以為還有什么事的時候,她說了一句:你想跟我吻別嗎。10年代初的時候網絡文化還不像現在這么發達,沒有教程去學習怎么撩人。沒記錯的話是老舍在《駱駝祥子》里面說過:“人間的真話本來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長話。”是的,陳一帆被昏黃燈光下的那位勇敢的姑娘撩到了,就這樣,在停止思考的幾秒鐘內,顫抖的靠近和一次干燥的嘴唇觸碰中,前文那個東北大漢問的初吻就留在那了。

陳一帆和她的感情中,她才是那個喜歡依賴的角色,也許是有些大男子主義的陳一帆讓她在某些方面很有安全感,不過她的依賴和陳一帆最初的交友理念貌似極其相似。她很容易因為一些事感到委屈和不安,也許是陳一帆的某些回復稍慢,也許是陳一帆和某位女生說了句話,時過多年,已經無法列出所有讓這位姑娘生氣和委屈的原因,陳一帆當時只是簡單的以為那姑娘真的是醋壇子,每次想想招哄哄就好了。十七八歲的鋼鐵直男會喜歡干很多事自以為很浪漫的事。陳一帆會寫情書,打球賽的時候選擇姑娘的座位號作為球衣號碼,大冬天看姑娘手脫皮了下課后跑上幾公里買雙手套趕在晚自習前回來,也會在晚自習時某位男生跑去做姑娘旁邊的時候,當著老師的面一本書砸向那位男生。而姑娘很容易被這些事感動,看一封情書就能哭好半天。陳一帆本來以為談個戀愛就這么簡單,姑娘只是愛吃醋而已,直到平淡的日子走到了異地。那是那段感情的第四個年頭了,陪陳一帆吃了三年餛飩,晚自習后走了三年昏黃路燈下小路的那位姑娘和陳一帆在兩個城市上學。異地開始讓兩個人漸行漸遠,從一開始的每天晚上必定打電話聊天,到慢慢的次數越來越少,有的時候他有空她沒空,有的時候他沒空,她卻很想找他,依賴型的人,一旦一條消息回得慢了,那么她可能會腦補出一出韓式苦情劇,慢慢的彼此的不安開始演變成爭吵。陳一帆的一年大學,表面快樂到飛起,其實隱含著各種各樣被他所忽視的人和事。終于,無止休的爭吵在陳一帆決定退學的時候,四年的感情走到了盡頭,陳一帆說的分手。那位傳統,賢惠,對陳一帆什么都愿意的姑娘再一次表現了她的勇敢,第二天她出現在了陳一帆的校門口,這是陳一帆又一次被深深感動,女孩子說怎么吵都可以,不要分手。陳一帆知道自己剛剛交了退學申請書,他沒有告訴女孩子,可能是在那時候的陳一帆眼中,前途遠遠比愛情來的重要,也許是覺得未來的迷茫讓他再也承受不起無止休的吵架,陳一帆很亂,只想盡快逃離,他承認,他幻想過以后的白頭偕老,也認認真真的把所有感情都給過這個姑娘,姑娘的依賴在他那里以前是一種安心,現在卻成了負擔。難以再次想象陳一帆是怎么在女孩子不顧一切的奔赴而來的時候再次拒絕的。陳一帆不知道女孩子會傷心多久,哭成什么樣,他盡了最后一份責任,把女孩子送上車,好像這樣心里能彌補點愧疚,不過,那時候的陳一帆也在崩潰的邊緣。誰對誰錯。

人,不經過長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們將這些苦痛當做一種功課和學習,直到有一天真正的感覺長大了,甚而會感謝這種痛苦給我們的教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再去幻想如果還有一次機會,在那個校門口,陳一帆會做得更好嗎。感情這種事已經沒有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標準,愛之所以奇妙在于誰也說不清,陳一帆自責過,甚至后悔過,可是很無奈,他就是這么一個人,在自己即將崩潰的時候選擇了抽身離去,自私且不負責任,不過細細想來,那時候繼續下去也只能更糟了。陳一帆很感謝生命中出現的這個姑娘陪伴了他四年,讓他感受到了被照顧和依賴的溫情,也讓他看到了自己心理上歸根到底的自私和不負責任。陳一帆的青春有遺憾,但是沒什么不滿足,至少,在他給女孩子寫的情書中,每一句沒做到的山盟海誓,在落筆的時候都是一個十七八歲男孩子最真摯的表達。

