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冥想我是一個小白。
剛剛跟著族長的分享冥想了十分鐘,開始一直在關注秒鐘的聲音,然后吸氣,一件事進來,呼氣,空白,吸氣再一件事進來,呼氣,空白…,如此反復,慢慢的沒有事情再進來,秒針聲音也被淡化,鬧鐘響了……
這就是我對冥想的淺層體驗。
最初嘗試冥想是因為壓力。讀博第二年的秋季,有段時間壓力大的喘不過氣,人也變得消極,天天起床都想退學回國。老公對心理學略有研究,在他的建議下我參加了一期瑜伽冥想的workshop。這個workshop主要針對初學者,引導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專注的去感知氣流在體內的流動。每次課結束會覺得輕松一點,但沒好太多。
接著我開始跑步,每天下午四點進gym上跑步機一個小時。前十分鐘呼吸不均情緒翻騰,到20分鐘時渾身酸沉想下來,到30分鐘好像經脈暢通了,越跑越輕松,40分鐘就開始變得愉悅,身心放松,呼吸隨著跑步機和腳的摩擦聲和諧流動,思想放空,進入忘我的境界。60分鐘后節奏慢下來,壓力消失,宛若新生。老公告訴我冥想后也是這種感覺,異曲同工的效果。
如此神奇當然要雙管齊下。我開始每天晚上臨睡前靜坐,先回顧當天的生活,讓各種思緒隨著緩緩的呼吸沉淀,直至平靜。有時需要3分鐘有時需要20分鐘,但通過跑步和靜坐結合我在壓力下變得從容了一點點,陽光也就趁機明媚一些些啦:)
我工作的地方挨著一條小河,河邊是茂密的森林和專門的跑步和騎行小道。我經常會下樓,沿著小道跑或走一圈(取決于有沒有帶跑步的衣服),讓自己的呼吸融入到水流聲和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中,簡單純粹,安靜有力,令人著迷。
后來我隨朋友去教會參加過一次祈禱冥想,雖然我沒有宗教歸屬,但當時的確感知到了精神共鳴的震撼。這可能就是信仰的強大魅力吧。
我想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冥想,都是為了給自己幾分鐘留白,去重組能量,體驗身心共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