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抱著手機打王者榮耀的人們應該不會冥想。
那些一邊躲著城管,一邊為生計奔波的街邊小販,應該沒有時間來冥想。
我們生活中的業余時間有80%已經被手機占用,哪有時間來冥想。
當腦中跳出冥想這個詞兒時,我所想到的就是安靜、獨處、思考。
就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看,在哪一個時間段自己會冥想,自己會想到用冥想,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心情,那應該是一段我在抑郁邊緣徘徊的那段時間。
我們都知道,抑郁的表現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會開心的笑,不會過分的悲傷,就是一種情緒低落,持續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很難受。
在這個時間段我就會問自己,就會與自己對話,我到底是怎么了?
到底是什么事情讓我如此放不開?
我思考了很久自己抑郁的原因,總結成一句話:“精神上的迷失”。
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
如果無法回答這兩個問題,那么去看書吧。
幫助自己走出抑郁心情的法寶就是閱讀,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體味百態人生,腦中被輸入了一些其他的想法,一些其他的故事,所以在此基礎上,會引發自己的深思,我可以認為這是一個冥想的過程,是在與自己對話。
借助他人的故事,來反思自己的經歷。
記住!冥想,就是與自己對話。
冥想會讓你更加明白,自己的所需所求。
冥想可以讓你釋放,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壓力。
其實關于冥想方法有很多,有的人在冥想的過程中會思索一些問題,會屢一下今天的所見所聞以及比較有感觸的事情。
還有的人在冥想的過程中就是完全放空大腦,放空身體,如同自己的身體飄在半空中,忘記了自己身體的狀態。比如勞累,比如疼痛,比如悲傷。
比如做瑜伽,也可以理解成,一個冥想的過程。因為,因為做瑜伽,是讓自己的身體,完全施展開,而且在做瑜伽的時候會播放一些輕音樂,通過聽覺安撫情緒。
有人認為冥想需要在一個特定的環境,特定的場合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才可以完成,其實不然。
比如清晨剛起床的時候,打開窗戶,當新鮮空氣吹進房屋,此時盤腿而坐,來一個五分鐘的冥想,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
還可以利用午休的時間,以及,上下班,在地鐵或者公交車上有座位的時候,因為冥想需要自己的身體完全放松,此時閉上眼睛,插上耳機播放輕音樂,都可以做一個短暫的冥想。
進入冥想狀態的前期,一分鐘到兩分鐘需要通過調節呼吸來讓自己進入冥想的狀態。方法很簡單,記錄自己的呼吸次數。
當身體達到一個完全放松的狀態,此時,可以完全放空大腦,放空身體,也可以去思考一些一直糾纏在自己心中的問題,比如說,困擾你的夫妻關系同事關系,以及未來的一些職業走向。
其實關于冥想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冥想方式,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釋放情緒,釋放壓力,如果通過冥想能夠抓住一些生活中美好的瞬間,最終能達到放松心情,就是我們的目的。
關注生活中那些讓你感到舒服細節,停下來去感受它,也屬于冥想的一種。
4月30日,凌晨四點起床,趕七點鐘的飛機從烏魯木齊出發到海濱城市青島,來找我的好朋友,開啟了我的五一假期之旅。
早晨7點半登機,到中午12點半落機,饑腸轆轆外加身體上的勞累,依然沒有阻擋我迫不及待的欣賞這座美麗的城市。
由于好朋友的工作沒有做完,所以我只能在宿舍休息,但是我橫跨兩千多公里來到青島,當然不是為了休息的。
我買了一盒草莓,來到了好朋友單位旁邊的青島大學,還好門衛沒有阻攔我,可能是因為我長得比較像學生吧。
在校園大概轉了一圈后,坐在了一棵樹下的板凳上。我吃著酸酸甜甜的草莓,看著校園中人來人往的學生,他們身上洋溢著青春和活力,還有最重要的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我通過地圖騎著單車來到了,離朋友單位最近的海邊,這不是一個可以供游客來觀光的海灘。所以海邊的人寥寥無幾。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和我想象中的大海,一模一樣。
它湛藍且遼闊無邊,仿佛可以包容下一切東西。
我停下自行車,坐在海邊,吹著海風,看著遠處,揚起的船帆。什么都不想,就是靜靜的看著,靜靜的感受著海風,吹過面頰。
在那個時刻,什么饑腸轆轆,什么頭腦發脹,什么四肢勞累,通通都被海風了,吹得煙消云散了。
如果一定要要通過語言來形容冥想的感受,那么應該就是,如同大腦與身體分離,大腦在空中飄浮,神游,而身體在此時已經感受不到身體所帶來的,一切感覺。
浮躁的社會,充滿戾氣的空氣,需要通過冥想來“凈化”和“過濾”。
共勉!