在經過兩年“修正”時光的磨練后,陳一帆來到了第二所大學。過去的一切早已因為抑郁而塵封,陳一帆剛剛從抑郁走出來也開始大方的去接觸新的女孩子,不過似乎對談戀愛這種事很難提起興趣。每當發現和女孩子距離過近的時候,他總能感到排斥。他的身邊永遠是一堆男孩子,陳一帆形容他們為可愛的男孩子,一群男孩子在一起總是gay里gay氣,甚至他思考過,是不是性取向悄悄發生了改變,不過很快被否決,因為陳一帆覺得心理上可以接受男孩子,但是生理上一想到就惡心。日子就這樣平淡愉快的往前走,關于愛情,陳一帆沒有一絲波瀾,看見好看的女生,相比于身邊的狐朋狗友的激動,陳一帆一點念頭都沒有。

直到某天在網上意外的認識了一個女生,陳一帆不是一個善于在網上聊天的人,可能這個女孩子出現的很是時候吧,竟莫名的和陳一帆很聊的來,西北女孩有著南方女孩不一樣的直爽和干脆,好像這就很吸引陳一帆,于是第一次帶著新鮮感和好奇心和一個素未謀面的姑娘聊了起來。三天的時間,兩個人好像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交流了一遍,陳一帆從沒想過能和一個陌生人廢話這么多,但是這個姑娘就好像能讓他想去聊天一樣,要不說緣分妙不可言呢,有時候上天牽的紅線給你系上,你只能說自己很幸運。可能也因為陳一帆壓抑了太久太久,很久沒有一個人能讓他這么想去和一個陌生的姑娘交流。三天后,陳一帆跟這個姑娘表白了,是沖動,也不是沖動。他想的很清楚,也對這個姑娘足夠了解,他相信這個姑娘說的所有話,他也確信姑娘也相信他。說是沖動呢,主要是三天,確實從時間的維度上來說太短了,而且還是網絡上認識的一個人。不過,頗具感性的陳一帆相信所謂的緣分與安排,所以,對他來說三天夠了。電話里聽得出姑娘很驚喜,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直到他們決定在一起才通過視頻彼此知道對方長什么樣,好像買了一張刮刮樂一樣,不過陳一帆并不在意中沒中獎,他看上姑娘的是她與他的“聊得來”,也許是抑郁過后的人總是很容易被一點點驚喜和特別所感動吧。姑娘很好看,一切就像上天給陳一帆過去無數次自我懷疑為什么我這么倒霉的補償。一個月后的某天,姑娘來到了陳一帆的城市,他們的學校相距一千公里,他們的家相距兩千公里,這樣的距離也沒能阻止這位后來給了陳一帆所有“卑微”的姑娘。在機場接她的時候,那天陳一帆偷偷在微博小號上寫下:希望多年后,你我是手挽著手一起出行。

兩個無條件信任又愛得果斷且直白的年輕人并沒有等到多年就把陳一帆微博寫下的目標實現了,每個月陳一帆都會和她一起出行。他們去過西北的戈壁,蒙古的草原,冰封的松花江,在長江大橋上拍過照,在江南水鄉劃過船,兩年的時間就這樣在一次次攜手出行中度過。陳一帆幾乎把所有的奮不顧身都給了她,她也回應陳一帆以所有的情感和依賴。似乎陳一帆遇到的人都對他很好,這個姑娘似乎很懂得陳一帆的心理,她會照顧陳一帆所有傲嬌的小情緒,在所有渴望被重視的時候她總能恰如其分的出現給陳一帆所有他想要的“純粹”和“絕對安全”。陳一帆不喜歡讓女生花錢,也很舍得給女生花錢,可是她是陳一帆遇到的所有人中最“體貼”的,她會讓陳一帆去花錢,可是總是趁陳一帆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給他微信里轉錢然后刪掉記錄。異地難免帶來的溝通問題引發的吵架,她了解剛從抑郁中出來的陳一帆的脆弱和敏感,“認輸”的那個人永遠是她。她會用心的安排好每一次禮物,每一封手寫的信,紀念好每一次出行,也會認真的收藏好陳一帆給她的每一次驚喜。再熾熱的感情落到紙上其實也只有寥寥數行,只有真正體會過才知道那份真摯和隨之帶來的感動。兩年的時間陳一帆很感謝她的“縱容”,和她在一起的時間里面,陳一帆總是可以在感情里面肆無忌憚,也許是這個姑娘真的給了陳一帆他想要的絕對安全。

