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易》是象的思維游戲,象的思維是一種藝術(shù)化的理性思維。所以對于形象思維的訓(xùn)練,是學(xué)《易》的首要功課,也是必要功課。本文就和讀者一起回到3000多年前,我們和古人一起欣賞那時的日落。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 “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離”的卦畫是捕鳥的網(wǎng)或者竹篩簸籮,這一點古人并無異議。但《彖》說離的卦畫是火、是太陽,光芒四射、霞光溢彩。《象》和《彖》是一致的,所以說“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其實,稍微仔細看看卦畫,說是太陽之象還是說得通的,而且也可以看作一個用木料架好的火堆。這里稍微展開一下:“離”卦原本叫做“羅”卦,的確是捕鳥的網(wǎng)。但《易》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完善的作品,成熟的“離”卦不僅將“羅”卦的內(nèi)容照單全收,還增加了新的信息,兩者并不矛盾,反而互有補益。至于為什么畜養(yǎng)母牛吉祥,這我就不瞎猜了,畢竟我還真沒放過牛。
履錯然。
黃離。
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耋,讀疊,指老人】
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出涕沱若,戚嗟若。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丑。
離卦的爻辭是一首藝術(shù)價值很高的古歌。它將戰(zhàn)爭場面的蕩氣回腸和夕陽西下的瑰麗絢爛兩者結(jié)合在一起,并將戰(zhàn)場上的血腥殘酷與日落時人們的哀怨惆悵緊密結(jié)合起來,雖然表面上古歌是在稱頌圣王出征,取得勝利,但隱含在文字背后的悲劇情結(jié)昭然若揭。
部隊整肅,行進有序;
日已過午,光線偏黃;
無鼓軍歌,老人哀嘆;
突如其來,聲勢浩蕩;
明如烈焰般霞光萬道;
瞬如死寂般悄然逝去;
淚水滂沱,憂懼嘆傷;
這是天子的征討;
舉行斬首的慶賞;
清點俘虜?shù)臄?shù)量。
太陽,對人類而言具有強烈心理暗示效應(yīng)。它是光明、它是溫暖、它是絢麗、它是生命,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我們就看見了希望,這就是“復(fù)”卦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而當太陽升到最高點,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這就是“剝”卦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無論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多么輝煌,轉(zhuǎn)瞬之間,垂垂老矣,這就是“夕陽”,“離”卦為我們呈現(xiàn)的畫面。
夕陽隱喻是全人類共同的悲劇情結(jié)。我們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美好的流逝。“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我們逃不出生死的命數(shù),但“乾”卦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幅太陽的畫面,正大光明,如日中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的皮囊確實注定走向遲暮和死亡,但效法上天,剛健中正,靈魂不朽才是真正地“龍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