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果說旅行的時候要帶一本旅行指南的話,我倒覺得還不如攜上一本《旅行的藝術》,如果說要給這本書做一個評價的話,我想這大概是我看過關于旅行解讀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本著作。

我第一次聽說阿蘭德波頓的名字時,我以為他會是一個清瘦的青年,一頭灰棕色的頭發,耳上架著一副黑色眼鏡,不羈地穿著破洞牛仔褲,隨時都可以背包游天涯。這個形象一直存在于我腦海里,直到某次我打開youtube發現了他的頻道,才知道原來他是個已經四十多歲還有一個锃亮的禿頭的男人,當然清瘦算是勉強正確,好在沒有給人營養不良的感覺。

于是,就是在這樣的印象下,我讀完了這本書。我沉醉于他精妙絕倫的文筆中,我愉悅于同他一起游覽世界,我佩服于他的見多識廣博學多才,我驚嘆于他的哲學思維能力。

到后來,我完全忘了他到底長什么樣,只覺得這趟旅行簡直值回票價。;)

《旅行的藝術》,顧名思義就是探討旅行,的藝術。(一句廢話~)

與其說是阿蘭德波頓一個人孤獨地寫下這些文字,不如說這本書是他與名家共同探討旅行的哲學。

他將書按照旅行的步驟分成幾部分,從行前準備到最后的回家,每一部分里,他到達一個旅行目的地,而與此同時,那些大文豪們、畫家們也都穿越時空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隔著幾百年在歷史的長流中,這個人講一個故事,那個人畫一幅畫,通過互動的方式阿蘭解讀了到底什么叫做旅行,旅行有哪些過程,如何正確地旅行,怎么樣去擁有旅行途中的美等問題。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第一篇,阿蘭德波頓借著于斯曼的《逆流》講述了對主人公德埃桑迪斯的旅行的見解。

這個故事本身就非常有趣。

德埃桑迪斯曾經對倫敦充滿憧憬,熱切地希望到那里旅行。在他的想象中,倫敦多雨的天氣,潮濕的氣味,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以及食物,都讓他著迷。無疑,這是每個旅人在旅行之前美妙的假想。

于是他立即安排去倫敦地行程并到達了車站。可是在車站吃完一頓飯之后,想到將要去到倫敦的路途也許會辛苦,住宿也許會有蟲,吃飯可能也吃不好,睡覺也不能睡飽,他退縮了。他勸說自己還不如待在家悠閑地在書中遨游,何苦讓肉體受到折磨。接著,他匆匆付完賬單回家了,從那以后,他就再也沒有旅行過。

我從前也認為旅行是件美妙的事,小時候和父母旅行也沒覺得有任何不妥,直到近幾年所有的旅行都是自己親自安排預定,我才體會到這種疲憊感。

相反,如果待在家看書,不用擔心冷熱交替,足不出戶便能享受美景,還不用擠在人山人海里數人頭,這聽起來就要美好一萬倍。

可是,那么人就不需要旅行了嗎?——當然不是,古話也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尼采在書中也給予了我們旅行的建議:人們需要先了解文化和歷史才能夠在參觀過去的事物時得到一種歸屬感。這說起來都是一個意思,先學習了,再旅行。

比如參觀中國博物館,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哪一件展品是鎮館之寶?哪一件物品體現了什么樣的獨特思想?這樣才能在參觀時細細品味。不然你看到的也許只是幾塊陶泥或是毀的不成形兒了的垃圾。所以說,只有遵循這樣的準則,才能體會到旅行的益處:和學習類似,旅行相當于一個反芻和應用的功能,身臨其境肯定不如真臨其境,只有真正感受過,才會印象深刻。

另外,書中也探討了如何留住美這個問題。借用了威廉·華茲華斯的理論“凝固的時間點”,阿蘭告訴我們,旅行的每個時刻都是美的,而這種美用相機記錄下來,反而會失去光彩。如果你駐足片刻,靜心感受大自然,這樣的記憶會在腦海里儲存,無論以后遇到困難還是傷心欲絕,這些“凝固的時間點”都會給予人力量和慰藉。《白日夢想家》中也提到了類似觀點,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有時候特別喜歡一個時刻,就會沉浸在里面,相機只會讓人分心”。

現代人大多都跟風旅行,甚至打出了“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口號,但其實這樣的盲目對領悟人生或許根本沒有幫助。就算窮游,也應該有個限度,實在太窮,連肚子都填不飽,那還是好好反思自己,反思如何改變現狀,畢竟在如今的社會,只要肯做事,就不會吃不飽。

書中談論到的許多哲學觀點都顯示出這本書是用心的。與阿蘭一同旅行的梵高也讓我一改曾經的態度,重新審視這樣的一個偉人。

一個作者最厲害的是讀者能夠傾付信任,愿意追隨他的觀點,而阿蘭就是如此厲害。

用上述方法旅行,即使瑣碎細節也能變得有趣,阿蘭的書里還介紹了一本《我的臥室之旅》真是讓人大開眼界。生活本就很美好,而我們自己本身就是詩與遠方。

我相信旅行是一件浪漫且值得的事,但可別忘了,“讀萬卷書”才是排在首位的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我時常利用空余時間為下個月的清邁之行做些準備,有時候會在小本子上做些我認為有益的摘錄,也將一些突如其來的靈感及...
    Holiday歷險記閱讀 2,119評論 1 32
  • 陽春三月,得寵于太陽的明媚與溫暖,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很多人趁著放假出外踩青。其實,這個風俗古來有之。 東晉永和九年...
    靈林玖玖閱讀 625評論 7 10
  • 你確定你會旅行?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路邊的垂柳已突出嫩芽,街上也有三三兩兩著急展現風姿穿著裙子的女人。而這個時...
    碳哥哥閱讀 656評論 5 24
  • 2016-09-20 華杉 君子之樂,我心光明,我人透明,心理陰影面積為零。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
    郁萍閱讀 521評論 0 0
  • 我和我家橙子的故事只有故事,沒有太多相關圖片。 為什么?當一個人專心做一件事,不管結果如何,有時是不會或者想不起來...
    秭歸橙子和水果閱讀 382評論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