前文說過,陳一帆對于“太愛”這個概念的理解是基于某種自私又純粹的基礎,我太愛你了,愛到我接受不了你有一點不是我的;我太愛你了,只要你完完全全是我的,那么我可以縱容你在我這的所有肆無忌憚;我太愛你了,你要怎么樣都可以,只是別人不能分享哪怕只有一點點的你。這點,在這個姑娘身上也同樣成立。陳一帆從沒有隱瞞自己的過去,姑娘也很介意她的過去和曾經出現在她之前的姑娘。兩年的時間陳一帆知道姑娘一直都在介意,只是陳一帆同樣熱烈且真摯的愛讓她也能有賴以堅持的安全感來支撐。

陳一帆是個俗人,這點他必須承認,他想要純粹,但是時間一長他自己也做不到。他心里依然愛著那個姑娘,只是那種愛已經轉化為像結婚多年的夫妻一樣,難以分離,但是不會去再像熱年時那么充滿活力。“油膩”的愛也許能解釋談戀愛兩年后陳一帆的情感,女朋友在他心里依然是那個位置,只是這位姑娘給他太多的安全感讓他肆無忌憚的去油膩,他依然會去必要的時候準備小驚喜,但是已經不會每天都不遺余力去給予姑娘所需要的熱烈。兩個同樣追求純粹的人很快能擦出火花,也容易因為燃燒得太熱烈而來不及添柴。誰對誰錯,陳一帆錯了。他想要的東西,但是他做不到。終于,在天河機場,那個夏日的晚風下,她和陳一帆說分手了,機場大道車來車往燈火闌珊,兩車道中間的下客站臺上,兩個人站了很久很久,什么都沒說。來自遠方的姑娘,從機場來,從機場走。

電影“前任3”中孟云在林佳收拾行李準備走的時候,其實內心極其不舍,可是縱使心里千百般不愿意,最終在林佳要走出門的時候,他也沒有去挽留。很多看客都會覺得明明那么相愛的兩個人為什么要那樣互相折磨,明明心里那么愛,那么喜歡,為什么不去挽留,要那點該死的面子有用嗎?電影中一個人覺得他道歉了五年再也不想道歉了,而另一個覺得都是借口他再也沒有她想要的態度了。作為過來人,陳一帆知道,其實兩人的分手也許是注定的。女性的思維邏輯在對與錯,男性的思維邏輯在是否說得通。那個姑娘想要的陳一帆的態度,而且是一直想要,就像她一直愛著陳一帆一樣,依賴型人格在伴侶出門的時候心里可能會有一處大戲:你要出門了?要去哪?和誰?男的女的?去干嘛?什么時候回來?回來還愛我嗎?而陳一帆卻因為姑娘的依賴讓他選擇更輕松的去回應這些問題:回來還愛你,我先走了。陳一帆要的是理解,而姑娘要的是態度,陳一帆要她理解他不是不愛了,只是你讓我喘口氣,而姑娘要的是為什么不能像最初一樣,緊緊依靠在一起不好嗎。陳一帆覺得以上的議論才是電影“前任3”中孟云和林佳分手的真正原因,也是陳一帆那段感情結束的原因。唯一有區別的是,電影中孟云穿著至尊寶的服裝到廣場上大喊:林佳,我愛你。那不是挽留,而是放手。孟云去體面的和過去告別,而陳一帆沒有。林佳經歷了崩潰和重生,她過敏卻不顧一切的去吃芒果,陳一帆不知道,那趟航班落地后,那個姑娘該得多難受。陳一帆記得那個姑娘最喜歡聽的歌是“夏天的風”,可能是在夏天的風中他們一起去過很多地方,而那個夏天的晚風,徹底將這段感情拂去。對不起,陳一帆可能真的不適合談戀愛。

