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風輕云淡的夏夜。竹影搖曳婆娑,不知誰家窗臺散發出濃郁的夜來香。抬頭仰望城市的夜空,白白的月光牽扯著淡薄的白云,幾顆明亮的星星在不遠處眨著眼睛。又是一個萬家燈火,此時此景,卻讓我想起了兒時久遠的煤油燈。那昏黃如豆的燈光就像天際中的某顆星星穿透時光而來。
奇怪的是,所有有關煤油燈的記憶和往事都是在夏天。其他的卻是淡忘了。
上小學時家里還是點的煤油燈。大概煤油供應有限,再就是費錢的緣故,所以有些要做的事會盡量安排在天黑以前把它做完。比如讀書的我,下學回來后,搬來板凳當桌子,坐在老屋門檻上做作業。做完作業天麻麻黑了,母親就催喊著去洗澡。同樣把木圓澡盆放在屋檐下,就著依稀的亮光把澡洗了。而母親就在煤油燈下,鍋前鍋后在廚房忙著一家人的晚餐。爐灶的柴火燒得很旺,映在我的臉龐上,我透過灶間的縫隙看著母親在蒸霧氣和煤油燈光跳躍中忙碌的樣子,期待著鍋里的飯菜早些做好。這些記憶都是在白天炎熱晚上涼快的夏天。
等到睡覺了,鄉村的夜靜悄悄,只有螢火蟲撲閃在鄉間屋前屋后,還有蚊子在耳邊嗡嗡嗡地哼唱。母親總是讓孩子們先上床,手拿蒲扇來到床前,在蚊帳里上下打扇著,為我們驅趕蚊子?;蛘甙盐脦は确畔聛?,再捧過來(帶罩)煤油燈,拿到蚊帳里跪坐在床上來捉蚊子。蚊子們都散亂停在蚊帳壁上,母親手捧煤油燈,挨遍在蚊帳上尋,見著停掛的蚊子,將煤油燈罩口沿一靠近,蚊子便因炙烤隨之掉落到煤油燈里。
尤其是初夏,田間水活泛了,青蛙開始活動。呱呱的叫聲吸引著異性同類,夜晚開始變得有些躁動不安。爺爺總會坐在煤油燈前,伏案要讀一會古書。念念有詞的聲音和著窗外此起彼伏的蛙鳴,槐花淡淡的甜香味飄進屋里,我在這樣安寧的環境中迷迷睡去。
上初中中考前,我們那些愛學習的同學三二成組在一起做題交流。熄燈后還舍不得早早睡覺,于是點上我們自制的煤油燈繼續學習。這煤油燈燈身是墨水瓶,燈口是牙膏嘴,燈芯是細花繩(類似鞋帶),再倒些煤油進去,就可以拿來使用了。既簡單又方便。
中考也是在夏天,這小小的煤油燈陪伴著我們一個個激奮難忘的夜晚。當時我的數學徘徊在剛能及格的水平,我找姓王的同學,他數學比我好,向他請教。他耐心教我,我一道題一道題的啃,練習得多了,數學成績也有提高。在中考前成績是全年級前十名,只是到最后沒有把書讀出來。想到這些,那些夜晚在若小的煤油燈下和同學好友做題的情景,如今真的感到像夢一樣,是那么美好。
面對今夜的無數燈火,想到煤油燈陪伴的那些歲月,雖然確實是自己經驗過,可現在真的難以去想那個時候我們是怎樣地在昏黃如豆的煤油燈下生活的?要是擱到現在,就算停電一個小時,沒有明亮的電燈,我們都會感到很不習慣。無所適從。這又是為什么呢?這人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化了呢?
流年似水往事如煙,夏蟲又開始在草叢中唧唧低唱,喚醒了我對久遠煤油燈的思念。如今就算面對明亮的各種燈光,也沒有了兒時對煤油燈的那種溫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