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者:江軍
云課堂ID:fuchen1994
郵件:1334135292@qq.com
實驗要求:
1)實驗部分(以下命令為實驗樓64位Linux虛擬機環境下適用,32位Linux環境可能會稍有不同) 使用
gcc–S –o main.s main.c -m32
命令編譯成匯編代碼
2)根據本周所學知識分析匯編代碼的工作過程,撰寫一篇署名博客,并在博客文章中注明“真實姓名(與最后申請證書的姓名務必一致)?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Linux內核分析》MOOC課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博客內容的具體要求如下:
反匯編后的代碼如下:
需要去除不相干部分
忘記改數據,故以系統時間為證
匯編代碼分析:
1.ebp指向棧頂,esp指向棧底
1
2.從main開始,pushl %ebp 表示把ebp中的內容放入第一個棧空間。因為棧是從大到小,所以esp會向下移動4個字節。
2
3.movl %esp %ebp 是把ebp的內容變成esp,就是把ebp指向ESP的位置
3
4.subl $4 %esp 是把esp減去4個字節,就是把ESP指向下一個棧
4
5.movl $8 (%esp) 把8放入esp指向的當前位置
5
6.call f ?分解為 pushl eip ? movl f eip ?意思就是在執行call命令時,將f放入eip中,這樣執行的就是f,而不是eip偏移的下一個位置了。但是0x004中的eip保存的是原來指向的下一條指令.
6
7.開始執行f函數中的代碼第一句:pushl ?%ebp ?因為ebp指向的是0x002
7
8.movl %esp %ebp
8
9.subl $4 %esp
9
10.movl 8(%ebp) %eax 變址尋址,所以eax = 8;
11.movl %eax (%esp) 就是將eax賦值給esp的值
11
12. call g 類似于上面的call f,就是先pushl eip ,然后movl g eip;
12
13.pushl %ebp
13
14.movl %esp %ebp
14
15.movl 8(%ebp) %eax ?eax = 8;
16.addl $3 %eax ?eax = 8 + 3 = 11;
17.popl %ebp ?相當于把esp中的值賦給ebp,并將esp-4.這時,ebp指向的地址是0x005
17
18.ret 指的pop %eip 就是把esp的值賦給eip,并將esp-4,eip(0x007)指向的是f中的leave。
18
19.leave 是指movl %ebp %esp ,popl %ebp;
19
20.ret ?popl %eip ?這個eip指的是main中的addl $1 %eax ,所以eax = 11+1 = 12;
20
21.leave ?movl %ebp %esp,popl %ebp
21
知識總結:
pushl : ?1.subl $4 %esp ? ? 2. movl %ebp %esp
popl %ebp: 1.movl %esp %ebp 2.addl $4 %esp
leave : ?movl %ebp %esp; ?popl %ebp;
enter : pushl %ebp ; movl %esp %ebp;
ret: popl %eip;
總結:
從這個實驗可以發現,存儲式計算機中的運行過程離不開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程序中的每一條語句都會編譯成匯編代碼,每一條指令都明確了計算機從哪里取值,進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等等。
計算機是一步步地取出明確的指令,然后一步步執行,最后輸出運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