此后,陳一帆像電影中的孟云一樣,開始去瘋玩想要忘記所有的一切。那個夏天一路從西北到西南,他會熱情的招呼朋友一起去玩,會刻意邀請留學生,這樣他就能充當翻譯一整天都在說話,那時正值高考放榜,陳一帆還刻意回老家給親戚準備復讀的孩子輔導功課,甚至,連平時家教的所有學生,他都發了信息如果需要幫助盡管找他。好像,這些事就能讓他忘掉所有的東西,或者不去想所有的東西,他開始讓自己很忙很忙,他開始去像曾經一樣封存自己的記憶,不去想不去想,當后來的某天某個時刻,再談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朋友問他你們為什么分手?忘了,真的忘了,為什么,真的想不起來了。可能就算是當時,那天晚上,也不知道為什么分手。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吧。分手呢?可能也不知道為什么。只是兩個人真的該分開了,時間真的是一味良藥,不管多么痛苦,多么難受,多么撕心裂肺,總有一天他會慢慢恢復平靜。曾經的那艘帆船想要去更遠的地方看屬于不同地域的海浪和海風,這個世界對他很好,把所有的東西都展現在面前,或者宛如微風鼓動風帆,或者狂風暴雨折斷桅桿,或者海鳥棲息在甲板,或者前方的夕陽等著帆船去追逐。帆船駛過的海面,雪白的浪花蕩開的波浪最終還是恢復大海原有的模樣,而帆船,只能一直往前。

結束之后,陳一帆開始改變了自己的觀念,他覺得這輩子再也不會跟一個女孩子談戀愛了,也不會去選擇結婚,他想等到某天合適的時候,領養一個孩子。這件事其實很自私,他害怕老來孤獨,所以覺得孩子一定要有,這樣既能陪伴他的晚年又能讓他在父母那有個交代。幼稚的想法,不過他真的是這么認為的。這點他和某位曾經家教過的朋友說過,好像她也挺支持這種想法。

關于陳一帆的家教生涯,他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陳一帆自從來第二所學校開始就做家教了,原因只是因為他想多說話,從抑郁中走出來,事實上,這很有幫助,慢慢的幫他把長時間沒說的話說順溜了,只是苦了剛開始家教的那幫聽的費勁的學生。本性好動的他慢慢也結交了很多當地的朋友,有些至今還會和他一起約著打球喝酒,這些人也會做很多讓陳一帆很感動的事,有些家長看時間差不多了會強留他吃飯,有些學生會給他做生日賀卡,總之,很幸運能有這樣特別的經歷。這些人中有一個人,很特別,她后來成為了陳一帆的女朋友,雖然時間不長。如果說非要想想對她有什么第一印象,實在是沒有了,陳一帆給她講題從高一講到高三,事實上,如果在她畢業后不再聯系,那么走在路上陳一帆估計都不見得能認出來,倒不是這個姑娘不起眼或者沒什么特點,而是陳一帆給她講課的過程中只是機械的去講題,幾乎沒有交流過。陳一帆認為,家教其實是交流的過程,因為曾經的經歷讓他很愿意去幫助別人,他能在一堂課里就知道這個學生以后大概能考什么水平,也能猜出他是不是有可能發揮失常。不過這個愿意建立在家教雙方是否能交流起來,建立友好關系,因此陳一帆更喜歡給男生家教,因為根據經驗,男生會更加健談和愿意去表達,而陳一帆提到的這位姑娘,永遠只是冷冷的甚至不愿意開口手指著一道題,然后陳一帆開始講。這里作為馬后炮,如果當時姑娘能夠熱情點,那么陳一帆其實知道怎么去幫她提高,甚至在高三的某一次家教過程中,陳一帆猜到她可能會發揮失常,因為他看出了她的不踏實和其實心思很難集中在學習上,高考最喜歡考的就是對基礎的扎實程度,一旦不踏實,那么考試就會暴露出很多問題。不過,當時但凡有點情商的人也不能明說,畢竟誰都不想聽這種略顯晦氣的話,每次遇到這樣的學生,陳一帆只能希望他的猜測是錯的。不過后來的結果證明了陳一帆的猜想,高考失利的女孩子想從陳一帆這里取取經,復讀過的陳一帆知道其中的難受,也盡力去幫忙解答。在這件事過后陳一帆就很少有關于這個姑娘的印象了。只是好像隔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能收到那么一兩條微信消息,要么是詢問數學題,要么是新生關于大學的事情想和學長取取經。陳一帆都禮貌的回答了,當時的他其實沒想到會和這個姑娘有一段故事。

