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qiuyiren
October
19.2018
武漢的夏天,空氣帶著濕漉漉又粘不拉乎的感覺,才走幾步路,身上已經掛滿汗珠,貼在襯衫上,黏在頭發根里。
8月的時候我測出懷孕,因為每天持續出血,抽血指標不正常加上照不到孕囊,一直無法排除宮外孕,雪上加霜的是沒幾天我又感染了帶狀皰疹,那是一種會導致胎兒畸形,潛伏在人神經里的病毒,神經疼的時候就像肉被一刀刀割開, 痛苦至極。
我和西蘭花尋遍了全武漢最知名的幾所醫院,醫生都給出兩個結論:1、住院。在院做持續檢查,防止宮外孕大出血嗝屁在外。2、定期到醫院檢查,直到確診為止。但是要在拒絕住院的單子上簽字,承諾發生任何情況與醫院及醫生無關。
我們選擇了后者。
--
于是,酷暑的早上,隔三差五地從家趕去醫院做檢查便成了常態。
專家周一到周五才坐診,且只有半天,周末的時候就連基本的彩超都做不了,即使周末抽血周一才能出結果。我一直覺得這時間制度定得無比反人類,病毒怎么知道今天星期幾?
西蘭花為了陪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請假,即使很多時候我隔著空氣都可以聽到電話那頭他的領導出于道義上的安慰,和欲言又止的無奈。
醫生囑咐我必須絕對臥床靜養,身邊也必須有人。于是西蘭花借了輛車,那是一輛朋友剛買一周“毒氣”還未散去的新車。我們剛開始7點半起床,之后6點半,6點。奇怪的是,不論我們起多早,醫院的停車位永遠是滿的。如果你第一次來分不清哪條道是進醫院停車場的,遠遠看到某條道上堵著一條長龍,別懷疑,那便是。
為了趕時間,我們每次只能把車停到1公里以外的酒店停車場,停一次就會廢掉一張紅毛爺爺,接著,在太陽孫子那惡狠狠的毒汁下拖著破爛不堪的身體走1公里到醫院,然后,從醫院再走回來。
---
對癥的專家任何時間在APP上顯示總是滿號的。沒掛號想看病只有兩種方法:1、找黃牛買號。2、現場求醫生加號。
如果有幸被醫生現場翻牌,號碼會被排到最后,只要耐得住性子去等,去熬,終究是可以看上病的。
我們的專家號90%都是加的,所以,我倆經常一等就是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坐到屁股麻木, 餓到大腸黏結,等到終于叫上我的名字,循例問診開完檢查單時,醫生也下班了,所有的檢查窗口也早已關閉。
于是明明可以一天搞定的事情,很多情況都硬被拆分成好多天:看病一天,檢查一天,看結果一天...
那時候西蘭花的口頭禪是:又廢了一天,時間全浪費在排隊上了!
----
但是,如果沒去過婦產科,都談不上真正的"排隊"。
其他科室,就算排隊5小時,看病五分鐘,即便難熬,和老公聊聊天下下棋看看劇什么的也就過去了。只有婦產科獨樹一幟。
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大肚子孕婦,好好的座位不坐,腳都腫了還硬要和老公在排隊區外面站著聊天,你若再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她們不一會就會進去,再出來,再進去,反反復復...你覺得她們是不是閑得蛋疼?對,她們就是閑的啊!!
為什么呢?因為大醫院的婦產科門診都有個很奇怪的制度,叫:男士止步。這個止步范圍有的醫院僅限科室,有的醫院已經擴大到科室外幾百米的叫號區。
這對于很多由伴侶陪同問診的孕婦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
試想一個孕婦,就算是健康孕婦每次例行檢查都會忐忑脆弱,更何況像我這種寶寶已經出現問題,等待宣判的孕婦們,心情可想而知。
本來我們就夠可憐了,你丫的排隊時間還這么長,這么久,這么累?罷了,我們都不計較!可是,你為什么還要在我們最脆弱、最孤獨、最疲憊的時候,沒收唯一可以陪我們聊天解悶安撫我們情緒,舒緩我們疲憊的老公牌靠枕按摩機?!
我們明明有機會借醫生之嘴教育老公:小伙子,你一定要好好照顧你老婆!你要注意她的什么什么,這段時間最關鍵了...最后統統變成了“轉述”:呃...醫生說,我懷孕好不容易,要你多照顧我,多關心我,醫生還要你在我懷孕期間勤快一點,要我別太累了。。本來一句很嚴肅專業權威的“先生需知”,硬生生變成了老婆撒嬌求關注,你說氣人不?!