某天這個姑娘約陳一帆去看霓虹花園樂隊的live house,陳一帆挺詫異的,不過作為“老古板”以及長時間和新潮流脫節,陳一帆還是想去看看live house長什么樣,了解一下現在的人都在玩什么,再加上很長時間沒見過這位以前沒見過的朋友,陳一帆覺得一定很有趣。是的,那天晚上的live house讓忙了很長一段的陳一帆很暢快的亂叫了一整晚,酣暢淋漓。這時候的他已經不再是以前交友觀念不成熟的直男,那天晚上陳一帆就像照顧一位表妹一樣,帶她去看了電影,電玩城玩了一圈,然后盡量在擁擠的live house里照顧好她。這些可能不對00后的胃口,但是也是陳一帆能想到的照顧一位以前沒交過的年輕的朋友的方式了。那天晚上live house結束的有點晚,姑娘來不及趕上回學校的火車,陳一帆在酒店附近開了兩間房,點了一堆燒烤陪她聊的很愉快。也許正常人有過這樣的交往經歷過后會多想,但是陳一帆并沒有,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鋼鐵直男,只是他從沒想過和自己家教過的人談戀愛,他很真誠的想去照顧好這位來看他的朋友。第二天送姑娘去車站的時候,姑娘留下了電玩城里吊娃娃得到的兩只小狗中的一只。陳一帆還是很驚喜的,他很開心。他開始會和這個姑娘很認真且用心的去聊天,好幾次兩人能聊一個通宵,也許是那一個個通宵里面,姑娘所散發出來的特別和光芒開始慢慢吸引的陳一帆,他覺得這一定是一個有趣的人,他覺得這個姑娘讓他喜歡去交流,也不知道為什么,陳一帆開始主動起來,這個姑娘總有讓他想去保護的沖動,從前的經歷讓陳一帆戒掉了在戀愛過程中想去依賴,或者被依賴的沖動,他不再去尋找生命初期與生俱來想要的絕對安全,如果說有人讓他還想去談戀愛,,那么這個姑娘就是,沒有理由,可能是好看,可能是吸引了他,可能是和她聊天的時候的舒適與自由,也可能是她細心的提醒他他偶然說過的德云社的票要開售了,沒有理由的這種魔力讓陳一帆總想去喜歡她。陳一帆也感覺到了,姑娘貌似也對他有點意思,就這樣,在某次半夜聊天的時候,姑娘含蓄的說到你就在那,也不動。不需要什么理由,陳一帆自己也想不出來有什么理由,他只是覺得這個人很特別,她莫名讓他想能有繼續交往下去的機會,這時候的陳一帆對于愛情其實就像少年對籃球一樣簡單而純,他覺得我喜歡她,就這么簡單,不再想去考慮什么,如果不和她在一起,錯過這么一個人,未來的某個時候他肯定會后悔。于是那天晚上陳一帆在聊天對話框里發了很長一段話表白了,這里的表白并沒有要求姑娘和他在一起,他只是告訴姑娘自己喜歡她,他覺得確實需要點時間讓姑娘去消化一下這條消息,可是這個姑娘回了讓陳一帆終生難忘的一個字:草。陳一帆聽說過有人委婉拒絕,有人果斷拒絕,有人理都不理,但是這個草…好吧,陳一帆沒看錯這確實是個特別的姑娘。不過姑娘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只是告訴陳一帆她也喜歡他。其實這樣也好,姑娘認為現實可能會成為阻礙,還有她覺得她有某種心理問題。對于現實其實陳一帆覺得不會有什么問題,他喜歡人就是連她的一切都喜歡,為了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什么犧牲他其實都無所謂,事實上也不需要什么犧牲。姑娘希望攜手一生的人能一起待在天津,而陳一帆本來就打算以后留在這個讓他喜歡的城市,至于更遠的現實,離家兩千公里的陳一帆覺得,只要他想,只要姑娘愿意,沒有什么會成為阻礙。而姑娘當時說不清楚的心理問題,陳一帆沒當回事,這也讓后來的兩個人十分痛苦。

幾天后兩人一起去了趟北京,因為姑娘想要拍照,單身時間不短的陳一帆似乎喪失了談戀愛的技能,他好像知道怎么哄女孩子開心,又好像不知道,好像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又好像不知道,他想去對姑娘好一點,但好像一件讓陳一帆覺得自己做得滿意的事都沒有。就連那次北京之行,也因為炎炎烈日而不是十分盡興,不過,穿過的北京胡同還是讓喜歡文藝的姑娘有點笑容。那天晚上陳一帆和姑娘正式表白了,表白之前他去洗手間洗了把臉冷靜了很久,他很害怕這一次的感情無疾而終,不過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簡單的喜歡她,不想錯過她,不再帶有以前的心理問題和讓人不舒服的交友原則以及戀愛過程中不成熟的表現,現在的陳一帆即使不是最好的時候的陳一帆,但是確是頭腦最清醒的陳一帆,對,不想錯過她,那我就表白,有什么問題我再去解決。就這樣,陳一帆走出洗手間后看著躺在床上的姑娘就把每一句浮現在腦子里的話都告訴她了,喜歡她為什么不說呢,為什么害怕以后會有什么問題呢,有什么問題也得走下去才能發現啊,現在的陳一帆喜歡的很簡單,就是靠這樣的想法,他一個字一個字跟姑娘表白了,姑娘臉紅撲撲的,兩手僅僅攥著被角,答應了。陳一帆很開心。可是沒想到五分鐘后,姑娘反悔了,理由還是那個心理問題,當時的陳一帆不能理解,后來想明白了才發現,姑娘對他從一開始就很好。

從北京回來后,不管是有點沖動還是懷揣著對愛情的向往,倆人還是走到一起了。

接下來不長的將近兩個月,陳一帆第一次在這個他喜歡的城市感受到了姑娘以及她一家人的溫暖。姑娘的媽媽是陳一帆在這個城市見過最有禮貌且有涵養的家長,她總是能讓姑娘帶著給陳一帆買的衣服,生活用品,食物等等來給陳一帆,第一次有人以這樣的方式來喜歡他,每次收到這些東西,他內心的那種感動總能難以控制,每次都在心里想,這輩子沒別人了,就她了。是因為這些東西,也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他能感受到姑娘很用心,會在他生日的時候親手做蛋糕,會給他做好便當,發現他心情不好的時候會主動來陪著他,也教會邋遢的陳一帆去用防曬噴霧,疊好衣服,按時換洗床單。如果說那一兩個月的陳一帆有更多時間的話,那么他也許也能做得更好。他一直覺得沒給姑娘做什么值得留戀的故事,不過提筆時細細想來,他們一起出行過,去過彼此的學校,像一起生活一樣一起去宜家買過東西,一起去麥德龍買過廚房用品,一起開過車,一起看完某段時間上映的幾乎所有電影,一起逛過公園,一起沿河走過很遠很遠的夜路。這個姑娘留給陳一帆的是他想去安定,想去享受生活的舒適,如果不是那個隱藏了很久的心理障礙的話。

以下,陳一帆只能以敘述的口吻一句一句的說。某天,由于姑娘的時不時冷漠和陳一帆急躁的性格讓兩人不得不開始一次當面對話。姑娘說,她想冷靜一段時間。陳一帆覺得姑娘想分手了,只是不想明說,在逼他,他不能接受。姑娘說她不想分手,可是她想冷靜一段時間。陳一帆覺得,哪有什么冷靜一段時間,冷靜完就該分手了吧,他接受不了去等姑娘想清楚要不要再繼續下去。在姑娘想走的時候,陳一帆還是去抱住了她,因為他覺得如果不抱住了,可能就這么錯過了這個讓自己想留下來的人。陳一帆問她:如果我說你走了我們就分手,你還會走嗎。姑娘說:那我不走了。可是,看上去極度痛苦的姑娘還是讓陳一帆心軟了,他撒開手放她走了,送她下樓坐車的時候,陳一帆以為那是最后一次了,后來雖然不是最后一次送她,送完之后陳一帆覺得他分手了,他沒做好準備去分手,本來他以為這輩子他在也不會,不想去分手了,這次他徹底覺得自己喪失了去交往一個女生的能力。送姑娘上車后,他就一個人去了酒吧,答應姑娘不抽的煙在那時候又熟練的點了起來,不知道喝了多久,直到姑娘說她想來。陳一帆本來沒同意,覺得已經半夜了挺危險,姑娘說她媽媽同意她來,陳一帆再次感受到了那種家的被照顧和偏愛的感受,那一刻他好像一切都好了。急急忙忙回去等著姑娘。那天,老小區樓下,姑娘站在那里。單憑這樣就能撩動陳一帆一輩子了。那天晚上,見到回來的姑娘的時候,陳一帆就徹底好了,你要怎么樣都行,你要怎么樣我們就怎么樣。