有人說了,婦產科門診,就應該只讓女的進,男的畢竟不方便。
可是,門診區又不是檢查區。詢問而已,這么不方便,當初婦產科就別收男醫生啊!!
又有人說,自己隱私被其他男人聽到也不好。我就奇怪了,醫生是來上課的嗎?難道他會說,來,你們十個,挨個給我報一下你們上次月經幾號,周期多少天?我來挨個分析。不會啊!醫生都是1V1,叫到妻子時,丈夫再一同跟著進去聽完就出來不就行了。
這個社會總說女人懷孕時男人要有參與感,網絡上也經常會轉發這樣那樣的孕期常識,標題大多都是轉給爸爸看,轉給男士知道,無非也就是想讓男人通過這些知識,直接知曉女人懷孕的艱難和不易嘛!
可是,明明每個丈夫都有直接了解這些知識的機會,“體制”卻在臨床問診時,直接把丈夫剔除了,WHY???于是整個孕期,醫生分析病情也好,囑咐孕婦的注意事項也好,老公全都是被止步在外,無法直接知曉的。
-----
經過一個半月的“折磨”,我和西蘭花的那個孩子自然流產了。
官方說是胚胎不好,自然的優勝劣汰,對身體基本沒有影響,算是個好結果。
慶幸不是宮外孕,不用住院,也不用擔心帶狀皰疹后期感染胎兒畸形,終于可以歇歇了,該有段時間不用再來醫院了,想到這里我居然有些開心。
朋友聽聞我的狀況后還是很擔心,非要我去掛XX教授的號再次確診。她把那教授吹得天花亂墜、神乎其神,說那教授湖北省頂尖,從不接受新病人現場加號,要我一定要想辦法弄到他的號。
我在朋友和老公的雙重慫恿和唆使下花了他媽200+大洋,掛了一張黃牛號。
付款后,黃牛發了一個微笑表情問,需要占車位服務嗎?其他服務也可以,你可以看我朋友圈。
我楞了一會,說,不了。心里萌生一種說不出是興奮還是遺憾的奇怪感覺,那感覺就好像你走進一家小店,發現里面的衣服都巨好看,件件都能滿足你需求襯托你氣質,你恨不得把它們統統包起來,一看價牌,最終還是選擇了打折的那件。
問診當天,我拿到了號:5號,剛準備照例去5樓,定睛一看,就診區居然在17層。詢問后才知道,原來17樓是專供知名專家問診的特殊樓層。
上到17樓,豁然開朗,完全不同于5樓的裝修風格。候診區里,全是一張張真皮沙發,舒適無比。那里沒有5樓的嘈雜,沒有人滿為患,也沒有“男士止步”。老公感慨道,不容易啊,終于可以和你一起等叫號,再也不用怕被護士趕出來辣。
那天早上,一切都很快。很快叫到我們的號,很快循例問診,很快做了檢查。可能因為號碼靠前,前面檢查的病人也少,很快檢查結果就出來了。
我們生平第一次早上10點半不到就看完了病。
臨走時我聽到等號區的病人A說,我好幾個星期晚上都沒睡好,一直在網上搶號,我一個朋友還沒搶到。病人B唏噓,唉,還不是一樣的。現在看個病真是折磨人啊,沒病死,都會被磨死了...
我和西蘭花走出醫院,心頭塞滿嘚瑟。陽光刺眼,卻柔和,那一刻,就連路邊一向煩人的灑水車里放的音樂,也格外讓人心曠神怡。
我和老公雙雙打趣說,誰說錢不能買時間?勞資花200+塊就買到了一天的時間!不然今天又廢了!
老公說,那下次再掛黃牛?
我查查銀行賬戶道,呃...爽一次就好...老公笑得意味深長,拉起我的手說,時間好早,去逛逛?
我點點頭,順帶挽起他的胳膊。
我站在馬路對面,扭頭看了看對面那條堵在醫院的車輛長龍,想起黃牛最后的那句話,不知為何竟莫名浮現一絲感傷:
我錯了。
原來,看病也是可以不累的,
累的,永遠是那些金字塔底端的人…
透氣
出 口
EXIT
** · · ·要不再看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