陳一帆就是這樣一個人,可能現在的他要的是那部電影里林佳的態度了。而不巧的是,姑娘的依戀型回避人格最難讓人感受到態度。這讓陳一帆很痛苦。他愿意去等,可是他也著急去知道自己等的結果,他不想等到那句我們不合適,我們分手吧。所以那幾天的陳一帆心情不好,缺乏耐心,也失去了冷靜下來理解我姑娘的心理障礙的最佳時間。終于有一天姑娘不忍心再看陳一帆那么難受,和陳一帆說了分手。那一刻陳一帆徹底爆發了,他很生氣,明明自己跟女孩說不分手要等她,他覺得明明自己去犧牲可是卻換來這么一個結果,他甚至覺得女孩在玩弄他的感情。抽了一整晚的煙之后,陳一帆決定好好的和姑娘道別,他對愛情這件事死心了,他只是還喜歡著姑娘,不管姑娘給了陳一帆什么樣的感覺,但是一想到曾經姑娘做的那些所有事,是不是被姑娘玩弄感情已經不重要了。分開后,他和姑娘就沒有復合了,雖然他們還一起喝過兩次酒,一起走過一段很長的路。每當陳一帆決定徹底放下的時候,姑娘的笑容總是能恰到好處的出現,讓陳一帆告訴自己別留下遺憾,再去抓住她一把。甚至在分手后的第一次酒局里,如果不是下雨,如果倆人能走完那段路,陳一帆就再次去求著姑娘留下來。后來,冷靜的想了兩天的陳一帆開始意識到,如果自己能做的更好,那么姑娘就不會那么痛苦,之前的急躁把一切都毀了,他開始認真去看關于回避型依戀人格的書籍,開始去查閱相關論文,然后他告訴自己,既然喜歡,那就一定不要錯過啊,這可能是你這輩子最后一次會去喜歡一個人了。第二天,他去告訴了姑娘,他很喜歡她,不想錯過她,希望她再給他一次機會,一字一句生怕姑娘不明白他的意思。不過這次,他錯過了最佳時機,姑娘在一段時間的痛苦之后,在那天告訴陳一帆,她放下了,不再想繼續了,我們做好朋友吧。那時候陳一帆一邊騎車過斑馬線,一邊看手機,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他停了下來,趴在車把上,莫名的心絞痛,那時候他才發現,原來他這么喜歡。直到所有的喇叭聲提醒他,在難過也該走了。本來陳一帆決定自己慢慢去忘掉,總有一天能走出來。可是姑娘家人再一次善意的送來陳一帆老家的特產,讓他的感動再一次化為了沖動,那天晚上的酒館里,陳一帆沖動的吻了姑娘,姑娘沒有拒絕。陳一帆以為,姑娘還愿意給他機會,可是在陳一帆回家的路上,姑娘的話讓他覺得既然你不喜歡我,干嘛要對我那么好。陳一帆刪掉了姑娘的好友,在酒吧里待了一整晚。也許是覺得自己愛的太多沒有回報的憤怒吧。后來,每當陳一帆見見平靜下來的時候,他總會想跟姑娘說,我已經了解你的心理障礙了,我能理解你,我不是要求你跟我在一起,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會等你,什么時候你需要我我一直在,也希望你,什么時候你覺得煩了,你喜歡上別人了,一定要告訴我,我會自己走。可是這句話,讓陳一帆看到姑娘開始有自己的生活,漸漸和自己疏遠的時候,也許這是那種性格的表現,可是陳一帆還是覺得強行去說,只會打擾。如果是十年前的陳一帆一定覺得卑微到土里,可是現在的陳一帆突然理解了那些愛情史詩里面奮不顧身,愿意付出一切的愛。陳一帆沒有那么偉大,沒有什么原因,不覺得自己卑微,他只是愿意,因為在他心里,他喜歡的姑娘值得。

故事只能說到這里。帆船經歷過溫暖的朝陽以及和煦的海風,也感謝上蒼給予的夕陽下的浪漫。陳一帆走出了所有的不符合正常人類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交往的心理,走出來不代表一定是更好,但是至少這是陳一帆想去愛這個世界的表現,他想讓所有他愛的人和事更加舒服的與他享受這個世界。帆船總有一天會看完世界想給他看得東西,也總有一天他會滿載感動,堅韌,無私和驕傲,不再孤獨的歸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